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設計意圖
在活動中幾乎每個孩子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進行蠶寶寶的
生長過程科學教育活動中,
他們不滿足于簡單的認識蠶寶寶的生長過程,
課后他
們還會去科學角主動的觀察蠶繭是什么樣子的,
稱一稱一只繭有多重,
量一量繭
的長度和寬度,
拿著繭搖一搖,
對著光亮照一照,
想看看里面的蠶是什么樣子的,
許多孩子還會問老師有關抽絲的許多問題,
因此一個充滿著豐富科學價值和教育
價值的活動而產生,
為此我們設計了本次活動,
旨在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
實踐、
交流,獲得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嘗試解決問題的能力,積累生活經驗,提高動
手能力,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探索欲望。
二、活動目標
1
、知道真絲織物與蠶絲的關系。
2
、知道抽絲的簡單步驟,學習抽絲的基本方法,探索一根絲的長度。
3
、知道我國養蠶抽絲的歷史及對人類的貢獻。
三、活動準備
1
、為每個小組準備:一個蠶繭,一杯熱水,小蘇打,小竹條,幾種繞絲的工具:
紙筒、纏線板等
2
、有關養蠶知識、抽絲錄像、真絲織物圖片(課件)
3
、已有蠶寶寶的生長的知識經驗
4
、絲巾一條,幾種繞絲的工具。
5
、記錄表
四、活動過程
(一)了解蠶絲的作用
1
、出示絲巾后觀看真絲織物圖片
說說這條“絲巾”是什么材料做的?(幼兒猜想)
2
、教師總結
這條絲巾是這種叫蠶絲的材料紡織而成的
(出示蠶絲)
,
蠶絲是一種優質的
紡織原料。
2
3
、蠶絲還可以做什么呢?
①幼兒猜想后觀看真絲織物圖片
、谟變涸俅位卮穑盒Q絲可以做領帶、衣服、被子等。
(
點評:
通過觀看圖片讓幼兒知道蠶絲的作用,
以及蠶絲在紡織行業中的重
要地位。激發幼兒學習抽絲的欲望。
)
。ǘ┙涣饔懻撔Q絲的來歷
1
、誰知道蠶絲怎么來的?
幼兒回憶已有認識:蠶絲是蠶吐出來的。(蠶繭只是蠶蛹的保護體)
2
、觀看有關養蠶圖片
3
、教師總結
。c評:展現幼兒關于蠶絲、蠶繭的已有認識。激勵幼兒思考蠶絲的來源。)
(三)、抽絲活動
。
1
。⒂^看錄像,初步了解抽絲方法
、傧胍幌肴藗兪窃趺窗研Q絲從蠶繭內抽出來呢?
(幼兒猜想抽絲的方法并實
踐)
、冢
小朋友講了許多蠶絲從蠶繭內抽出來的方法,
蠶繭究竟是怎么變成我們
所需要的蠶絲的呢?(觀看錄像)
、壅堄變赫f出蠶絲從蠶繭內抽出來的具體方法。
教師總結:
蠶絲從蠶繭內抽出來的具體方法,
摘亂絲——制溶液——浸泡—
—挑絲頭——抽絲。我們把對蠶繭進行處理變成絲這個過程就是抽絲的過程。
。c評:
活動中幼兒的積極性很高,
幼兒的想法很多,
同時讓幼兒有嘗試的
機會。
通過交流環節,
展示幼兒對于蠶絲的已有認識和抽絲的方法,
利用多媒體
教學展現關于剝繭抽絲方法。)
(
2
。、指導幼兒抽絲
今天,我們就一起當一回抽絲工人,我們來抽絲。
具體方法:我們一邊看錄像,一邊學習每個環節的具體操作方法。
①摘亂絲
。ǹ赐赇浵瘢
問:
看完錄像,
現在誰來做個小老師,
向大家介紹怎樣摘亂絲?
