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及時的調整了活動計劃,提供了寬松、自主的活動情景,既讓幼兒以喜歡的方式宣泄他的情緒,又促進了他們自主的探索學習,使活動達到了最優效果。
一、案例
端午節下午,我來到班上發現今天的小朋友們與往常有些不一樣,不再各玩各的互不搭理,而是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熱火朝天的聊著什么。我走近了,隱約聽到“賽龍舟”、“吃粽子“之類的詞語。我心里一陣高興“看來今天端午節的話題,不會落空”。
吃完點心,我將孩子們集中到一起。“端午節里你們看到了哪些?玩了什么?”一開始有小朋友舉手告訴我“端午節的時候,舅舅、阿姨都來我家吃飯”“媽媽和奶奶一起包粽子,我吃了很多”┄這時陳浩站起來對我說“我看到賽龍舟,還有比賽,黑龍贏了”。“是嗎?”我說“誰來告訴我賽龍舟是什么樣的?”“我來!”“我來!”頓時孩子們激動了起來。馬凌迫不及待的站起來“他們一邊這樣、這樣(用手做出劃槳的動作)一邊還喊‘嗨喲、嗨喲’”。“船上還有人在敲鑼打鼓”王震邊說邊用手指“敲”起了“鼓”。“我們就在旁邊喊‘加油!加油!’”劉峰也邊說邊甩著膀子。這下小朋友按耐不住了,有的加入了陳浩“劃龍舟”的行列,有的跑到劉峰的身邊也喊起了“加油”。班上頓時像是炸開了鍋。看著小朋友們興奮的臉,我決定取消原定的談話計劃,來一場“小小賽龍舟”吧!
“今天我們也來玩賽龍舟的游戲!龍舟有幾隊啊?”“有紅龍、黑龍、白龍、黃龍呢!”子琪小朋友說。“那我們班可以分幾隊,怎么分?”一開始小朋友們說按平時排的四隊來分,馬上周宇小朋友就發現“不行‘黑龍’里的人都穿黑衣服,小朋友的衣服是五顏六色的,要按顏色來分”。小朋友們紛紛贊成他的主意。于是不一會兒孩子們就自發的組成了紅、黑、白、綠四隊,并習慣性的找原來的隊長當頭。比賽開始了,四隊“龍舟”奮勇向前。可才過不久四隊龍舟就變出八隊來,原來小朋友們雙手劃槳,難免走著走著就散開。于是我提出“龍舟散了,趕快送回去修一下!”回到起點,小朋友們又重新“組裝”起自己的龍舟來。黑、白兩隊的隊員搭起了“火車”,綠隊的隊員騰出一只手相互扶著對方的腰,紅隊的小朋友索性用拉衣襟的方式使自己的龍舟更堅固。第二次的比賽又開始了,經過一陣紛亂后,綠隊首先到達了終點。在綠隊小朋友勝利的歡呼聲中,紅隊的子琪向我抱怨說“隊長太慢了,我都走不快!”隊長子旋馬上反駁“是后面的人老推我,害我都摔倒了”其他的朋友也紛紛訴說“某某踩了我的腳”“某某老是擠著我”…。我也“驚奇”的問“怎么會這樣呢?綠隊的小朋友怎么都不摔交呢?”這下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轉移到了對綠隊小朋友的打量和詢問中去了。經過他們的交流,得出當“龍頭”的小朋友走路的速度要快,整隊小朋友的動作要整齊。于是又一番的“人事調動”后,第三次的比賽又開始了。雖然這其中還是有這樣、那樣的問題發生,但是我發現沒有一個小朋友退出游戲,四條小“龍舟”喊著整齊的號子,堅定的向前劃去…
一、分析
通過這次的“賽龍舟”活動,我深切的感受到在孩子感興趣的基礎上生成的活動是最受孩子歡迎的,而能讓孩子親身經歷活動情景則最能激發孩子自主學習的潛能。
首先我發現孩子們自發的談論有關賽龍舟的經驗,這是他們的興趣所在,其中活躍的情緒是教師任何的預設活動也調動不起來的。但如何采取一種恰當的方式引導他們梳理自己的經驗,分享別人的經驗,從而獲得真實而美好的情緒體驗呢?我選擇開展“小小賽龍舟”活動,使
幼兒始終處于真實的活動情景中。在這樣的情景中,幼兒能主動的與人和事相互作用,不斷的發現問題,并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無形中促進了兒童心智的發展。在本次活動中孩子們活動的專注性、持久性及合作、協調能力的發展表現的十分突出,我覺得這正是與孩子在活動情景中的自主探索、自我感受體驗分不開的。
二、反思
《綱要》中強調要支持幼兒的興趣、情感、態度的培養,在實施中重視幼兒為主的探索性學習。
1、教師要提高觀察的敏銳性,捕捉幼兒的興趣點,生成教育素材
教師要做一個敏銳觀察者,要從幼兒的視角出發理解他們的內心,尊重并接納幼兒特有的興趣、感受需要及表現方式,將幼兒的主體性裝在心里,根據幼兒的心理需求和知識經驗,將預設的教育內容和幼兒自發生成的內容融合在一起真正的把幼兒的主體性教育滲透在日常生活、游戲和其他學習活動當中,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參與活動,充分的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幼兒積極投入、大膽嘗試,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2、靈活調整教育
計劃,積極引導,發揮活動最優效應
教師實施教育教學計劃的過程是再創造的過程。在這其中,教師除了要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挖掘其中隱含的教育契機外,還應靈活調整教育計劃,積極引導,使活動發揮最幼效益。如在本次活動中,若我按計劃強拉幼兒繼續談話或是繪畫的話,那么也許幼兒積極的情緒就受到了壓抑,這時幼兒的活動將是被動而低效的。而我及時的調整了活動計劃,提供了寬松、自主的活動情景,既讓幼兒以喜歡的方式宣泄他的情緒,又促進了他們自主的探索學習,使活動達到了最優效果。
【案例:案例小小龍舟賽】相關文章:
上一篇:案例:案例分析有趣的汽車
下一篇:案例:從“目標”看進去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