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會活動教案《拾稻穗》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親自體驗,感受秋天的豐收景象,了解稻谷的色澤,并學習區(qū)分稻谷的成熟程度,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拾稻穗》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設計】
金秋送爽,稻穗金黃。又是一年秋收時,為了讓孩子們親自去體會,感受一下秋天的豐收景象,我們中班年級組的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走出幼兒園,走進田野,開展“拾稻穗”的實踐活動,旨在感受并體驗勞動的艱辛。
【活動目標】
1、了解稻谷的色澤,并學習區(qū)分稻谷的成熟程度。
2、親自體驗,感受秋天的豐收景象。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聯(lián)系一農戶,做好前期工作。
2、找一農民做導游,向幼兒介紹稻谷。
【活動過程】
一、交代活動要求
“農田里的稻谷成熟了,農民伯伯們正在忙著收稻谷,我們一起去看看,并幫著拾稻穗吧。”
二、步行來到農田
三、農民向幼兒介紹稻谷
“稻谷是什么顏色的?成熟的稻谷是什么顏色?嫩嫩的稻谷是什么顏色?”
學習從顏色上辨別稻谷的成熟程度。
四、實踐活動:拾稻穗
幼兒在農田里翻找掉落在田里的稻穗,親自體驗秋天的豐收景象。
五、交流小結
“農民在田里收稻谷很辛苦也很累,把稻谷變成米飯要經(jīng)過好多人的加工,所以大家不能浪費糧食。”
體會到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義。
六、幼兒排隊離開農田,回幼兒園。
【活動反思】
活動中孩子們來到田邊,稻田里一堆堆的稻草,彌漫著一陣陣清香,大家小心翼翼地走下田埂,來到稻田里開始尋找稻穗。他們低下頭、彎著腰,翻找著落在田里的稻穗。當孩子們拾到了一顆顆遺落在田里的稻穗時,個個高興地手舞足蹈,高喊著:“我找到稻穗了。”每發(fā)現(xiàn)一棵稻穗,他們就像找到寶貝一樣,不一會兒,每個孩子的手里都捧了一把稻穗。撿完稻穗后,老師還和孩子一起動手剝開稻子,孩子們驚奇的發(fā)現(xiàn)我們吃的米飯就是從這些稻子里碾出來的。最后老師還請農民伯伯向孩子們介紹了稻子的生長過程及農民伯伯在種植過程中付出的辛勞。
通過這次“拾稻穗”活動,孩子們感受并體驗到了勞動的辛苦,學會了尊敬身邊的勞動者,懂得了愛惜糧食,理解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義。
小百科:稻穗,是大米的源泉,為水稻成熟后的種子,相當于植物的果實,也就是我們今天吃的米飯。
【中班社會活動教案《拾稻穗》含反思】相關文章:
• 幼兒園中班教案《我不愿意孤獨》
• 中班社會活動教案《保健老師本領大》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教案《海水受污染》
• 大班社會活動:《一拳一尺一寸》
• 幼兒園大班教案《心情》
• 幼兒園中班教案《消防員叔叔辛苦了》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緊急電話》含反思
• 大班社會教案《表達愛》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社會課教案《分享果果》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教案《好吃的火鍋》含反思
• 中班社會教案《大樹媽媽》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社會優(yōu)質課教案《爺爺奶奶節(jié)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