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非常富有挑戰和新意的“一物多玩”的運動游戲。教師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現有的運動水平,選擇具有一定高度、輕便的常見生活用品——塑料方凳,通過巧妙的設計,呈現出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有趣、好玩的游戲活動,體現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健康領域”中提出的,對于幼兒身體的、心理的、社會適應的全面發展的關注,既重視幼兒最基本的身體素質:平衡能力、協調性、靈敏性、力量和耐力的鍛煉與提高,又滲透了不怕困難、勇于挑戰的意志品質的培養,以及齊心協力、通力合作的社會性發展。
活動開始部分,教師以自身飽滿的精神狀態和響亮、清晰的語言,引導幼兒依次檢查衣服、鞋子,做好運動的準備,這是一個很好的運動習慣的培養。在熱身活動過程中,教師循序漸進地先將各種擺臂、擴胸行走與慢跑等動作,繞著方凳有序進行,然后安排了坐在凳上的抬腿雙腳擊打、雙手雙腳同時擊打、雙腿上下交替做“打水”動作和俯臥凳上的擺臂游泳動作,鍛煉了幼兒的腹部、腿部力量和動作的協調、靈活,當幼兒的主要肌群被逐步激活時,教師適時地引入站在凳上的一系列挑戰幼兒心理和身體平衡能力的“金雞獨立”、“大鵬展翅”、“蜻蜓飛舞”等“驚險”動作,充分調動了幼兒的情緒,進一步使幼兒的身體活動能力較快達到較高水平,以適應下一階段活動的需要。盡管有一男一女兩名幼兒膽怯不敢站上方凳,但在教師積極的鼓勵和幫助下,克服了“恐高”的心理,慢慢站立在凳上,挑戰了自我。教師這種既面向全面幼兒,又能兼顧個體差異的教育行為非常值得肯定。
活動基本部分,教師既為幼兒提供了充分的自由探索方凳玩法的機會,又有精心設計的四人一組、兩人一組的小組合作游戲,還有小組競賽的挑戰游戲,這種有分有合的活動方式,非常符合大班幼兒的發展水平和需要。在教師循循善誘地不斷啟發下,每位幼兒動足腦筋、大膽嘗試探索,玩得不亦樂乎。教師也及時從幼兒的“單、雙手舉凳”、“俯臥凳上兩頭起”、“放倒凳子跨越障礙跳”等多種玩法中,突出強調“助跑跨跳”的動作要領,為下一個小組合作游戲做好鋪墊練習。但應注意幼兒自由練習時跨跳的方向,引導幼兒調整凳子擺放的方向,避免幼兒在跑動、跨跳過程中相互沖撞。同時,也要對幼兒在凳上所做的一些危險動作,如:跪在凳上下后腰等,進行及時的疏導與制止,給予幼兒基本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在教師設計的“挑戰游戲”的環節中,兩個有趣的游戲“移動的橋”和“壘高塔”,充分考驗了幼兒的“體育智能”與“體育技能”,發展了幼兒的運動思維能力,嘗試探索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教師也不失時機地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好的方法,豐富幼兒的運動經驗。并在競賽過程中,使幼兒體驗到齊心協力、互相幫助,才能取得最后勝利的良好團隊意識。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在整個動靜交替、急緩結合的運動游戲中,教師在活動結束部分用相互擁抱、輕拍后背、親吻臉頰等動作進行放松活動,試圖也同時讓幼兒體驗友愛的情感,但對于大班幼兒,如果平時沒有男孩與女孩的一些親密互動的鋪墊活動,尤其是今天活動中,前面幾個分組游戲,都是男孩和女孩各一組,男女之間沒有交叉互動,所以這個環節教師的意圖較難實現。另外,還應針對本次活動中走、跑、跳等大量下肢動作的練習,設計安排一些腿部的放松整理動作,以真正做到放松幼兒肢體,降低幼兒大腦興奮性,使幼兒由運動的緊張狀態逐漸恢復到相對安靜狀態。
課后思考:
你是如何理解幼兒園運動中的挑戰性與科學性的?
【大班體育活動《好玩的方凳》點評】相關文章: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