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總的來說孩子們的積極性是非常高的,興趣都很濃厚,我自己也在這個活動中有了很大的收獲。
一、對教材的反思
我班幼兒生活經驗還不豐富,參與活動時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游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符合我班幼兒好奇、好模仿、好動的特點,兒歌《小兔采蘑菇》篇幅短小,精煉,容易被幼兒所接受,針對這些特點,我設計了這一語言活動,通過幼兒自身的參與、表演,感受與同伴、老師一起玩的快樂。
二、對教學過程的反思
中班幼兒意志還比較薄弱,如果活動過程不能激發他們的興趣,并使他們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很難說服和強制他們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動中去。因此,我采用游戲化的方法創設教學情景,貫穿活動的整個過程。
我以兔媽媽帶寶寶們到森林里采蘑菇的游戲導入活動,一開始就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及興趣,在這一過程中我激發了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熱情,一下子拉近了孩子與老師的距離,教師一句親切的呼喚:“寶寶們!快跟在媽媽身后……”把幼兒帶入了寬松和諧的氣氛中去,幼兒很快進入角色。這一環節的展開,幼兒和老師都起到了熱身的效果。第二環節,分段欣賞、表演兒歌內容,大部分孩子都投入到了自己的角色中,但有幾個年齡小的孩子被精美的教具分散了注意力,自己去玩教具去了,其他孩子的注意力一直被吸引,積極性相當高,通過教具的操作,孩子們一直在用所有的感官參與活動!他們看著、聽著。
再適時的引導他們進行表演,充分體現了活動的游戲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點,通過他們自己的“玩”、“動”、“學”,自然的跟著老師學習兒歌內容。在幼兒“玩”得差不多的時候,我讓他們坐在地上休息會兒,這里做到動靜交替,讓幼兒感覺不到疲勞,也自然的過渡到下個環節。在最后朗誦表演兒歌的部分又出現了一個新的人物“兔爸爸”孩子們覺得非常新鮮,積極性一下子又提高了。然后就是結束部分有點匆忙。
這個活動結束時,學會了兒歌的孩子沒幾個,我總結了一下覺得教具太過“花哨”,把孩子們的注意力吸引了,然后就是我的引導不到位,沒掌握到關鍵的部分。但總的來說孩子們的積極性是非常高的,興趣都很濃厚,我自己也在這個活動中有了很大的收獲。
【案例:小兔采蘑菇課后反思】相關文章: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