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名稱:世說新語(25排調第二十五)
故事內容:
《世說新語》是中國南朝宋時期(420-581年)產生的一部主要記述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筆記小說。是由南朝劉宋宗室臨川王劉義慶(403-444年)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梁代劉峻作注。全書原八卷,劉峻注本分為十卷,今傳本皆作三卷,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門,全書共一千多則,記述自漢末到劉宋時名士貴族的遺聞軼事,主要為有關人物評論、清談玄言和機智應對的故事。
1. 諸葛瑾為豫州,遣別駕到臺,語云:小兒知談,卿可與語。邊往詣恪,屬不與相見。后于張輔吳坐中相遇,別駕喚恪:咄咄郎君。恪因嘲之曰:豫州亂矣,何咄咄之有?答曰:君明臣賢,未聞其亂。恪曰:昔唐堯在上,四兇在下。答曰:非唯四兇,亦有丹朱。于是一坐大笑。
2. 晉文帝與二共車,過喚鐘會同載,即駛車委去。此出,已遠。既至,因嘲之曰:與人期行,何以遲遲?望卿遙遙不至。會答曰:矯然懿士。
3. 鐘毓為黃門郎,有機警,在景王坐燕飲。時陳群子玄伯、武周子元夏同在坐,共潮毓。景王曰:皋徭何如人?對曰:古之懿士。顧謂玄伯、元夏曰:君子周而不比,群而不黨。
4. 嵇、阮、山、劉在竹林酣飲,王戎后往。步兵曰:俗物已復來敗人意!
5. 晉武帝問孫皓:聞南人好作爾汝歌,頗能為不?皓正飲酒,因舉觴勸帝而言曰:昔與汝為鄰,今與汝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壽萬春。帝悔之。
6. 孫子荊年少時欲隱,語王武子當枕石漱流,誤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孫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礪其齒。
7. 頭責秦子羽云:子會不如太原溫、穎川荀、范陽張華、士卿劉許、義陽鄒淇、河南鄭詡?此數子者,或謇吃無宮商,或陋希言語,或淹伊多姿態,或歡嘩少智,或口如含膠飴,或頭如巾齏杵,而猶以文采可觀,意思詳序,攀龍附鳳,并登天府。
8. 王渾與婦鐘氏共坐,見武子從庭過,渾欣然謂婦曰:生兒如此,足慰人意。婦笑曰:若使新婦得配參軍,生兒故可不如此!
9. 荀鳴鶴、陸士龍二人未相識,俱會張茂先坐。張令共語。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語。陸舉手曰:云間陸士龍。荀答曰:日下荀鳴鶴。陸曰:既開青云睹白雜,何不張爾弓,布爾矢?荀答曰:本謂云龍,定是山鹿野麋。獸弱弩強,是以發遲。張乃撫掌大笑。
10. 陸太尉詣王丞相,王公食以酪。陸還遂病。明日與王箋云:昨食酪小過,過夜委頓。民雖吳人,幾為傖鬼。
11. 元帝皇子生,普賜群臣。殷洪喬謝曰:皇子誕育,普天同慶。臣無動焉,而猥頒厚賚。中宗笑曰:此事豈可使卿有動邪?
12. 諸葛令、王丞相共爭姓族先后,王曰:何不言葛、王,而去王、葛?令曰:譬言驢馬,不言馬驢,驢寧勝馬邪?
13. 劉真長始見王丞相,時盛暑之,丞相以腹熨彈棋局,曰:何乃!劉既出,人問見王公云何,劉曰:未見他異,唯聞作吳語耳。
14. 王公與朝士共飲酒,舉琉璃碗謂伯仁曰:此碗腹殊空,謂之寶器,何邪?答曰:此碗英英,誠為清徹,所以為寶耳!
15. 謝幼輿謂周候曰:卿類社樹,遠望之,峨峨拂青天;就而視之,其根則群狐所托,下聚溷而已!答曰:枝條拂青天,不以為商;群狐亂其下,不以為濁。聚溷之穢,卿之所保,何足自稱!
16. 五長豫勸便和令,丞相愛恣甚篤。每共圍棋,丞相欲舉行,長豫按指不聽。丞相笑曰:詎得爾?相與似有瓜葛。
17. 明帝問周伯仁:真長何如人?答曰:故是千斤特。王公笑其言。伯仁曰:不如卷角,有盤辟之好。
18. 王丞相枕周伯仁膝,指其腹曰:卿此中何所有?答曰:此中空洞無物,然容卿輩數百人。
19. 干寶向劉真長,敘其搜神記,劉曰:卿可謂鬼之董狐。
20. 許文思往顧和許,顧先在帳中眼。許至,便徑就床角枕共語。既而喚顧共行,顧乃命左右取榨上新衣,易己體上所著,許笑曰:卿乃復有行來衣乎?
