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秋天多美好——我們吃的糧食
活動一:秋天多么美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旋律,學習演唱歌曲。
2、學習用短促的聲音表現歌曲的跳音部分。
活動準備:
磁帶及錄音機。
活動過程:
1、以游戲方式,前置副歌學習,掌握跳音的唱法。
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做游戲,我來做老公公,你們做小猴子,我做什么,小猴子也要跟著學做。(教師和著副歌部分的旋律做動作,當唱“來來來來”時做拍腿動作,當唱“秋天多么美”時做張臂擁抱動作)
欣賞后提問:你發現這首音樂中哪一段音樂比較特別?(引出跳音)
—— 幼兒學唱。(重點學習跳音部分)
2、教師出示圖譜,引導幼兒記住歌詞。
看圖譜,聽音樂,提問:歌曲里唱了什么內容?
師生一起看圖學念歌詞。
3、學唱歌曲。
全體幼兒和著音樂感受歌曲;
聽音樂旋律在心里默唱;
比賽形式:分三組唱三段歌詞;
全體幼兒完整演唱歌曲。
活動二:金色的玉米棒
活動目標:
1、樂意猜想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內容。
2、通過排圖、感受故事中語詞的變化,學習完整講述故事。
活動準備:
1、掛圖20號、《小朋友的書 秋天多美好》《小朋友的書 美工》;磁帶及錄音機。
活動過程:
1、在猜猜、想想、聽聽中,初步感知理解故事情節
@教師講述第一段故事至“它送給小刺猬兩個紅蘿卜。”
隨著故事情節發展進程,讓幼兒猜想:小松樹、松雞、小刺猬向小兔子去借玉米棒,小兔子會借嗎?為什么?
聽故事驗證(通過猜想——驗證。引發幼兒的認知沖突,一位兔子是一只小氣的兔子,為后來情節發展埋下伏筆)
@講述第二段故事至“大家過了一個快快樂樂的冬天”
春天小兔子做了什么?它是怎么做的?
@講述故事最后一句。
2、小松樹、小公雞、小刺猬也挑了三個玉米棒,猜猜是為什么?
幼兒排圖,感受故事中不同段落語詞的變化。
@布置排圖任務,什么時候?小松樹、小公雞、小刺猬是怎么向小兔子去借玉米棒的?小兔子又是怎么做的?請小朋友仔細聽,等會兒老師要請小朋友把故事用圖片排出來。(幼兒把《小朋友的書秋天多美好》第33頁的畫面剪成小圖片,放在《小朋友的書秋天多美好》第8~9頁上進行排圖)
@教師講述從“冬天”到“它送給小刺猬兩個紅蘿卜”幼兒欣賞并排圖。幼兒感受故事中用不同的詞語描述冬天。
@再次聽故事自我糾正排圖順序。
3、出示掛圖,完整欣賞故事,分析感知小兔子的形象。
教師完整講述故事,提問:這是一只怎樣的小兔子?
小松樹、公雞、小刺猬現在明白小兔子為什么要藏起玉米棒了,你明白了嗎?
4、故事表演
部分幼兒扮演角色,表演故事,其余幼兒與教師一起講故事。
活動三:拾穗者
活動目標:
1、欣賞米勒的《拾穗者》,理解畫面內容,感受畫面凝重的色彩和人物的動態。
2、嘗試創作不同人物的勞動動態。
活動準備:
1、掛圖19號;《小朋友的書,美工》。
2、農民在田里勞動的錄像或照片。
活動過程:
1、整體感知欣賞作品。
——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的內容。
你在畫面中看到了什么?他們在干什么?什么季節,你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你還看到了什么?遠處的人在干什么?
——教師介紹名畫:這是法國著名畫家米勒的作品,他畫了很多有關農民生活的作品。這幅《拾穗者》是一幅關于秋收的畫。在畫面的遠處,收割者正在把豐收的糧食裝運上車。金色的陽光照在廣闊的田野上,灑在前面三位婦女的身上,她們正低頭彎腰撿拾遺留在田里的麥穗。
2、細部感知,進一步理解作品色彩和動態的表現手法。
——感知色彩的濃重:畫面中有哪些顏色?給你什么感覺?
