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本節課強調幼兒主動參與活動和學習,重視讓幼兒親身體驗,因此,我利用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及充分挖掘現場課程資源來啟發幼兒進行學習,并采用各種有趣的小游戲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在一個廣闊、自主的空間中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在游戲與操作中認識和體驗左右。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的地位與作用
《區分左右》是前后上下的延續性學習。但認識左右比認識前后上下要困難一些。“左右”的含義及其相對性要具有更強的空間觀念。通過學習,可以發展幼兒的空間觀念,為以后認識立體圖形建立空間立體感打好基礎,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幼兒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2、說教學目標
活動目標的制定應體現它的教育性、價值性和實際性,活動目標既是整個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同時對活動也起著導向作用,因此,從滿足幼兒認知、情感、能力的發展需要,我擬訂了以下目標:
1、感知“左”“右”的空間方位,發展空間方位的知覺和判斷力;
2、激發幼兒與同伴交流的興趣,能比較準確地說出物體所在的“左”“右”方位;
3、以客體為中心來正確區分左右;
3、教學重點:感知“左”“右”的空間方位;能比較準確地說出物體所在的“左”“右”方位;
4、教學難點:發展空間方位的知覺和判斷力;以客體為中心來正確區分左右;
二、說教法
本節課強調幼兒主動參與活動和學習,重視讓幼兒親身體驗,因此,我利用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及充分挖掘現場課程資源來啟發幼兒進行學習,并采用各種有趣的小游戲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在一個廣闊、自主的空間中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在游戲與操作中認識和體驗左右。
1、首先,我以猜謎導入,引出手,讓幼兒初步感知了左與右,并且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
2、在幼兒初步感知“左右”后,以幼兒原有的經驗出發,開展各種學習活動。教學中,我引導幼兒做舉手、拍肩、拍腿等小游戲,讓幼兒在這些簡單而有趣的活動中辨別左右,加深對左邊和右邊的認識。這樣的教學方法靈活多變,幼兒既感到親切而又不覺得枯燥,樂與參與學習。
3、引導幼兒將所學的知識與身邊的實際生活相聯系,“左右”在我們現實生活中處處可見,因此,除了認識和體驗“左右”外,還要引導幼兒懂得解決實際問題,讓他們尋找自己身體上的左右。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左右”的認識,并且體驗到數學學習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說學法
幼兒好奇、好動,知識的學習和鞏固應考慮幼兒的年齡特征,因此,幼兒的學習應以活動為主,從幼兒的興趣入手。基于幼兒在生活中已經對“左右”積累了一定的感性經驗,但不一定準確判斷的情況下,我給幼兒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幼兒通過說、找、做、看、練的活動,逐漸加深對“左右”的位置關系的認識。
1、說。是從生活經驗入手,說左右手分別能做哪些事,這是對左右的初步認識。
2、找。是找像左右手這樣的好朋友,這是對左右的進一步了解。
3、做。這是聽口令做動手的小游戲。除了能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加深幼兒區別左與右。
4、看。這是讓幼兒觀察由于他們的轉動,事物左右的不同,初步體驗左右的相對性。
5、練。達到鞏固認識“左右”的位置關系,培養幼兒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四、說教學過程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區分左右》
設計意圖:
區分左右是大班這學期所開展的有關空間方位感認知方面的內容。其重點在于引導幼兒能以自身為中心來辨別左右關系!毒V要》中所說:“幼兒園數學應以游戲為主要向導,孩子在游戲中得以不同的發展和提高。”于是我在活動中設計了多個小游戲,讓小朋友在游戲中輕松的掌握左右概念。以自身為中心正確的
判斷左右,發展幼兒的空間知覺能力。
活動目標:1、感知“左”“右”的空間方位,發展空間方位的知覺和判斷力;
2、激發幼兒與同伴交流的興趣,能比較準確地說出物體所在的“左”“右”方位;
3、以客體為中心來正確區分左右;
目標分析:整個目標是以幼兒的認知,知識技能為起點,從符合幼兒的適應接受能力方面來設計,看看幼兒是否能達到這個目標。本教案的難點是感知“左”“右”的空間方位;能比較準確地說出物體所在的“左”“右”方位;本教案的重點是發展空間方位的知覺和判斷力;以客體為中心來正確區分左右;
活動準備:1、海底圖片24份黏貼的圖片每人各六張;
2、紅圓點20張(上課之前反面雙面膠先撕開);
3、六張大圖片,左右字樣
4、課前讓幼兒在胸前貼上姓名,利于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說孩子的名字時教師可以判斷。
活動過程:
一、區分左右手
導語:小朋友們,陳老師今天也非常高興能給大家來上課,我聽說我們大班的小朋友都非常聰明、能干,今天我要來考考你們。看看你會不會被我的問題難住。
1、猜謎導入:一棵小樹五個杈,不長樹葉不開花。能算會寫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手)
2、每個人都有兩只手,一只是左手,一只是右手,那么你們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嗎?幼兒交流。
3、教師發出指令,幼兒按指令舉起相應方位的手并做出動作。
如:教師:來,來,來,舉起你的右手來。幼兒:我的右手舉起來;
來,來,來,舉起你的左手來。幼兒:我的左手舉起來;
。ń處熆从變菏欠衽e對,糾正個別不對的)
那我們的兩只手是左手幫我們事情做得多,還是右手做得多,請幼兒說說你的右手都會做什么事情,你能表演一下是怎么做的嗎?
