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七巧板》適用于大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愿意主動探索,對圖形感興趣,了解七巧板的圖形組成,并嘗試進行不同的圖形組合,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七巧板》教案吧。
活動目標
1、了解七巧板的圖形組成,并嘗試進行不同的圖形組合。
2、愿意主動探索,對圖形感興趣。
3、學習與同伴友好交往,體會合作的樂趣。
4、培養幼兒愛動手、動腦的好習慣。
5、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七巧板的組成圖形,并嘗試不同圖形的組合。
2、對“游戲”感興趣,并能主動探索,思維得到拓展,體會到與人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1、每人一套七巧板,一套大七巧板,造型模板若干;2、橡皮泥若干;3、幼兒教學操作材料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認一認七巧板
1、教師出示七巧板大教具,一邊操作一邊向幼兒提問和介紹。
問題:(1)你認識它嗎?它有哪些圖形組成?這些圖形有什么不同?為什么叫七巧板?
(2)如果我們把大小不同的木塊組合在一起會發現什么?
2、老師引導幼兒操作教學操作材料,請幼兒相互展示分享自己的作品。
二、玩一玩
1、為朋友畫像。
朋友來做客,請你們用七巧板為朋友拼圖。小組內操作教學操作材料第二題,引導幼兒觀察,嘗試用七巧板拼出。
2、找朋友
操作教學操作材料第三題,引導幼兒辨別操作材料是哪種動物,嘗試自己用七巧板拼出。
提示:幼兒可用圖形組合起來表示身體或尾巴。
3、變一變
把邀請的朋友或者需要的物品變出來吧!教師引導幼兒自主操作七巧板拼出想要的輪廓圖形。
提示:拼擺的主題可以由教師提出,也可以小組內自己提出。
4、交朋友
引導幼兒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經驗,也可以將擺好的圖案畫下來,做成圖紙送給其他小朋友試著拼擺。
5、一起happy!
帶領幼兒一起進入區角進行活動。(參觀、制作,把作品粘貼或懸掛在主題墻面上。)
教學反思
1、從孩子喜歡的游戲入手,讓孩子邊動手擺邊說。激發了孩子的活動興趣,使孩子在看、聽、想、擺、說的游戲過程中掌握了七巧板的“玩法”。使孩子體會到了“玩中學”的樂趣。
2、在游戲中孩子以集體、個人、小組等方式進行。特別是在小組活動中孩子體會到了合作、分享、參與的快樂。
3、此次活動雖是一節拼圖活動,但是孩子把已有的知識進行了綜合運用,并有個別孩子進行了再加工,如:拼出了主題是“自己的夢”、“大地”、“家”等畫面。
如果再上這節活動課,我不僅要充當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我還要充分參與到游戲中去,與孩子共同探索,共同成長,共同歡笑。
小百科:七巧板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智力玩具,顧名思義,是由七塊板組成的。而這七塊板可拼成許多圖形(1600種以上),例如:三角形、平行四邊形、不規則多邊形,玩家也可以把它拼成各種人物、形象、動物、橋、房、塔等等,也可以是一些中、英文字母。
【幼兒園大班教案《七巧板》】相關文章:
• 幼兒園小班教案《梅花樁》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教案《高人矮人》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學習4的相鄰數》含反思
• 小班體育《老鼠鉆洞洞》教案
•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下面應該排什么》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表演游戲教案《大帶小游戲》
•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蔬菜館》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智力游戲數數
• 幼兒園中班游戲課教案《誰的點子多》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棋類游戲教案《趣玩棋牌》
• 大班游戲活動教案《守城門》
• 幼兒園中班教案《炸春卷》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