——感知人物的動態:看看畫面上的三位婦女在干什么?她們的動作是怎么樣的?(引導幼兒觀察她們的表情、衣服、動作)
——看完整幅畫,你感覺怎么樣?
小結:畫家用濃郁的色彩既描繪了秋天的自然景象,也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三位婦女彎腰拾穗辛勤勞動的樣子。
3、幼兒創作。
——幼兒在《小朋友的書,美工》第13頁“拾穗者”上繪畫。
剛才欣賞了米勒爺爺的畫,現在我們也來畫畫自己在田間勞動的樣子。
啟發造型:請你來試試。拾穗的時候,人的姿勢是怎樣的,重點觀察身體動作和拿穗的手的位置及撿到穗時表情等。
畫完了小朋友在田間勞動的情景,再想想后面可以配什么畫面來表示豐收的田野呢?
活動四:磨米粉
活動目標:
1、 獲得關于米變成粉的相關經驗。嘗試用各種器具將米磨成粉。
2、 認識生活中的米制品。
活動準備:
1、《小朋友的書。秋天多美好》。
2、木板蓋、小搗臼、小石磨、小篩子若干;毛巾、干凈的盤子;大米。
活動過程:
1、 師幼談話,引出問題。
我們每餐吃的主食有哪些?(米飯和饅頭)
米飯是用什么做成的?(米)
米除了能做米飯,還能做什么呢?
2、 認識米制品。
(1) 幼兒看《小朋友的書。秋天多美好》第七頁“米制品”,了解米制品。提問:這些好吃的食物你都吃過嗎?你們知道它們是用什么制成的嗎?
(2) 有的米制品能發現米粒,有的已經看不見米粒了,怎么回事呢?今天我們也一起來嘗試一下。
3、 加工米粉。
(1) 教師介紹工具并示范使用方法。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些工具,請你看一看,認識嗎?會用嗎?
(2) 幼兒分成三組自主操作。(一組用木板蓋,將米放在盤子里,用木板蓋碾壓;一組用小搗臼,將米放入臼內,用棍子搗;一組用小石磨,將米放在磨盤上,轉動磨盤)
(3) 幼兒交換使用工具,嘗試使用不同的工具。
在操作過程中引發幼兒思考,哪一種工具比較好用?你是怎么磨出米粉的?
4、 交流。
請幼兒將自己磨好的米粉倒到平底托盤中,便于大家觀察:你用什么工具磨的?你是怎么磨得?(鼓勵幼兒用語言表述,也可以用語言配合身體動作來表達磨粉的過程)
活動五:稻草游戲
活動目標:
1、 利用稻草進行一物多玩,體驗玩稻草的樂趣。
2、 學習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障礙物,發展身體的協調性。
活動準備:
1、《小朋友的書。秋天多美好》。
2、錄音機、磁帶、小沙包、敵營標識等。
3、幼兒人手1~2個已捆好的稻草垛,長木凳若干;場地布置。
活動過程:
1、 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1) 明確角色,激發興趣。今天我們來玩“學做解放軍”的游戲,小解放軍們,我們到訓練場上鍛煉身體吧。
(2) 解放軍叔叔有哪些本領?教師引導幼兒模仿打槍、拼刺刀、開炮、騎馬等動作,活動身體。(可以邊做動作邊發出象聲詞,以激發幼兒練習的興趣)
2、 訓練場上練本領,利用稻草垛探索鍛煉方法。
(1) 自由探索,一物多玩。
幼兒自由選稻草垛練本領,嘗試多種玩法,練習跨跳、連續跳、繞一個稻草垛環跑、繞多個稻草垛曲線跑等,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2) 引導幼兒利用稻草垛探索多種跳的方法。
(3) 重點學習助跑跨跳。
示范助跑跨跳的動作要領,“跑跑跑,一只腳用力跨過去”。