。▊別幼兒操作)。
3
、谥迫芤海菏菍⑿√K打浸泡在熱水里。
這個溶液是小蘇打溶液。
這個溶液內小蘇打的含量不同、
溶液溫度高低都將
影響蠶繭抽絲效果。
由于溫度比較高,
所以熱水就由老師來倒。
等會在操作中我
們必須要注意安全,別被燙傷了。
、劢荩
讓蠶繭浸泡在熱水里充分浸泡,
為了充分浸泡可用筷子把蠶繭壓入水中
(出
示圖片),直到蠶繭表面有一些絨毛出現為止。浸泡時間大概為
1
分鐘。
、芴艚z頭抽絲:
師:
當我們挑絲時發現有好多條蠶絲一起粘在上,
此時,
就需要我們把蠶絲
進行整理,并找到絲頭。有什么好的方法?
、儆變鹤杂砂l表抽絲挑絲頭的方法,并作好記錄
。ㄓ帽
1
)
、谡埧凑硇Q絲的錄像。
。ɡ娩浵瘢
細致地指導幼兒掌握剝繭抽絲的方法。
在此過程中讓幼兒通過
看錄像再來描述抽絲各個環節的方法,
避免了教師滿堂灌的形式,
體現以幼兒為
主體的教學,提高了幼兒參與該環節活動的積極性、能動性。)
。
3
。、幼兒示范抽絲
學會找絲頭抽絲了嗎?老師這里剛好還有一個浸泡好的蠶繭,
誰來試試找出
絲頭,請幼兒來做。
。ㄍㄟ^讓幼兒示范抽絲過程,暴露幼兒在接下來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并及時進行糾正。為接下來的全班性抽絲活動打下技術基礎。)
(4)
、指導纏繞
當我們找到絲頭以后,
我們要將絲線粘在繞絲的工具接著開始纏繞。
。ㄓ變
說一說自己猜想纏繞工具,并作記錄。
用表
2
。
。c評:引導幼兒掌握科學的抽絲方法,為接下來的抽絲做準備。)
(
5
)幼兒小組抽絲活動
。
1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抽絲吧,但老師有一個幾個要求:
、俦纫槐饶膫小組抽的好、抽的長;
2
、幼兒操作,并做記錄,教師指導操作方法。
4
。ɑ顒右笫菫榱俗層變涸诨顒又型瓿梢幎ǖ娜蝿眨兄谂囵B幼兒耐心、
細致的科學探究習慣。)
。ㄋ模┙涣鞲餍〗M繞絲工具與挑絲的方法,知道幾種纏繞工具的好處與壞處。
1
、大家都把絲抽了出來了,但是大家纏繞用的工具不一樣,請每個小組介紹本
小組的工具,出現了什么問題,為什么?(幼兒討論原因)調整自己的記錄。
2
、請每個小組介紹挑絲的方法,哪種方法最好,并調整記錄。
3
、教師總結
我們的抽絲還真得離不開耐心、細致。蠶絲是最長的天然動物性蛋白纖維,
是高級的紡織原料,被稱為“纖維皇后”。一般的蠶繭長度都在
1000
——
3000
米之間往往要用很多的時間才能抽完。
古代人們為了解決抽絲時間長的難題,
他
們創造了各種抽絲機器。
(通過數據統計、分析,以及引導幼兒對自己活動的反思讓幼兒更加關注自
身在科學研究中的表現,
有助于培養幼兒科學探究的能力與意識和提高幼兒的科
學素養。)
五:活動延伸:
1
、測量蠶絲長度并作記錄。
2
、相關知識與其他幼兒共同分享。。
3
、鼓勵幼兒到科學角繼續學抽絲的方法,探究抽出好絲的方法。
4
、
要求家長配合幫助幼兒查閱蠶和蠶絲的其他用途的有關資料
,
了解絲綢之路
的由來。
。
評析:首先,教師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創設了一個富有探究性的學習
環境,為幼兒在探索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提供了極好的契機。其
次,在整個活動中,教師緊緊把握材料、探索、問題這三者間的雙向流動,以開
放性、探究性的問題,引導幼兒圍繞“抽絲”不斷地探索、操作、觀察、研究,
鼓勵幼兒多角度地提出問題,
交流發現,
并通過向同伴學習的途徑獲取和積累經
驗,大大滿足了幼兒不斷探索的欲望。)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我們來抽絲】相關文章: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