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品德與生活教案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鄂教版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三課《課間十分鐘》。本主題的目標側重于使學生初步了解合理安排課間時間的常識,但如何玩得合理,教材并沒有涉及。綜合一年級小學生的特點,我計劃用兩課時完成本主題:第一課時旨在使學生懂得如何合理安排課間活動;第二課時旨在使學生懂得如何有益活動,并遵守紀律和規則。
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社會生活環境看,現在人的生活節奏比較緊湊,大多居住小區,不少孩子缺少與人交流、與群體游戲的機會,更不知道如何安全游戲等等。
從孩子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程度上來說,剛剛離開幼兒園的孩子,心理上呈現出極強的依賴性,也不會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自主意識強烈,缺乏正確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方法。
設計思路
《品德與生活》是一門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綜合課程。興趣是學習之魂,《品德與生活》作為一門活動型的綜合課程,它所呈現的文化是一種兒童文化,力求“童心”、“童趣”。如果教師能夠把握教材和兒童的特點,精心設計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就容易激發學生的強烈情緒,調動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使他們主動活潑地學習。對于剛剛入學的小朋友來說,小學生活是很陌生的,讓他們坐40分鐘聽一節課不動可以說是不可能的,他們的注意力也很不容易集中,所以課堂上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活動:擺卡片、玩游戲、聽歌曲……讓學生在一節課中能腦動、腳動、心動、這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能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如上課伊始,在《課間十分鐘》歡快的樂曲中給學生營造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力求創設輕松、愉快、自主、和諧的課堂氣氛,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熱情。
教學目標
1. 知道課間休息時要做好下一節課的課前準備,玩文明的游戲,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 在學校里和同學和睦相處,遵守學校的各項秩序。
教學重點
合理地安排課間十分鐘。
教學難點
積極開展有益的活動,懂得活動中要遵守秩序和規則。
教學準備
1.歌曲《課間十分鐘》、鈴聲錄音。
2.學生制作寫有“上廁所”、“喝水”、“做游戲”、“先拿出下節課的書”等內容的卡片。
3.學生把桌椅擺開,空出一塊場地。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完成教材P28-P29頁內容,話題為“下課了”。
第一課時完成教材P30頁內容,話題為“上課鈴響了”。
教學過程
活動一 觀看視頻分析問題
1.導入:同學們,你們都喜歡動畫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嗎?今天,我們的`好朋友“喜羊羊”也跟著來到了這個新地方,和我們一起來學習交流,你們高興嗎?你們瞧!他來啦!
(老師展示課件,用動畫形式出現“喜羊羊”。)
“喜羊羊”: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喜羊羊”!今天我也要和你們一起上課,你們高興嗎?你們可要好好表現啊!相信你們每個同學都很棒。好,那就讓我們開始今天的學習吧!
2.師:今天我們學習第七課。(貼出課題《課間十分鐘》)
3.師:每天課間十分鐘同學們都在做什么呢?讓我們來看一段錄像。同學們要仔細觀看錄像內容,看你能發現什么?
(播放錄像,生觀看后回答。預估:如果學生說得對,給以肯定;如果學生說得不全,在下面的“定格錄像畫面,逐一引導學生分析”的環節相機指出來,給以補充。)
4.教師定格錄像畫面,逐一引導學生分析。學生仔細觀察畫面,分析不好的行為有什么害處?應該怎樣做?
預設:
(1)學生分析完不正確游戲和不正確交流的害處后,引導學生背誦《鋤禾》這首詩,了解時間的珍貴、安全的游戲是非常重要的,知道浪費時間、不能謙讓是不文明的行為。
(2)學生分析完不正確的做法后,借助文明禮儀三字經的內容相機教育。針對一年級的孩子認字不多的實際,教師帶讀并可帶著學生表演。
(設計意圖: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學生喜愛的卡通人物“喜羊羊”導入新課,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錄像的使用,充分利用學校現有課程資源,加強教學的針對性。正確的課間活動是本課的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模擬練習,通過有層次的練習、全員性的練習,提高活動的實效性,突破教學難點。)
活動二 創設情境交流、分析其他做法
1.“喜羊羊”: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那么除了錄像中反映的這些不文明的行為之外,平時你還發現哪些不文明的行為和不能合理安排時間的情況呢?
2.聽歌曲《課間十分鐘》
3.創設情境,學生模擬再現。
(1)教師放鈴聲錄音,告訴學生下課鈴響了,請學生選擇這時應該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2)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或平時的做法選擇相應的寫有“上廁所”、“喝水”、“做游戲”、“先拿出下節課的書”等內容的卡片。
4.小小討論會:為什么在課間先做這些事而不是那件事呢?這樣做有什么好處?
(1)小組討論。
(2)班級交流。
5.小結要點:課間休息時間不是很長,下課后,我們首先要解決上廁所、喝水等生理需求問題。
6.游戲:我是課間行為監督員。讓學生找一找課間活動做得不好的現象。
7.分析討論:哪些做法值得學習?哪些做法要注意避免?
8.教師小結:課間休息只有十分鐘,我們得合理地安排,積極開展有益的活動,活動中要遵守秩序和規則。
預設:
1.能當堂練習的就當堂練習。引導學生分析下樓梯沖撞有什么不好,怎樣做才能安全?師生想出好辦法后,讓學生課上模擬練習。
2.如果時間富裕,學生說得不全,老師創設情境,補充幾種引導學生分析,如:游戲玩得滿頭大汗時,和同學發生矛盾時等等
(設計意圖:品德與生活教學應該是教師引導下的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建構的過程。課前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實際存在的行為,通過課上的交流、分析、操練,使學生懂得怎樣文明有效地課間,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
活動三 誦讀兒歌 鞏固做法
1.“喜羊羊”:這節課同學們的表現真棒!我通過和大家的學習剛剛編好一首兒歌,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收獲的快樂。兒歌內容是這樣的:
下樓梯,安靜等,輕聲慢步靠右行;
游戲前,先入廁,洗凈小手別忘記;
飲水時,要排隊,文明禮讓友誼長;
不瘋跑,不打架,互相謙讓樂淘淘。
2.老師范讀兒歌,學生跟讀兒歌,同桌互相讀兒歌,再齊讀兒歌。
(設計意圖:兒歌教學適合低年級的學生。通過誦讀兒歌,進一步鞏固前面所學的知識。)
活動四 課后延伸
1.“喜羊羊”:發布評比文明課間小隊的信息。
2.師(展示文明課間小隊的標志牌):希望每位同學每天都能做到文明游戲、合理安排時間,看哪個小隊能獲得“文明小隊”的稱號。
(設計意圖:品德與生活教學具有開放性,教學時空不應該局限于課堂40分鐘,應把課上、課下的活動有機結合起來。通過課后的評比活動,促進學生的知行統一。)
【一年級品德與生活教案】相關文章:
• 【精選】教學工作計劃10篇
• 中班禮儀教案《愛惜糧食》
• 最新六一兒童節的活動方案(通用5篇)
• 《文明之花處處開》禮儀主題班會教案
• 【精選】活動方案合集10篇
• 關于學期工作計劃集錦9篇
• 【推薦】學期工作計劃匯總10篇
• 幼兒園新教師個人發展規劃設計
• 有關德育工作計劃模板匯總七篇
• 精選個人述職報告合集五篇
• 幼兒園大班教案:乘車
• 【熱門】班主任工作計劃錦集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