幼兒自選高低、寬窄不一的稻草垛,分層練習助跑跨跳。
(教師在觀察過程中,重點關注幼兒動作的正確性及難度,及時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重復練習或調整難度)
3、 游戲“取子彈,打敵人”。
(1) 看圖示布置戰場。
出示圖示,引導幼兒按照圖示的要求,布置敵我雙方的戰場:獨木橋(長木凳首尾連接)、彈藥庫(沙包堆放地)、封鎖線(平鋪在地上的稻草垛)、敵方營地(稻草垛上貼敵營標記)。
(2) 教師講解并示范玩法:從我方營地出發走過獨木橋,去彈藥庫取子彈(沙包),助跑跨跳跳過封鎖線,向敵營投擲子彈。
(3) 幼兒游戲。
4、 歡慶勝利。
(1) 在音樂中歡呼,做放松動作。
(2) 提醒幼兒清理戰場并洗手擦汗。
活動六:熊和兔子的故事(一)
活動目標:
1、聽懂故事,感受故事的幽默和詼諧,理解”貧困、富裕、勤勞、懶惰“的詞義。
2、農作物的果實長在不同的部位。
活動準備:
《小朋友的書-秋天多美好》“磁帶及錄音機。
活動過程:
播放故事《熊和兔子的故事》,了解故事大概內容。
幼兒完整聽一遍故事。
提問:這個故事是講誰的故事?熊是一只怎么樣的熊?兔子呢?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些什么事?
結合《小朋友的書-秋天多美好》第1~3頁“熊和兔子的故事”,教師分段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理解兔子一家向大熊借地耕種的原因及大熊的第一次選擇。教師講述故事第一部分至“大熊,就這樣,說定了。”
提問:
為什么小兔一家要向大熊借地耕種?(學詞“貧困”)
大熊是個怎么樣的人?(學詞“懶惰“)
可以用什么詞來形容大熊的生活狀況和兔子這個人呢?(學詞“富裕”,知道“富裕”與“貧困”是反義詞,學詞“勤勞”,知道“勤勞”與“懶惰”是反義詞。)
兔子想到什么方法度過貧困的生活?
大熊第一次選擇農作物哪個部位?
◆幼兒看《小朋友的書-秋天多美好》第1頁,教師提問:
大熊怎么了?為什么?(幫助幼兒理解上面收獲了什么,下面收獲了什么,哪部分更有食用價值)
第二次大熊選擇要農作物的哪個部位?你覺得他會得到什么呢?
◆幼兒看《小朋友的書-秋天多美好》第2頁,教師提問:
你看懂畫面了么?結果怎么樣?
◆理解自己勞動收獲幸福的道理,教師講述故事最后部分,提問:大熊變得怎樣了?
它和兔子一家的生活最后是怎么樣的?(學詞“幸福”)
師幼討論,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大熊一共選擇了三次,第一次選擇了什么?第二次選擇了什么?第三次選擇了什么?
◆第一次選擇大熊拿到收成了么?為什么?你還知道哪些植物的果實是長在地面下的?
◆第二次選擇大熊拿到收成了么 ?為什么?你還知道哪些植物的果實是長在地面上的?
◆第三次選擇大熊又怎么樣了?為什么?
完整欣賞故事。
提問:你喜歡熊還是兔子,為什么?聽了故事,你還有什么想法 ?
活動七:數玉米
活動目標:
1、 感知玉米種子的環形排列方式,學習用合適的方法做標識并記錄正確計數。
2、 學習分析記錄結果,發現玉米排列是雙數的規律。感受大自然中數量有序出現的神奇現象。
活動準備:
1、 有條件的幼兒園可事先帶幼兒去玉米地掰玉米。
2、 玉米小段若干、大頭針、筆、牙簽等輔助物若干。
3、 記錄表(如下),筆
玉米列數記錄表(省略)
活動過程:
1. 幼兒用自己的方法數玉米。
“老師這里有一根玉米,但是數不清有幾列,你能幫幫我嗎?”
