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閱讀是指o~6歲學前兒童憑借變化著的色彩、圖像、文字,或憑借成人形象的朗讀來理解故事的過程。在幼兒階段,開展早期閱讀所形成的良性循環越來越引起幼兒園的關注,理論與實踐已證明,通過早期閱讀活動可以發展幼兒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講述水平。因此,在早期閱讀教育活動中,教師應該善于喚起并組織幼兒的興趣,以便激勵他們持續、愉快、主動地進行閱讀。能夠促進幼兒主動參與、積極進行自我建構的早期閱讀活動種類很多,包括有組織的集體教學活動、幼兒獨自閱讀的區角活動和日常生活中隨機對幼兒自發的指導活動。幼兒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講述水平在各種閱讀組織形式中都可以得到培養和發展,這里主要討論早期閱讀活動中發展幼兒閱讀理解能力和講述水平的具體途徑。
一、發展幼兒的閱讀理解能力
1.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
培養幼兒做一個善于傾聽的人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重要環節,良好的傾聽能力是提高幼兒閱讀理解能力的前提之一。幼兒喜歡聽故事,常常會全神貫注地傾聽哪怕是他們非常熟悉的故事。引導幼兒認真傾聽,可以使幼兒學會在聽賞故事的過程中感悟故事內容,并學習對聽的內容作出正確的分析和評價。由此可見,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有助于幼兒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
2.促進提問和互動
提問是語言教育活動中最常見的師幼互動形式之一。在早期閱讀活動中,可以靈活采用以下方式提問:首先,在閱讀前提出問題,讓幼兒帶著尋求答案的心理有意識地去閱讀。在此情況下,幼兒往往急不可耐地打開書本仔細閱讀,其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幼兒要回答相關的問題就必須觀看圖畫、猜測文字,這樣便能加深對故事的理解。如在大班早期閱讀活動中學習《稻草人的故事》,在幼兒閱讀前,教師可以針對題目來提問:“想一想,稻草人會發生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其次,在閱讀過程中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這種方式在集體教學或幼兒個別閱讀中都可以運用。通過與幼兒的互動問答,不僅可以了解幼兒是否理解了材料的內容,還可以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如在閱讀故事《鱷魚怕怕,牙醫怕怕》中,教師就可以在適當時候拋出自己的問題:“鱷魚怕怕,牙醫怕怕,他們怕的是誰呀?為什么?”如果有的幼兒不能回答,教師則可以進一步講解,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涵和人物形象。
3.鼓勵模仿、表演童話故事
喜歡模仿和表演是幼兒的天性,幼兒的語言是在模仿、練習中發展起來的。幼兒文學作品常常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生動有趣。幼兒很愛讀,但是對作品的內容并不一定完全理解,有時幼兒雖然能背出故事中的一些句子或短語,但未必知道這些句子或短語的意思。這時,教師就可以指導幼兒在優美和諧的音韻中進行模仿和表演,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如在一篇幼兒文學作品中看到這樣一句話:“大灰狼得意極了,他笑得前仰后合。”很顯然,“前仰后合”這個成語幼兒肯定不理解。此時,教師可以做出“笑得前仰后合”的動作,讓幼兒模仿;在此基礎上,組織幼兒把整個故事表演出來,這樣就能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使幼兒在以后的學習或生活中也會理解和運用“前仰后合”這個成語。
4.學會猜測詞意
猜測詞意,主要用于閱讀以圖夾文為主的閱讀材料。圖夾文是一種將故事中的關鍵詞語用圖畫的形式反映出來,以具體形象的畫面來表示抽象的漢字的方法。例如,在一篇文章中反復出現“大象”兩個字,在這兩個字的后面配有大象的畫面。幼兒可能不認識“大象”兩個字,但可以根據原有經驗通過畫面來猜測,繼而理解全文的大意。教師可以多選擇這樣的圖書讓幼兒閱讀,逐漸提高其閱讀理解能力。
二、提高幼兒的講述水平
1.鼓勵再現故事
講述故事在幼兒早期閱讀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它能幫助幼兒理解書面語言,提高幼兒的講述水平。講述可以在幼兒自主閱讀后鼓勵其說出所閱讀的內容,也可以在教師講完一個故事后鼓勵幼兒復述一遍,還可以讓幼兒通過角色扮演,在表演中愉快地復述故事內容……這些均可以發展幼兒的講述能力。幼兒可能剛開始不知如何講述故事內容,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中逐漸教給幼兒講述的策略。
(1)模仿性講述。即當幼兒閱讀完一篇兒歌、短小的故事或精彩的片斷后,讓幼兒復述一遍,要求盡量不更改原文。
(2)角色化講述。即讓幼兒通過扮演角色,用不同的角色身份講述不同的內容,發展其個性化語言。
(3)情境化訴說。如在學習故事《狼和小羊》的閱讀活動中,當小羊受到了狼的威脅而大哭時.教師引導幼兒說:“我們一起來安慰小羊吧!”幼兒很快就進人情境中,運用已有經驗真誠地安慰小羊。這種富有激情的氛圍能激發幼兒說話的動機。
(4)拓展性陳述。即教師給予幼兒聲音、畫面、語言等信息提示,借此喚醒幼兒的經驗,拓展講述的內容。如綜合活動“搬新家”,一開始教師就播放鞭炮的聲音,并問:“你們猜,發生什么事情了?”一下子就調動了幼兒說話的欲望。
幼兒掌握了以上講述的策略后,就可以通過經常地閱讀、練習來提高其講述水平。
2.鼓勵創作并講述作品
培養幼兒的講述能力,必須讓幼兒大膽的講話。這是發展幼兒語言的一個難點。除了讓幼兒在閱讀后講述閱讀內容,教師還可以鼓勵幼兒根據閱讀材料自己創作作品,并把作品內容講述給成人聽。如讓幼兒仿編兒歌或故事,配上簡單的圖畫;或者提供一定的主題,讓幼兒根據主題來作畫,再引導幼兒在集體面前、在家長面前講述自己創作的內容。這樣就為幼兒提供了向別人展示自己內心世界的機會,同時也發展了其講述能力。
【通過閱讀發展幼兒的閱讀能力和講述水平】相關文章:
• 以園為本,家園合作——培養幼兒的口語能力
• 淺談幼兒閱讀能力的培養
• 我對兒歌情有獨鐘
• 幼兒語言教育中早期閱讀教具和學具的制作
• 淺談兒童語言教育的發展
• 早期閱讀教育中指導策略對幼兒語言教育的作用
• 如何提高幼兒閱讀能力
• 談幼兒科學認讀活動的有效方法
• 論圖書對幼兒發展的價值
• 如何利用文學作品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 努力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
• 小班語言能力培養之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