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名稱:《莊子》15
故事內(nèi)容:
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知天之所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養(yǎng)其知之所不知,終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雖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當(dāng),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詎知吾所謂天之非人乎?所謂人之非天乎?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何謂真人?
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謀士。若然者,過而弗悔,當(dāng)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熱。是知之能登假于道也若此。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嗜欲深者,其天機(jī)淺。
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其出不忻,其入不距。倏然而往,倏然而來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受而喜之,忘而復(fù)之。是之謂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謂真人。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顙頏。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時(shí),與物有宜,而莫知其極。故圣人之用兵也,亡國而不失人心;利澤施于萬物,不為愛人。故樂通物,非圣人也。有親,非仁也;天時(shí),非賢也;利害不通,非君子也;行名失己,非士也;亡身不真,非役人也。若狐不偕、務(wù)光、伯夷、叔齊、紀(jì)他、申徒狄,是役人之役,適人之適,而不自適其適者也。
古之真人,其狀義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與乎其觚而不堅(jiān)也,張乎其虛而不華也,邴邴乎其似喜乎,崔乎其不得已乎,蓄乎進(jìn)我色也,與乎止我德也,厲乎其似世乎,鏊乎其未可制也,連乎其似好閉也,娩乎忘其言也。以刑為體,以禮為翼,以知為時(shí),以德為循。以刑為體者,綽乎其殺也。以禮為翼者,所以行于世也。以知為時(shí)者,不得已于事也。以德為循者,言其與有足者至于丘也,而人真以為勤行者也。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與天為徒;其不一,與人為徒。天與人不相勝也。是之謂真人。
【《莊子》15】相關(guān)文章:
• 《誰來我家》繪本PPT
• 《小猩猩》繪本PPT
• 《火焰》繪本PPT
• 《我們的樹》繪本PPT
• 《小貓的嗝》繪本PPT
• 《鴨子,鵝》繪本PPT
• 《小豬奴尼》繪本PPT
• 《野馬之歌》繪本PPT
• 《凱能行》繪本PPT
• 《朱家故事》繪本PPT
• 《我和你》繪本PPT
• 幼兒園教材中兒童故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