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尋找身體會動的部位,了解身體部分關節的名稱。
2.對會動的身體感興趣,萌發探究身體關節的欲望。
3.學習保護身體的關節,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動圖“關節小人”、“這樣做對不對”;兒歌《關節動一動》(見本課“資源”及多媒體課件);紅色記號筆。
2.經驗準備:對身體各部位的認知。
活動過程
(一)找找會動的身體部位
1.游戲“請你跟我這樣做”,師幼一起動手指、轉手腕、動手臂、動膝蓋等。
2.說說動了身體的哪些部位。
3.觀察圖片“關節小人”并請幼兒相應說出各會動部位。
4.小結:剛才這些能動的部位都叫關節。
(二)認認會動的身體部位
1.做做“身體動動操”:邊念兒歌《關節動一動》,邊動動自己的關節。
——兒歌中每個會動的關節都有不同的名字,你聽到了哪些關節?
2.根據幼兒的回答邊說邊動動身體關節。
3.再次念兒歌,進一步了解各部位關節。
(三)玩玩會動的身體部位
1.游戲“機器人和小精靈”:幼兒分兩組,一組扮演機器人(關節都不能動),一組扮演小精靈(能靈活動身體),分組計時比賽,看看哪組能快速將房子搭好(每組桌上都有相同的建構積木)。
2.兩隊互換角色重復游戲。
——為什么每次都是小精靈蓋得快、機器人蓋得慢呢?
3.小結:我們人體有了關節才能動起來,變得靈活方便,關節對人體活動和運動起著重要的作用。
(四)活動延伸:保護我們的關節
1.觀看圖片“這樣做對不對”,引發幼兒討論: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2.小結:我們不能硬拉同伴的胳膊,不能推撞同伴,在跳躍或拿重物時注意保護好自己的關節,不使關節拉傷或扭傷,要經常運動,讓我們的關節越來越靈活。
【小班科學教案:身體怎么動】相關文章:
•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樹葉》含反思
• 小班科學教案:玩具動起來
•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小雞和小鴨》含反思
• 小班科學教案《動物花花衣》
• 氣味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 小班科學教案:棒棒糖
• 老師的節日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什么東西能滾動》含反思
• 好玩的水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 圖形寶寶做游戲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20篇
•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果蔬沉浮》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