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我不愿意孤獨》適用于中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嘗試主動交往,感受積極主動交往的意義,知道和朋友在一起不會感到孤獨,和朋友在一起就會開心,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并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我不愿意孤獨》教案吧。
活動目標:
知道和朋友在一起不會感到孤獨,和朋友在一起就會開心。
嘗試主動交往,感受積極主動交往的意義。
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并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
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活動重點:
○1讓幼兒理解什么是孤獨。
○2怎么樣才能不孤獨。
○3感受到來自同伴的愛。
活動重難點:
幼兒之間主動交往;將愛傳播出去,讓別人感受到愛,自己也會快樂 。
本課掛圖 本課的語音故事、音樂《愛的抱抱》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出示掛圖,根據(jù)掛圖內(nèi)容提問:這些圖片上都有些呀?(小朋友、老師、滑滑梯)師:大家看看這個戴眼鏡的小朋友他是一個什么樣的表情呢?(不高興……),他為什么不高興呢?(……)給幼兒講述這個故事。
二、讓幼兒理解什么是孤獨。
老師走到幼兒中間。提問:○1什么時候會感覺孤獨?(沒有小朋友在一起玩、沒有人說話)。○2你們喜歡孤獨嗎?(不喜歡)○3根據(jù)幼兒的討論,教師總結(jié):孤獨是沒有和朋友在一起,只有自己一個人。孤獨就像一只風箏,只有自己空蕩蕩的飄在天上。
三、怎樣才能不孤獨。
引導幼兒傾聽語音故事。
這個小孩去找小朋友玩了嗎?(玩了)。他和這幾個小朋友在一起做了什么?(玩、手拉手……)。你會和你的好朋友在一起做些什么事情?(給玩具好朋友玩;看到小朋友在一起玩,就走過去和她們一起玩;……)教師總結(jié):如果你不喜歡孤獨,那就去找朋友握握手,抱一抱,友好地和朋友說話,找到朋友你就不會孤獨了。
四、故事延伸------愛的抱抱(放音樂)教師總結(jié):孤獨會讓人難過,我們要讓每一個小朋友都不孤獨,不難過。
師:小朋友都站起來吧,找一個好朋友,跟她們抱抱。(開始放音樂)老師先主動俯下身子跟這個小朋友抱抱、又去跟那個小朋友抱抱。讓幼兒感受到來自別人的"愛",自己也將這份"愛"傳播出去。
我們很快樂,有朋友就不會孤獨。
五、活動完畢師:下午爸爸媽媽來接我們的時候,我們主動跟他們抱抱,回家的路上碰到小朋友,也主動跟他們抱抱,好嗎?來排好隊。我們都不做孤獨的孩子。
小百科:孤獨是一種主觀自覺與他人或社會隔離與疏遠的感覺和體驗,而非客觀狀態(tài),是一個人生存空間和生存狀態(tài)的自我封閉,孤獨的人會脫離社會群體而生活在一種消極的狀態(tài)之中。
【幼兒園中班教案《我不愿意孤獨》】相關(guān)文章:
•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lǐng)域教案《地址和電話》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社會課教案《寶寶愛媽媽》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教案《午休》
• 幼兒園大班教案《感恩》
• 幼兒園中班社會領(lǐng)域教案《一棵感恩樹》含反思
• 大班社會活動《愛的印記》
• 幼兒園中班教案《好朋友》
•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參觀派出所》含反思
• 大班社會教案:生氣的時候
• 大班社會教案《老少同樂》兩篇
• 幼兒園大班社會公開課教案《我愛小貓》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上學期社會教案《禮儀神奇的“請”字》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