“面向全體”,這是一句很好記的話,然而,卻不是一個好做的事,他需要老師用心去觀察,用心去想,用心去實踐。
運動會上,學前組的接力賽,在孩子們的“投入表演”中結束了,我班沒能獲勝,這是意料中的事,因為,為了尊重孩子的意愿,我讓幾個年齡較小的孩子也參加了接力塞。年僅4歲的胡然小朋友,在比賽途中哇哇大哭,還往回跑,最后在媽媽的帶動下才跑完了全程……雖然我并不看重比賽的成績,但孩子們比賽結束后的極為不滿和談話卻引起了我的思考:
“都怪胡然,哭、哭、哭……”
“胡然倒是高興了,我們卻不高興了”
……
難道我的安排錯了嗎?我的出發點“面向全體孩子”有問題嗎?
經過幾天的思索,我對“面向全體”有了新的思考——
首先,面向全體,不能只是形式上的光顧每一個孩子,而應深入了解每一位孩子的真正需要。孩子們的談話之所以讓我感到意外,是因為我對孩子們了解還不夠,我并沒有真正深入了解每一位孩子的內心世界。
其次,面向全體要注重因人施教,而不能千篇一律、面面俱到。班上孩子這么多,不可能每個孩子每一次都有參與的機會。因此,根據孩子性格特點、興趣特點,有針對性地給予機會。比如,不必強求有舞蹈興趣的孩子參與他并不喜歡的跑步活動,不必強求喜歡畫畫的孩子參加自己并不喜歡的舞蹈訓練。
第三,面向全體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機,讓孩子們共同進步。
在這次運動會中,由于胡然小朋友的參與使接力賽失敗,導致其他孩子產生了失落感與不滿,是否這就是唯一的結局呢?其實,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就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對胡然而言,他的參與可以說將成為她人生中最難忘的經歷,一種“戰勝膽怯,勇往直前”的寶貴經驗而永遠激勵自己;對其他孩子而言,既可以讓他們能以此為榜樣,同時又可以作為一個教育材料,對孩子進行現身說法的“建立和諧團結班級”的教育,這樣,孩子們能從不同的角度在一次失敗的經歷中獲取使自己進步的有益經驗,使自己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從這一意義上說,這種失敗是有價值的,是對孩子一生的發展有好處的。
“面向全體”,這是一句很好記的話,然而,卻不是一個好做的事,他需要老師用心去觀察,用心去想,用心去實踐。
【案例:對“面向全體”的再認識】相關文章:
•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認識國寶熊貓》
• 大班數學活動html課件:認識人民幣
•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認識整點
• 案例:認識數字8的教學反思
• 案例:從“有用的植物”主題——談對“學習活動”的認識
• 大班說課稿:認識人民幣
• 幼兒園汽車主題墻 我認識的汽車
•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認識球體
• 消防安全主題墻 我認識的標志
• 幼兒園大班數學PPT課件:認識大于小于號
• 大班數學活動ppt課件:認識時鐘
• 認識消防安全標志主題墻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