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歌名稱:行進的小樂隊
歌詞: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旋律,了解樂曲ABA結構以及樂曲歡快活潑的性質。
2.大膽想象,在A、A′段創編打鼓吹號的動作,在B段創編玩具兵操練的動作。
活動材料:
1.錄音機、
音樂磁帶。
2.玩具兵圖片、和三段
音樂匹配的圖片三張。
活動過程:
一、完整欣賞樂曲,初步感受樂曲旋律。
1.請你聽一首樂曲,聽完了告訴大家你有什么感覺?——(完整欣賞一遍)
2.覺得很快樂、很開心,你臉上的表情會怎樣?(出示笑臉)
3.現在我們來給他穿衣服,聽了剛才的音樂,你覺得可以給他穿什么顏色的衣服?(出示上身)
4.聽了剛才這首樂曲,你覺得腳可以做什么動作?(出示腳的動作)
二、介紹樂曲名稱、內容、結構。
1.剛才這首樂曲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做《玩具兵進行曲》。是德國著名作曲家耶塞爾寫的。
2.這首樂曲講的是有一個魔法師,他有一個玩具箱,里面有各種各樣的玩具兵。有一天,玩具箱里忽然響起了大鼓、號角的聲音。玩具兵們一個個排著整齊的隊伍,有精神地走出來到操場上去操練。操練結束,大鼓號角又響起來了,玩具兵們向玩具箱走去,魔法師用力揮動魔術棒,“嘭”的一聲,玩具兵們都不動了。
3.我就是那個有法術的魔法師,我除了會變出許多玩具兵,我還有一個神奇的本領,會給音樂畫畫,現在我把這個魔法教給你們,請你們伸出手跟我一起畫畫。——(第二次完整欣賞一遍)
4.看!我們畫的畫像什么?
5.從圖上看,這首樂曲一共分幾段?哪兩段相同?
三、分段欣賞。
(一)欣賞B段。
1.過渡:看來,你們已經把我的這個魔法學會了,看!接下來我還要變魔法,我這里有一根神奇的魔杖,現在我要把你們都變成玩具兵,我說“變變變”,念到最后一個“變”,你們趕緊就把自己變成一個玩具兵,你想變成什么玩具兵就用一個動作告訴大家。
2.教師轉動魔杖:變變變!
3.啊!你是**玩具兵,你做的很神氣。誰和他是一樣的?還有誰和他是不一樣的?你是什么玩具兵?(請幼兒上來表演)
4.好玩嗎?我們再來變一次!不過我有個要求:這一次請你變出一個和剛才不一樣的玩具兵。
5.呀,你現在是**玩具兵,你是**玩具兵。這么多的玩具兵,你們都來操練吧!你操練時會怎樣神氣的走?試試看!**玩具兵你是怎樣操練的?(個別幼兒做動作。)
6.好,現在你們都要聽魔法師的指揮,我說開始后,你們一起操練——(B一遍。教師哼唱自編的操練歌詞,速度偏慢)
7.真不錯,現在,我們再來操練一次,這一次要比剛才那一遍更神氣、并加快一些速度。(跟著錄音機音樂第二遍練習,鼓勵幼兒和教師一起唱)
8.剛才我們聽的玩具兵操練的音樂是第幾段音樂?(師點一遍完整音樂。假如幼兒反映不大,在去掉兩個樂句后,輕輕哼唱。)
9.我這兒有三張圖片,你覺得哪張圖表示玩具兵在操練,就把它貼在第二段上。
(二)欣賞A段和A′段。
1.現在,我們來聽聽你第一段音樂,仔細聽,里面好象聽到了什么聲音?——(A一遍。)
2.你們會聽著音樂做吹號、打鼓、走路的動作嗎?——(請幼兒在座位上練習,用小手在腿上練習走。A一遍。)
3.現在玩具兵起立,我們找個空地方聽著音樂練習打鼓、吹號和走路,注意不要和別人相撞。
4.師:表演得真神氣。聽,大鼓號角聲又響起來了,玩具兵要走玩具箱了,魔法師揮動魔杖,“嘭”玩具兵都不動了。——(A′段一遍幼兒坐位表演,最后擺一造型。)
5.看,這兒還有兩張圖片,哪一張表示玩具走出玩具箱,哪一張表示玩具兵要走回玩具箱?(請幼兒擺圖)
四、完整欣賞。
1.誰來告訴我剛才我們聽的樂曲叫什么名字?它一共有幾段?哪兩段是相同的?
2.現在我們就來玩這個玩具兵和魔法師的游戲。你們做玩具兵,我來做魔法師。當最后魔法師用力揮動魔杖時,玩具兵都不能動哦!看誰堅持的時間最長。
【行進的小樂隊】相關文章:
• 我的小火車
• 我有一個笑話
• 蝴蝶飛
• 爬樓梯
• 狂歡派對
• 聽浪聲
• 七色單簧管
• 加一加數一數
• 山的那一邊
• 紅橙黃綠藍靛紫
• 小幸福
• 七色彩虹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