21. 康僧淵自深而鼻高,王丞相每調之。僧淵曰:鼻者面之山,目者面之淵。山不高則不靈,淵不深則不清。
22. 何次道往瓦官寺體拜甚勤。阮思曠語之曰:卿志大宇宙,勇邁終古。何曰:卿今日何故忽見推?阮曰:我圖數千戶郡,尚不能得;卿乃圖作佛,不亦大乎!
23. 庾征西大征胡,既成行,止鎮襄陽。殷章與書,送一折角如意以調之。庾答書曰:得所致,雖是敗物,猶欲理而用之。
24. 桓大司馬乘雪欲豬,先過王、劉諸人許。真長見其裝束單急,問:老賊欲持此何作?桓曰:我若不為此,卿輩亦那得坐談?
25. 褚季野問孫盛:卿國史何當成?孫云:久應竟,在公無暇,故至今日。褚曰:古人述而不作,何必在蠶室中!
26. 謝公在東山,朝命屢降而不動。后出為桓宣武司馬,將發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靈時為中丞,亦往相祖。先時,多少飲酒,因倚如醉,戲曰:卿屢違朝旨,高臥東山,諸人每相與言: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今亦蒼生將如卿何?笑而不答。
27. 初,謝安在東山居,布衣,時兄弟已有富貴者,翕集家門,傾動人物。劉夫人戲謂安曰:大丈夫不當如此乎?謝乃捉鼻曰:但恐不免耳!
28. 支道林因人就深公買印山,深公答曰:未聞巢、由買山而隱。
29. 王、劉每不重蔡公。二人嘗詣蔡,語良久,乃問蔡曰:公自言何如夷甫?答曰:身不如夷甫。王、劉相目而笑曰:公何處不如?答曰:夷甫無君輩客!
30. 張吳與年八歲,虧齒,先達知其不常,故戲之曰:君口中何為開狗竇?張應聲答曰:正使君輩從此中出人!
31. 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臥。人問其故,答曰:我曬書。
32. 謝公始有東山之志,后嚴命屢臻,勢不獲已,始就桓公司馬。于時人有餉桓公藥草中有遠志。公取以問謝:此藥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稱?謝未即答。時郝隆在坐,應聲答曰:此甚易解:處則為遠志,出則為小草。謝甚有愧色。桓公目謝而笑曰:郝參軍此過乃不惡,亦極有會。
33. 庾園客詣孫監,值行,見齊莊在外,尚幼,而有神意。庾試之曰:孫安國何在?即答曰:庾樨恭家。庾大笑曰:諸孫大盛,有兒如此?又答曰:未若諸庾之翼翼。還,語人曰:我故勝,得重喚奴父名。
34. 范玄平在簡文坐,談欲屈,引王長史曰:卿助我。王曰:此非拔山力所能助!
35. 郝隆為桓公南蠻參軍,三月三日會,作詩。不能者,罰酒三升。隆初以不能受罰,既飲,攬筆便作一句云:隅躍清池。桓問:隅是何物?答曰:蠻名魚為隅。桓公曰:作詩何以作蠻語?隆曰:千里投公,始得蠻府參軍,那得不作蠻語也!
36. 袁羊嘗詣劉恢,恢在內眠未起。袁因作詩調之曰:角枕粲文茵,錦衾爛長筵。劉尚晉明帝女,主見詩,不平曰:袁羊,古之遺狂!
37. 殷洪遠答孫興公詩云:聊復放一曲。劉真長笑其語拙,問曰:君欲云那放?殷曰:臘亦放,何必其槍鈴邪?
38. 桓公既廢海西,立簡文,侍中謝公見桓公拜。桓驚笑曰:安石,卿何事至爾?謝曰:未有君拜于前,臣立于后!
39. 郗重熙與謝公書,道:王敬仁聞一年少懷問鼎。不知桓公德衰,為復后生可畏?
40. 張蒼梧是張憑之祖,嘗語憑父曰:我不如汝。憑父未解所以。蒼梧曰:汝有佳兒。憑時年數風,斂手曰:阿翁,詎宜以子戲父?
41. 習鑿齒、孫興公未相識,同在桓公坐。桓語孫:可與參軍共語。孫云:蠢爾蠻荊,敢與大邦為讎?習云:薄伐獫狁,至于太原。
42. 桓豹奴是王丹陽外生,形似其舅,桓甚諱之。宣武云:不恒相似,時似耳!恒似是形,時似是神。桓逾不說。
43. 王子猷謝萬,林公先在坐,瞻矚甚高。王曰:若林公須髪并全,神情當復勝此不?謝曰:唇齒相須,不可以偏亡。須髪何關于神明!林公意甚惡,曰:七尺之軀,今日委君二賢。
44. 郗司空拜北府,王黃門郗門拜,云:應變將略,非其所長。驟詠之不已。郗倉謂賓曰:公今日拜,子猷言語殊不遜,深不可容!人以汝家比武候,復何所言?
