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依據
科學活動《神奇的中草藥》選自大班下冊第七主題。怎樣將半日活動科學、有效、優化成一節30分鐘的科學活動,讓幼兒對中草藥有探究和了解的興趣并能簡單認識六位中草藥便成為活動的難點和重點。
依據一: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念。在他看來,最好的教育就是“從生活中學習”、“從經驗中學習”。
依據二: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和“鷹架教學”兩個相互關聯的概念,促使兒童在一個更高的水平上發展。
實施策略
策略一:模擬真實的情景,讓幼兒體驗、探索和發現。在激發興趣的基礎上,引導幼兒主動提問、學會學習,使集體學習成為支持兒童學習的有效“催化劑”。
策略二:適時運用角色游戲。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師提出:要根據不同“病人”的“病情”來抓藥、稱藥,使幼兒在教師的支持、合作與對話下達到更高水平上的發展。
教學目標
1.對中草藥有探究和了解的興趣。
2.簡單認識六味常見的中草藥并了解其功效。
3.在角色游戲中體驗抓藥、稱藥的樂趣,知道中醫藥是中國人的寶貝。
教學準備
1.“中藥店”場景布置。
2.六味中草藥(菊花、山楂、紅棗、橘皮、竹葉、甘草)各少許。
3.教具展板及課件。
教學重點
簡單認識六味常見的中草藥并了解其功效。
教學難點
對中草藥有探究和了解的興趣。
教學過程
1.“走進中藥店”,引起興趣。
(1)布置一個模擬的微型中藥店,請幼兒觀看討論。提問:這里布置得像什么地方?誰去過中藥店?
(2)帶著問題:中藥店里都有什么?引導幼兒觀察、了解中藥店。
2.聆聽故事,介紹李時珍。
(1)教師出示實物講故事,幫助幼兒簡單了解人參的神奇功效。
(2)簡單介紹李時珍。
3.分組觀察,簡單認識六味中草藥。
(1)出示實物,引導幼兒分組觀察,了解六味中草藥。
引導觀察:你認識它們嗎?它們分別叫什么名字?
利用展板,了解菊花、山楂、紅棗、橘皮、竹葉、甘草的名稱及其作用并簡單了解中草藥是由一些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做成。結合課件教師重點介紹竹葉和甘草。
(2)快速搶答游戲,激發幼兒興趣并鞏固對六味中草藥的認識。
4.角色體驗,學以致用。
請全體幼兒扮演醫生,根據不同病人的情況模擬進行抓藥、稱藥的角色體驗活動。
5.進一步引發對神奇中草藥的探究欲望。
(1)觀看視頻,了解中藥的熬制過程。
(2)呈現“蟲草”課件,請幼兒回家繼續了解冬蟲夏草的神奇,活動自然結束。
【大班科學教案《神奇的中草藥》】相關文章:
上一篇:大班科學活動《神奇的中草藥》
下一篇:大班科學教案:水從哪里來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