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歌名稱:彩帶舞(C班)
歌詞:
奧爾夫C班
學習目標: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進行質的飛躍,引導對
音樂的理解,在學習上,理解
音樂符號的示質,把握音樂的情感
節奏問好:寶寶早上、下午好
律動:
律動1 瑞典狂想曲
律動2 葡萄牙進行曲
曲目與操作:
彩帶舞
操作過程:
1、請寶寶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小紅蘋果坐下,小手放在膝蓋上,背挺直,現在老師要向寶寶問好了,老師說‘‘手起’’時,請寶寶把小手像老師一樣端平,‘‘手起’’問好:寶寶好—
2、律動:豐收之歌。配樂之前做分解動作練習:洗臉、刷牙、漱口、大象、小貓、鴨子的手勢動作
3、串講歌詞
老師把彩帶的故事配上了音樂,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為了專心的聽歌曲,我們一起把大眼睛閉上。
5、閉眼聽一遍曲目。
6、念唱歌曲:
跟著音樂拍手念一遍,再唱一遍,四拍節奏:
好,請睜開眼睛,我們一起來來唱一遍歌曲。
手起,注意間奏時,手不打拍,輕輕搖動身體。(老師對寶寶提示語:搖頭),
尾奏時繼續拍完(老師提示語:繼續)
7、準備:較長一條彩帶教師用,較短各色彩帶寶寶人手一條
教師出示彩帶,邊講解邊做動作,如彩帶可以打一個結,再打開,可以測量,可以表演下雨,表演小蛇,劃圈,做繩子,可以上揚等
發給寶寶每人一條彩帶,同教師一起做上述動作
寶寶收起彩帶(放媽媽身后),老師表演音樂的低谷——高潮——低谷部分
寶寶跟教師表演這一段
教師聽音樂表演動作,打開蝴蝶結——量彩帶——下雨——小蛇——劃圈——(站起)纏身轉圈——揮舞——量身——分別向左、右上揚——向左跳(高潮)飛揚4下,向右跳飛揚4下
寶寶同教師一起做一遍,到高潮結束時止
8、教師倒順序做先前動作,到量完彩帶止
教師請寶寶上來取一根不同顏色的彩帶交給媽媽
主課老師用兩根不同顏色的彩帶一同表演
兩根彩帶拉直——一根抬高——放平——另一根抬高——放平——兩根交叉——放平——再交叉——前后傾——交換一端——一前一后傾——再換回——繞身靠近定型——分開定型——另一個重復一遍——同時抬高,飛揚(高潮時止)
寶寶跟教師同樣做一遍,至高潮結束時止
9、集體表演
寶寶跟教師一起做,第二個高潮后,把彩帶系在一個呼啦圈上,做雨傘的形狀——輔課老師穿進呼啦圈內,其他人撐開彩帶,做太陽的形狀一圈平放在地上,寶寶走彩帶的間隔——輔課老師帶寶寶站成一排,媽媽撐彩帶孔雀開屏的形狀,主課老師在圈中做孔雀的手勢(結束)
10、拍手再見
【彩帶舞(C班)】相關文章:
• 七色彩虹鐘
• 我有一個笑話
• 我的小火車
• 睡覺了
• 小幸福
• 朵朵花開
• 紅橙黃綠藍靛紫
• 蝴蝶飛
• 加一加數一數
• 山的那一邊
• 狂歡派對
• 爬樓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