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
規則是人們在日生活、工作、學習中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和準則。規則意識及執行規則的能力是社會性適應的重要內容,它是兒童成長為社會人必將面臨的眾多規則適應中最初的適應。
規則意識及執行規則意識能力不僅影響幼小銜接的社會性,也將影響一個人終身適應社會的程度。所以規則意識及規則執行能力的培養是社會性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緩解幼小銜接的坡度,還將使孩子終身受益。
新綱要中提出,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并要求教師在共同的生活中以多種方式引導幼兒認識、體驗并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學習自律和尊重他人。可見,規則是保證幼兒愉快生活、交往、學習的前提,對大班幼兒進行執行規則能力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活動目標:
1.了解生活中的規則,知道遵守規則的重要性;2.懂得人人都要遵守規則,并嘗試自己來設計一些簡單的規則標記。
3激發幼兒爭做遵守規則的好寶寶的良好情感。
活動準備:
1.觀察生活中哪里有規則2.錄象(踢足球犯規被罰下場的片段)3.FLASH課件(世界沒有了規則的混亂畫面),FLASH課件(遵守規則的有次序畫面)活動過程:
一.生問好,請幼兒看錄象(踢足球犯規被罰下場的片段)師:小朋友好!
幼:老師好!
師:看,這些叔叔在干什么?
幼:踢足球。
師:看看發生了什么事?
幼:有一位穿紅衣服叔叔的肚子被踢疼了,在地上打滾。
師:被誰踢的?
幼:是那位穿藍衣服的叔叔。
師:這位裁判拿出了什么?
幼:紅色卡片幼:是紅牌師:穿藍色衣服的隊員被罰下場了,誰知道這是為什么?
幼:因為他踢了人,做了壞事,就不能再玩球了。
幼:因為他故意踢別人,大家不喜歡他,不跟他玩了。
幼:因為他犯規了,被罰下場了。
師:對,說得太好了!他沒有遵守足球規則,就要受到懲罰。
幼:踢球要遵守規則的。
[點評:教學伊始,由生活中經常從電視上看到的球賽犯規引入到本節課的主題,自然地拉近了課堂與生活的距離,喚起了幼兒的生活經驗,貼近幼兒的生活實際。]
二.幼兒談談生活中還有哪里有規則。
師:除了踢足球要遵守規則,還有干什么也要遵守規則?
幼:打籃球要遵守規則;幼:走迷宮要遵守規則;幼:玩游戲也要遵守規則;幼:走在馬路上要遵守交通規則;幼:看電影也要遵守規則;幼:到超市買東西也要遵守規則;……[點評:教學資源是無處不在的。通過讓幼兒觀察生活中的規則,然后討論、介紹自己知道的規則,能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
三.讓幼兒猜想世界上如果沒有了規則,那會怎樣。
師:如果這些地方都沒有規則,那樣行嗎?
幼:不行!
師:為什么?
幼:如果走迷宮沒有規則,就不知道怎么走,就亂走,沒意思的。
幼:如果打球沒有規則,隊員就會打架,不知道是誰贏誰輸。
幼:如果馬路上沒有交通規則,汽車就會亂開,都搶著走,就會撞車。
幼;還會撞死人,大汽車撞了小汽車,小汽車撞了摩托車,摩托車撞了自行車,全撞壞了。
幼:超市里沒有規則,東西都會掉在地上,大家亂搶好的東西。
幼:銀行里沒有規則,錢都被搶光了。
……師:我把大家剛才講的糟糕的事情拍成了電視,請小朋友們來看看,(用FLASH制作的世界沒有了規則的混亂畫面)感覺怎樣?(小朋友有時大笑,有時驚呼,有時張大嘴大喊,有時捂住了嘴巴)隊員幼:我覺得簡直是亂七八糟。
幼:我一天也不能過了。
幼:我快嚇死了,我都不敢出去了。
幼:趕快制定規則!
……[點評:將幼兒的想象變成形象的畫面呈現在幼兒面前,當世界沒有了規則,一切變得混亂不堪,快速、驚險、恐怖、刺激的畫面給幼兒形成了強烈的視覺沖擊,幼兒無法接受這樣的現象,一定會渴望安全、平靜、有次序的世界。]
四.對比兩種完全不同的畫面,感覺到遵守規則重要性。
師:想不想看看有了規則的世界是什么樣的?
幼齊說:想!
(讓幼兒欣賞遵守規則 有次序的世界錄象畫面)師:現在感覺怎樣?你喜歡哪一個世界?