4、教師出示右手,手上貼有紅圓點,提問:你知道老師手上有什么嗎?你知道它是我的左手還是右手,請你舉起和我相同的手?
(1)教師觀察幼兒舉手的情形,并在舉對的孩子手背上貼上紅色貼紙。
(2)對于舉錯的幼兒,教師可以站在幼兒身旁,和幼兒同方向站,讓幼兒對照,是不是舉對了。師強調,幼兒按指令做動作:1)、請把有紅色點點的手舉起來;2)請把有紅色點點的右手舉起來;3)請把你的右手舉起來;再次強調:我們的貼有紅點點的是什么手?(右手)
思考:為什么你的右手紅點點在這邊,而我的右手紅點點在那邊呢?交流后師總結:站的方向不一樣,(教師轉過背,與幼兒方向一致,再舉右手;讓幼兒體驗面對面站著,因為方向不同,所以自己舉的右手和你的剛好相反,要是方向一樣,我們的右手就一樣了
環節一的設計意圖:通過說,讓幼兒從生活經驗入手,說左右手分別能做哪些事,這是對左右的初步認識;通過聽口令做動手的小游戲。除了能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加深幼兒區別左與右。通過自己的右手和老師的右手的比較,讓幼兒正確了解站的方向不一樣,左右的方向也隨之改變的道理。
二、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
1、剛才我們知道了左手和右手,那么老師還想考考你,你的身體上,除了左手和右手之外,還有什么部位也可以分左右呢?(耳朵、眼睛、腳、腿、肩、鼻孔、眉毛等)
2、提問:陳老師的左右腳、左右耳朵和你們一樣嗎?總結:我的和你們相反,你的左邊我就是右邊,你的右邊我的就是左邊了。
3、聽口令做動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聳聳你的左肩,聳聳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腳,跺跺你的右腳;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左手拍左腿、右手拍右腿……(放慢速度,糾正個別不對的幼兒,此環節教師應面向全體,看看是否每個幼兒都對)
4、教師:有6只小動物看到我們玩的那么開心,也來湊熱鬧了?,誰來了。(出示六只小動物的圖片。)
提問:
#、有幾只小動物?最左邊是誰?最右邊是誰?誰的左邊是誰?誰的右邊是誰?
環節二的設計意圖:通過說,讓幼兒能大膽的說出自己身體部位上的左右,能找像左右手這樣的好朋友,讓幼兒對左右有進一步了解;這一環節中的聽指令做動作我加大了些難度,左右混淆,一個指令中有兩個要求,如:左手拍右腿;右手摸左耳,提高幼兒的反應能力,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從游戲中掌握左右、區分左右;通過看圖片說左右,讓幼兒正確區分以自身為中心來區分左右;
三、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
1、剛才小朋友玩的開心嗎?其實不管什么時候在我們的左右邊都有人或東西,你們能說說你的左邊右邊有什么?或者你的左右邊坐著誰?練說(用左右說一句話,如:我的左邊有什么?或我的右邊坐著誰?)
2、請三個小朋友上來,面向大家站,區分X的左邊是X,X的右邊是X?(讓幼兒體會他們是面對我們站的,方向和我們相反)。
3、總結性提問:如果我們轉變方向左右還一樣嗎?(四個方向轉,區分左右)
環節三的設計意圖通過看和說讓幼兒觀察由于他們的轉動,事物的不同,初步體驗左右的相對性,從而正確掌握以客體為中心來區分左右。
四、完成作業:幫動物找家
(過渡:海底世界可漂亮了,那里住著許多海里的小動物,他們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我們來幫幫他們吧?認識生字:左邊、右邊)
a)出示大圖片:海豚、海獅、海星、、、、、、幼兒看圖、根據字的要求,自己完成練習!將圖片貼到相應的位置!
b)交流答案。
環節四的設計意圖:通過幼兒動手練習,達到鞏固認識“左右”的位置關系,培養幼兒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大班數學教案說課稿:區分左右】相關文章:
• 小班數學說課稿:鋪路
•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學習6以內序數》
• 小班下學期說課稿:長大真好
•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Vegetable》
• 說課稿:學習足旁字“跑、跳、踢”
• 中班游戲活動說課稿:小兔種蘿卜
• 幼兒園中班數學《10以內的相鄰數》說課稿
• 大班綜合藝術活動說課稿:布條的聯想
• 大班談話活動說課稿:在祖國各地旅游
• 大班說課稿:曹操稱像說課稿
• 中班游戲活動《小兔種蘿卜》說課稿模板
• 小班游戲《給兔媽媽送禮物》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