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小鳥的家》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對小鳥有同情心,能用實際行動表達對鳥的愛,了解鳥的生活環境以及與人們的關系,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小鳥的家》含反思教案吧。
教學目標:
1、了解鳥的生活環境以及與人們的關系。
2、對小鳥有同情心,能用實際行動表達對鳥的愛。
3、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4、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1、了解鳥的生活環境以及與人們的關系。
2、對小鳥有同情心,能用實際行動表達對鳥的愛。
教學準備:
1、鳥(貓頭鷹、啄木鳥、杜鵑、海鷗)。
2、茂密的森林掛圖、小鳥無家可歸的掛圖。
3、自制鳥窩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請幼兒聽小鳥的叫聲引入課題,讓幼兒了解鳥的生活環境及與人們的關系:
1、播放錄音老師:你聽,是什么聲音?
幼兒:鳥唱歌的聲音,鳥叫的聲音。
老師:孩子們,聽到這歡快、清脆的鳥叫聲,我會想到好多漂亮的鳥,你能老師、伙伴說一說你知道的鳥嗎?
2、出示掛圖,引導幼兒了解鳥的居住環境。
老師:孩子們,鳥和我們一樣,都有自己的家,鳥的家在哪里?(鼓勵幼兒和同伴分享搜集的知識經驗),高高的大樹,綠綠的森林是小鳥的家。鳥兒們住在這美麗的家園自由飛翔、歌唱。鳥清脆、婉轉的叫聲能解除人得疲勞,多聽鳥的叫聲還能讓人心情舒暢,你們知道知道的鳥還有哪些特殊本領?
3、出示鳥的圖片,讓幼兒了解鳥的特殊本領及人們的關系。
貓頭鷹——年能吃掉1000只田鼠,相當于保護1000公斤糧食。
杜鵑——有名的食蟲專家,專吃松毛蟲,讓山上的松樹綠蔥蔥。
啄木鳥——堅硬的嘴巴把收藏在樹皮里的蟲子鉤出來,被稱為“森林醫生”。
海鷗——被譽為“海上清潔工”。
4、分組討論,鳥還有哪些特殊本領,擴展幼兒知識經驗。
小結:鳥對人類的貢獻非常大,它不僅幫助人們消滅害蟲,綠化森林在我們的交通工具。飛機也是受鳥的啟發而設計出來的,還有小朋友喜歡的風箏。
(二)通過故事,引發幼兒對小鳥的同情,說出愛護鳥的辦法。
1、出示故事掛圖老師講述故事:鳥兒們住在茂密的森林,每天自在歌唱,可是,有一天,森林里來了一群扛著斧子上網叔叔,他們扛起手中的斧頭,把一棵棵大樹砍倒了。茂密的森林變成了光禿禿的山嶺(出示樹木被砍伐、小鳥無家可歸的圖片)。失去了家的鳥兒在天空中盤旋著,哀叫聲:我的家,我的家。
2、提問:
(1)孩子們,如果你是這只鳥,你的心情會怎樣?
(2)你想對砍樹的叔叔說些什么?
(3)小鳥的家沒了,以后會發生什么事?
(4)組織幼兒討論:怎樣愛鳥護鳥,鼓勵幼兒大膽說出愛鳥護鳥的辦法。
(三)啟發幼兒開展愛鳥的活動,用實際行動表達對鳥的愛護。
老師:孩子們,你們說出了很多保護小鳥、愛護小鳥的辦法。如果鳥兒們知道了一定非常高興,你們都是些有愛心的孩子,剛才小朋友說讓小鳥來我們美麗的幼兒園安家,這是個好主意,我們趕快行動起來吧!
投放材料,組織幼兒做鳥窩。
活動小結:
孩子們,你們是有愛心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僅要做到愛鳥、護鳥,還要告訴我們的家人、身邊的人,多種樹、不亂砍樹木,保護小鳥,保護環境,讓人們和動物朋友安居樂業,和睦相處。
教學反思:
這次活動我們學習了“小鳥的家”通過學習你知道了什么?今后應怎么做?是的,小鳥是我們的朋友,讓我們行動起來,愛護它,保護它,給它們創造一個美麗溫暖的家。在本次活動中,我鼓勵幼兒根據自己有關經驗,大膽說出自己愛鳥護鳥的辦法并積極參與制作鳥窩的活動,讓孩子體驗到了合作的快樂。社會領域的教育關鍵是增強情感體驗,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體驗、感受無家可歸鳥的心情,從而引發孩子對鳥的同情心,萌發愛鳥護鳥的責任心。
小百科:鳥,又稱作鳥兒。定義:體表被覆羽毛的卵生脊椎動物,鳥的主要特征是:身體呈流線型(紡錘型或梭形),大多數飛翔生活。體表被覆羽毛,一般前肢變成翼(有的種類翼退化);胸肌發達;直腸短,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統發達,有助于減輕體重,利于飛行;心臟有兩心房和兩心室,心搏次數快。體溫恒定。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鳥的家》含反思】相關文章:
•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微笑》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教案《學會等待》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社會優秀教案《郵遞員好》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教案《團結力量大》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垃圾不能隨便扔》含反思
• 大班社會領域教案《西餐初體驗》
•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抱抱》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白天和黑夜》
• 幼兒園大班教案《分年貨》
• 幼兒園大班社會優秀教案《遵守規則》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有趣的十二生肖》
• 幼兒園托班社會教案: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