幼:我喜歡遵守規則的,感覺太好了!
幼:我也喜歡遵守規則的,感覺很美!
幼:有規則的世界感覺很安全。
師:看來規則能不能少?
幼齊呼:不能!
[點評:通過讓幼兒對比觀看兩種不同的畫面,大大激發了幼兒向往有次序的社會的情感。潛移默化地滲透了要自覺遵守各項規則的教育,激發了幼兒道德情感,促進其道德行為的形成。]
五.讓幼兒討論生活中關于遵守規則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
師:這段時間我們都在談論有關遵守規則的話題,在生活中你還發現有什么問題嗎?
幼:有,有的人不遵守規則。
師:你發現他們不遵守什么規則?
幼:馬路上紅燈亮的時候還有人向前走,不停下來。
幼:上公共汽車不排隊。
幼:市民廣場上游人隨地吐痰。
幼:還有人隨地亂丟紙屑。
幼:有的小朋友走樓梯不靠右走。
幼:大人把車亂放在馬路邊上。
……師:我們小朋友有沒有不遵守規則的?
幼:沒有,有(聲音很小)師:哦,是嗎!如果有的小朋友以前有過不遵守規則行為,以后該怎么做呢?
幼:一定要遵守規則。
師:我們自己能遵守規則,看到別人不遵守規則還應該怎么做呢?
幼:可以提醒他們的。
幼:象警察叔叔一樣叫他們要遵守交通規則。
幼:可以做一個標記貼在那里,讓大家都看到。
……師:小朋友說的太好了。
[點評:幼兒多渠道、多角度地把搜集到的相關信息、資料進行交流,使教學內容更加充實。而且在整個交流活動中,堅持以幼兒為主體,給他們提供了施展自己聰明才智的空間,激發了幼兒強烈的求知欲和表現欲,使幼兒的個性得以張揚,營造了濃厚的課堂學習氛圍。]
六.讓幼兒給自己認為需要規則標記的地方制作合適的標記牌。
師:小朋友認為我們生活中哪里需要貼上標記提醒人們遵守規則呢?
幼:我認為幼兒園門口要在一個地方貼上停車的標記,讓爸爸媽把車放整齊了。
幼:我認為早晨要在幼兒園門口貼一個“家長請回頭”的標記,讓孩子自己走進幼兒園。
幼:我要在我們家車庫門口貼一個不準停車的標記,因為總有汽車停在那里,媽媽的車子都拿不出來了。
……師:小朋友說得有道理,我們在這些地方貼上標記后就能時時刻刻提醒人們要遵守一定的規則。現在我們就到“小制作區”開始動手制作吧。(利用區域活動的時間讓孩子自己設計制作規則標記,制作好以后通過小朋友篩選,再貼到需要的地方去)[點評:緊密聯系幼兒的生活,有課堂上的話題擴展到幼兒生活的空間,引導幼兒主動參與,融內化、運用于一體,引導幼兒更多地關注社會、參與社會,從生活中來,再到生活中去。]
教后反思:
本節綜合實踐課突出了以下兩個鮮明的特點:
一、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為主體的人本主義學習理念。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始終把幼兒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不僅關注引導的進程,更關注幼兒的學習狀態。我設計了一系列活動,這些活動的設計,由淺入深,逐步從感性上升到理性,使幼兒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激發,而且為幼兒提供了廣泛的活動空間,增強了他們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幼兒的主體作用得到了較充分的發揮。這與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充分解放幼兒的大腦、雙手、嘴巴、眼睛”的教育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二、充分體現了開放性、實踐性、綜合性等新課程理念。
在課前,我鼓勵幼兒多方面地觀察了解我們生活中的規則,以及有關遵守規則的現象。這為本節課的順利開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課堂上,我把大量的時間都交給了幼兒,為他們努力搭建一個民主的平臺,讓他們互動交流,拓展他們認知的空間,并且緊密聯系生活、聯系社會,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促進幼兒思想道德素質和良好習慣素質的全面發展。
【幼兒園大班德育活動:做個遵守規則的好寶寶】相關文章:
•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各種各樣的票
•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我們喜歡的環境
• 中班社會活動:《認識不同的汽車》
• 幼兒園中班教案:漂亮的新家
• 幼兒園大班教案:兩個好朋友
•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育:認識國旗
• 幼兒園大班社會評優課:好擔心 (教案下載)
•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下課十分鐘
•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過大年》教案
•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有趣的符號
• 幼兒園大班優秀教案《快樂的動物園》
• 幼兒園大班環保教案:我是服裝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