請個別幼兒上來嘗試?
幫助孩子清楚“列”的概念為縱向的一排,數時要訂好起點。
“幾列應該是怎么數的?”
幼兒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數玉米并記錄結果。
很多小朋友都想到了方法,好,那你自己去試試。
交流:“玉米有幾列?你是怎么數的?請把你用的好的辦法告訴大家。”
(玉米種子的排列是封閉的環狀,數玉米列數的關鍵是弄清楚起點和終點,以防重復數數,交流中要及時肯定幼兒標識起點的各種方法,以備其它幼兒學習)
請幼兒用新討論的方法(標識起點的方法)再數一次玉米,驗證之前自己有沒有數錯。
若有錯誤,修改記錄結果。
2. 給幼兒提供新的玉米段,再次數玉米的列數,并記錄結果。
幼兒數玉米。
交流:你們數數有幾列?有沒有新的發現。(教師關注幼兒數時有沒有找準起點,有沒有數錯,有什么辦法來數。引導幼兒關注記錄結果,發現每排玉米種子粒數都是一樣或者相近的,如16粒,18粒,20粒等)
3. 對玉米的記錄結果進行分析,得出玉米種子每排數量是雙數的規律。
把每個幼兒的記錄結果匯總到大的記錄表上。
引導幼兒觀察記錄結果。提問:看了大記錄表,你們有沒有發現小秘密。(沒一排玉米種子的數量都是雙數的)
再次數第三段玉米,驗證發現玉米種子雙數排列的規律。
活動八:熊和兔子的故事(二)
活動目標:
學習完整、連貫地講述故事。
學習有表情地朗讀對話部分。
活動準備:
1、《小朋友的書—秋天多美好》: 《小朋友的書—美工》
2、大熊和小兔頭部簡筆畫,剪成白云朵的白紙若干,統計表,筆。
活動過程:
學習復述故事。
◆閱《小朋友的書—秋天多美好》第1~3頁“熊和兔子的故事。”回顧題目。幼兒講出故事題目(將熊和兔子的簡筆畫貼在黑板左右兩邊)。
◆顧內容。請個別幼兒看圖概括地講出每張畫面的內容。(引導幼兒說出故事中的關鍵詞:貧困、勤勞、富裕、懶惰、幸福、上面、中間、下面等)。
2、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示語言插入符號,請幼兒講講它所代表的意思。
◆師扮演大熊的角色,幼兒扮演兔子的角色。師幼進行對話練習,可重復幾次。
◆師出示白云朵符號,分別放在大熊和兔子的旁邊,請小朋友想一想它們心里是怎么想的?
合作復述故事一遍。教師連貫、完整地講述故事的敘述部分,對話部分由幼兒分組扮演角色朗誦,可重復幾次。
幼兒分組復述故事。
可把幼兒分成兩組,分別扮演熊和兔子,一起嘗試進行故事復述,復述幾次后角色互相交換。
活動九:認識序數
活動目標:
認識1~10的序數,學習確定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掌握序數詞,會用第幾準確的表示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活動準備:
1.《小朋友的書【幼兒園大班主題教案:秋天多美好——我們吃的糧食】相關文章:
• 幼兒園中班主題活動教案:好玩的紙
• 幼兒園大班主題活動教案:我是中國人
• 主題活動:小熊過生日(一)
• 主題活動《車子叭叭叭》案例設計及觀察與反思
• 幼兒園大班主題教案:春天的朋友
• 幼兒園大班主題案例:認識我自己
• 幼兒園大班社會主題活動:家 鄉 的 橋
• 紙寶寶洗完澡
• 幼兒園大班角色游戲教案:醫院
• 幼兒園大班春天主題之三:放風箏
• 我在媽媽肚子里活動計劃
•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三只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