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教材
教材比較貼近幼兒生活,幼兒學習10以內數的排序,可以為幼兒建立粗淺的數學概念做好準備。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確立了以下目標:
(一)、使幼兒會按10以內物品的數量進行排序。
(二)、能比較兩個數的多與少,進一步體驗自然數列的等差關系。
活動的重點是使幼兒會按10以內物品的數量進行排序。這個重點貫穿于整個教育活動,是本次活動的主線。首先,通過比較兩數的多少,發現10以內自然數列排序的規律。然后通過游戲開火車,動手操作活動撲克牌接龍,以及數海魚進一步引領幼兒學習排序。
活動的難點是使幼兒按從10-1的順序進行排序。為了突破這個難點,在游戲活動開火車,動手操作活動撲克牌接龍中,多安排一些時間按10-1的順序排序,并引導幼兒排序。
二、說教法
在第一環節比較兩數的多少中,我運用直觀教學法,讓幼兒觀察事物圖片比較兩數的多少。再運用引導發現法,使幼兒發現自然數列的等差關系。
在第二環節游戲開火車中,我運用了游戲法,使幼兒在玩中學習10以內數的排序,激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運用示范講解法講解怎樣玩游戲。
在第三環節撲克牌接龍中,運用動手操作法,為每個幼兒創造了動手參與嘗試的機會,使教師及時發現幼兒的問題,并運用個別指導法,指導個別幼兒解決問題。運用示范講解法講解如何玩撲克牌接龍。
在第四環節數海魚中,運用直觀教學法讓幼兒觀察掛圖數海魚。
三、說學法
在第一環節,引導幼兒運用觀察法和比較法,觀察實物圖片比較兩數的多少。
在第二環節游戲開火車中,通過玩開火車的游戲,激發幼兒學習排序的興趣,培養幼兒的參與意識和合作意識,體驗游戲的快樂。
在第三環節撲克牌接龍中,幼兒運用操作法和小組合作法進行學習。
在第四環節中,幼兒運用觀察比較法,對海魚進行排序。
四、說過程
第一環節:比較兩數的多少。我運用直觀教學法,讓幼兒觀察實物圖片,比較兩個相鄰圖片數量的多少,引導發現自然數列的等差關系。
第二環節:游戲開火車。通過玩開火車的游戲,激發幼兒學習排序的興趣,引導幼兒學習排序。
第三環節:撲克牌接龍。通過全體幼兒參與嘗試,分組動手操作,教師及時發現有問題的幼兒,并進行個別指導,引導幼兒學習排序。
第四環節:觀察教學掛圖,數海魚。并按順序給海魚排序,進一步感知10以內自然數列的等差關系。
活動的環節設計從引導發現自然數列的規律,到游戲開火車,動手操作撲克牌接龍,最后數海魚,各個環節,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緊緊圍繞活動目標開展教育活動。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數海魚》】相關文章:
•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紅色沖刺
•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多種多樣的水果》
•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顏色變變變》
•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捉迷藏》
•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不亂吃東西
•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漂漂亮亮迎新年》
•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做個好娃娃
•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吹泡泡
•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艾瑪捉迷藏
•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聽》
•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變魔術》
•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水的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