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下學期安全教案《會“咬人”的電》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安全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知道電插座里藏著會“咬人”的電,不能用手觸摸,認識“有電危險”的標志,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下學期安全《會“咬人”的電》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認識“有電危險”的標志。
2.知道電插座里藏著會“咬人”的電,不能用手觸摸。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4.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有電危險”粘紙10張,課件,故事學習資源。
活動過程
1.播放教師教學資源,并根據故事進行簡單提問:
(1)故事里有誰?
(2)(出示電插線板)電插線板里藏著什么?
(3)小朋友們可以自己插插線板嗎?
(4)蹦蹦是怎么做的?
2.認識“有電危險”的標志。
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認一認,說一說在哪里見到過這樣的標志。
3.尋找并討論如何保證安全用電。
(1)提問:我們幼兒園哪里有電插線板?怎樣才能讓所有小朋友都知道電插線板有危險呢?
(2)請幼兒分別找出活動室、盥洗室等場地的插線板所在位置,通過討論找到提示幼兒注意安全的方法,(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如:在插線板旁邊張貼“有電危險”的標志圖以及用東西遮擋等。
(3)教師與幼兒一起閱讀幼兒學習資源,將“有電危險”的標志貼在插座旁邊,以示提醒。
4.總結談話:教育幼兒不碰觸電插線板,不把手指或金屬片插到插座嘴巴里,電器的插頭要請爸爸媽媽插,學會安全用電。
活動延伸:
1.幼兒自主閱讀幼兒學習資源。
2.請幼兒回家尋找家中的電插座,并提醒爸爸媽媽安全用電。
教學反思:
安全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將繼續探討和努力,將安全教育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不斷增強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為每位幼兒撐起一把安全的保護傘!
小百科:電是一種自然現象,指電荷運動所帶來的現象。自然界的閃電就是電的一種現象。電是像電子和質子這樣的亞原子粒子之間產生的排斥力和吸引力的一種屬性。
【幼兒園小班下學期安全教案《會“咬人”的電》含反思】相關文章:
• 幼兒園小班教案《入園》
•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認識火災》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小熊追逐小伙伴》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會說話的標志》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消防》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消防》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下學期安全教案《玩得健康好成長》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安全標志作用大》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食品》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育教案《時時刻刻注意安全》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安全兒歌教案《我會搬椅子》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不要給陌生人開門》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