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地震演練》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老師和家長對自己的關心,初步體驗保護生命的情感,對地震演習活動有興趣,初步了解地震中簡單的自我保護方法,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提高預防地震的能力,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地震演練》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 對地震演習活動有興趣,初步了解地震中簡單的自我保護方法。
2、 在活動中感受老師和家長對自己的關心,初步體驗保護生命的情感。
3、 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提高預防地震的能力。
4、 培養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地點:新新幼兒園
參與人員:
教師:小班教師、幼兒園安全員
幼兒:小班幼兒
家長:部分祖輩家長
其他:無
活動準備:
1、各班讓幼兒了解“地震”,觀看錄像,觀察地震前的物象變化的錄像、地震造成災害的錄像,對地震有一個清晰的了解。
2、對幼兒進行一次針對地震逃生的安全教育。
活動過程:
一、觀看逃生錄像
討論:
1、你從哪些地方看出是發生了地震
(燈在搖晃、人站不穩了,山搖地動等等)
2、 地震后,哥哥和弟弟是怎么樣逃生的?
(不能乘電梯、不能躲在建筑物的下面、要逃到空曠的地方)
3、 哪些是危險的事,我們不可以做?正確的方法是什么?
二、地震演習
1、如果發生地震了,你會用什么方法救自己?
2、“地震”演習
“地震啦”,聽到地震的消息,幼兒馬上尋找又快又安全的方法逃生自救。(用枕頭、小被子等保護好頭部,有序地逃到操場上)
大家排好隊,有順序的快步走入樓道,不要慌亂,在樓道中不要擁擠,走到離房子較遠的地方,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三、小結
教師:我們在汶川大地震中所看到的,地震很殘酷,很無情,所以我們時刻要記住教訓,在幼兒身上開始注意自然災害的逃避方法。
地震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麻煩,但是,地震并不可怕,只要我們做好預防逃生的工作,就可以避免很多的危險和麻煩。對我們幼兒社會教育是一個現實的作用,只要有了這樣的應變能力,在任何自然災害面前都學會保護自己。
教學反思:
為了上好這一課,課前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精心準備各種實驗材料,設計教案,力圖通過老師的指導讓學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為什么這樣做,引領著學生順著正確的思路來完成本課教學內容。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卻出現了我預設之外的一些問題。如在導入新課后,我設想學生猜測地震的成因時,學生能說出可能是地下的巖層受到震動產生的,或者地面受到震動產生的。
小百科: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幼兒園小班教案《地震演練》含反思】相關文章:
•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水為什么變臟了》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社會優質課教案《老鼠報恩》含反思
• 小班社會教案《睡午覺》含反思
• 大班社會教案《心情預報》含反思
• 大班社會教案:我變了
•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粗魯的小老鼠》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小幫手》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我們和水》含反思
• 大班社會活動教案《中國茶香》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遵守交通規則
• 大班社會教案《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紙》含反思
• 大班社會教案《幼兒園里好事多》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