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優質科學教案《5以內數的守恒》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用等量的物體任意排列,感知數的守恒,初步感知物體的數量不受排列位置、大小、顏色的變化而改變,體驗數量守恒的有趣現象和創造的樂趣,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優質科學《5以內數的守恒》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物體的數量不受排列位置、大小、顏色的變化而改變。
2、讓幼兒用等量的物體任意排列,感知數的守恒。
3、體驗數量守恒的有趣現象和創造的樂趣。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5、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洞洞板學具、教師演示板、演示棋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海洋里要舉行音樂舞會,小魚來參加,請幼兒點數有多少條魚
1、小魚們表演第一個動作,排成一個漂亮的隊形,請幼兒點數有幾條魚。
2、小魚們變換第二個隊形,請幼兒點數有幾條魚。
3、小魚們變換第三個隊形,請幼兒點數有幾條魚。
4、請幼兒討論得出結論,無論排成什么樣的隊形,魚的數目不變
小魚們表演后,寶寶和貝貝這2條小魚開始比賽吹泡泡
1、 “比賽開始了!寶寶先吹出幾個泡泡?”(教師出示5個紅色的小泡泡【紅色棋子)幼兒點數共有幾個泡泡,并說出泡泡是什么顏色的。“貝貝小魚也吹出了幾個泡泡。”(教師出示5個紅色的大泡泡)幼兒點數共有幾個泡泡,并說出泡泡是什么顏色的。
②教師:寶寶和貝貝都說自己變的泡泡多。你覺得她們誰吹的泡泡多呢?
猜測(都是5個)為什么呢?
引導幼兒觀察他倆變出的泡泡有什么異同點,得知泡泡的數量與大小無關。
2、“寶寶對貝貝說‘看,我能把紅色小泡泡變成成藍色的大泡泡。’(教師出示5個藍色的大泡泡) 讓幼兒點數變了顏色的泡泡共有幾個。
教師:現在你們看看寶寶和貝貝她們誰的吹出的泡泡多
小結:物品的數量不因大小和顏色的改變而改變。
(二)、操作學具,感知物品的數量不因排列形式的變化而變化。
1、 “貝貝也不甘落后,他說‘我能讓這些泡泡變出很多漂亮的隊形,
小朋友,你們愿意和我的泡泡玩隊形變變變的游戲嗎?’”
2、幼兒自由操作,(從棋子盒中拿出5個紅色的棋子),給泡泡排出隊形。
3、幼兒點數用幾個泡泡變出的什么隊形。同座位幼兒互相說一說用幾個泡泡排成了什么樣的隊形(都是5個泡泡)。
小結:物品的數量不因排列形式的變化而變化。
游戲活動,進一步感知守恒,體驗數量守恒的有趣現象。
音樂游戲《一二三四五》,5個小朋友手拉手圍圈,聽音樂做律動,音樂停止,擺出動物造型,擺出的造型次次不同,但小朋友始終是5個。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老虎沒打到,打到小松鼠。
松鼠有幾只,讓我數一數。
數來又數去,一二三四五。
活動反思:
這堂課組織得很成功,活動過程通過幼兒的學習方式以游戲激發幼兒對數學的內在興趣。深刻的把握了活動的難點和重點。充分反映出了教師對新《綱要》的理解和貫徹。對科學教育的價值取向。本次數學活動的設計和編排,遵循了科學發展觀。實質性的促進了幼兒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小百科:5是4與6之間的自然數,是第3個質數,它還是圓周率的第4、第8、第10位小數。
【幼兒園中班優質科學教案《5以內數的守恒》含反思】相關文章:
• 幼兒園中班上學期科學教案《石頭的奧秘》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教案《造橋》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教案《魔術》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科學領域教案《好玩的磁鐵》含反思
• 中班科學教案《誰會這樣》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教案《各種各樣的樹》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教案《親親小兔》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科學領域教案《會發出聲音的繩子》含反思
• 小班科學領域教案《向太陽借點火》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優秀科學教案《無字天書》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教案《棒棒糖》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