45. 王子猷詣謝公,謝曰:云何七言時?子猷承問,答曰:昂昂若千里之駒,泛泛若水中之鳧。
46. 王文度、范榮期俱為簡文所要。范年大而位小,王年小而位大。將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王遂在范后。王因謂曰:簸之揚之,糠秕在前。范曰:洮之太之,沙礫在后。
47. 劉遵祖少為殷中軍所知,稱之于庾公。庾公甚忻然,便取為佐。既見,坐之獨榻上與語。劉爾日殊不稱,庾小失望,遂名之為羊公鶴。昔羊叔子有鶴善舞,嘗向客稱之。客試使驅來,而不肯舞。故稱比之。
48. 魏長齊雅有體量,而才學非所經。初宦當出,虞存嘲之曰:與卿約法三章:談者死,文筆者刑,商略抵罪。魏怡然而笑,無忤于色。
49. 郗嘉賓書與袁,道戴安道、謝居士云:恒任之風,當有所弘耳。以袁無恒,故以此激之。
50. 范啟與郗嘉賓書曰:子敬舉體無饒縱,掇皮無余潤。郗答曰:舉體無余潤,何如舉體非真者?范性矜假多煩,故潮之。
51. 二郗奉道,二何奉佛,皆以財賄。謝中郎云:二郗諂于道,二何佞于佛。
52. 王文度在西州,與林法師講,韓、孫諸人并在坐。林公理每欲小屈,孫興公曰:公師今日如著弊絮在荊棘中,觸地掛閡。
53. 范榮期見郗超俗情不談,戲之曰:夷、齊、巢、許,一詣垂名,何必勞神苦形,支策據梧邪?郗未答。韓康伯曰:何不合游刃皆虛?
54. 簡文在上行,右軍與孫興公在后。右這國指簡文語孫曰:此啖名客!簡文顧曰:天下自有利齒兒。后王光祿作會稽,謝車騎出曲阿祖之,王孝伯罷秘書丞在坐,謝言及此事,因視孝伯曰:王丞齒似不鈍。王曰:不鈍,頗亦驗。
55. 謝遏夏月嘗仰臥,謝公清晨卒來,不暇著衣,跣出屋外,方躡履問訊。公曰:汝可謂前倨而后恭。
56. 顧長康作殷荊州佐,請假還東。爾時例不給布帆,顧苦求之,乃得。發至破冢,遭風大敗。作箋與殷云: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穩,布帆無恙。
57. 符朗初過江,王咨議大好事,問中國人物及風土所生,終無極已,朗大患之。次復問奴婢貴賤,朗云:謹厚有識中者乃至十萬,無意為奴婢問者止數千耳。
58. 府客館是版屋。謝景重詣太傅,時賓客滿中,初不交言,直仰視云:王乃復西戎其屋。
59. 顧長康啖甘蔗,先食尾。問所以,云:漸至佳境。
60. 孝武屬王求女,曰:王敦、桓溫,磊之流,既不可復得,且小如意,亦好豫人家事,酷非所須。正如真長、子敬比,最佳。舉謝混。后袁山松欲擬謝婚,王曰:卿莫近禁臠。
61. 桓南郡與殷荊州語次,因共作了誤。顧愷之曰:火燒平原無遺燎。桓曰:白布纏棺豎旒。殷曰:投魚深淵放尺鳥。次復作危語。桓曰:矛頭淅米劍頭炊。殷曰:百歲老翁攀枯枝。顧曰:井上轆轤臥嬰兒。殷有一參軍在坐,云: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殷曰:咄咄逼人!仲堪眇目故也。
62. 桓玄出射,有一劉參軍與周參軍朋賭,垂成,唯少一破,劉謂周曰:卿此起不破,我當撻卿。周曰:何至受卿撻?劉曰:伯禽之貴,尚不免撻,而況于卿!周殊無忤色。桓語庾伯鸞曰:劉參軍宜停讀書,周參軍且勤學問。
63. 桓南郡與道曜老子,王侍中為主簿在坐。桓曰:王主簿,可顧名思義。王未答,且大笑。桓曰:王思道能作大家兒笑。
64. 祖廣行恒縮頭。詣桓南郡,始下車,桓曰:天甚晴朗,祖參軍如從屋漏中來。
65. 桓玄素輕桓崖,崖在京下有好桃,玄連就求之,遂不得佳者。玄與殷仲文書,以為嗤笑曰:德之休明,肅慎貢其矢;如其不爾,籬壁間物亦不可得也。
【世說新語(25排調第二十五)】相關文章:
• 《朱家故事》繪本PPT
• 幼兒園教材中兒童故事的研究
• 《火焰》繪本PPT
• 《鴨子,鵝》繪本PPT
• 《小猩猩》繪本PPT
• 《小豬奴尼》繪本PPT
• 《小貓的嗝》繪本PPT
• 《小狗塔菲》繪本PPT
• 長長的故事
• 《我們的樹》繪本PPT
• 《誰來我家》繪本PPT
• 《我和你》繪本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