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品內容繪本《不見了》選自《東方寶寶》2008年第12期。
我的帽子不見了,它是不是成了鳥寶寶的搖籃?
我的手帕不見了,它會變成青蛙的船帆嗎?
我的紐扣不見了,它會變成星星飛上天嗎?
我的小熊發卡不見了,它是不是鉆進洞里冬眠啦?
我的布娃娃不見了,她也許已經做媽媽了吧?
我鞋上的蝴蝶結不見了,它一定就是花園里那只最美麗的蝴蝶。
二、作品及活動設計分析作品以第一人稱"我"講述了一個孩子丟失物品后的故事。帽子和搖籃,手帕和船帆,紐扣和星星……這看起來完全不相及的東西,在孩子的眼睛與腦海中卻滿溢著對自己丟失的物品的無限想象和美好愿望。全文充滿了濃郁地感情色彩,選擇了孩子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隨身物品,以物品的外形引發聯想,直觀生動,滿足孩子的認知需要,讓孩子讀了能不由地引起共鳴。同時,全文洋溢著童趣,讓人讀了發出會心的微笑。繪本畫面線條簡潔、流暢,簡單勾勒出所要表現的物體,尤其是外形上的特征,便于孩子對比觀察。并用黑白和彩色兩種方式交替表現物品和其所進行的想象,色彩上鮮明的對比,暗示著孩子在丟失東西后的灰暗心情和想象后的快樂情緒。
這是一本非常適合年齡小的孩子閱讀的圖書。在設計教學時,把以讓孩子快樂閱讀作為目標。通過讀本中的句式,提出"什么不見了?變成了什么?"的問題。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運用對比的方法猜測畫面的內容。幫助孩子建立內容之間的聯系,感受閱讀畫面帶來的樂趣。在幼兒閱讀圖書后,設計了兩種不同的游戲,讓幼兒在"好朋友"游戲中再次體驗圖書的童趣,在"找朋友"游戲中,感受東西丟失后也可以快樂的情緒。
系列活動一一、活動目標1、觀察畫面,了解故事內容,學習一頁一頁的翻看圖書。
2、愿意與老師、同伴在游戲中體驗故事中的內容。
3、喜歡讀書,感受閱讀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繪本《不見了》幻燈一套《東方寶寶》繪本《不見了》人手一本與故事內容一致的圖片一套(帽子-鳥窩、手帕-船帆等)、胸飾人手一個。
三、活動過程★(一)以談話導入閱讀內容,引起閱讀的興趣.1、教師:有一個寶寶他的東西不見了?請小朋友看一看寶寶的什么東西不見了呢?
2、出示幻燈"蝴蝶結、紐扣",引出閱讀內容。
3、教師:寶寶還有什么不見了,又變成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書吧!書名叫《不見了》.(教師用手指書名,帶領幼兒指讀書名)通過讓幼兒猜測"什么不見了",激發幼兒對繪本的興趣。
★(二)閱讀圖書,引導觀察,理解圖書內容.1、教師:書中的寶寶還有什么不見了,又變成什么了呢?
2、幼兒自由閱讀圖書。
幼兒自由閱讀,教師給予幫助指導.幼兒接下來的自主閱讀,讓幼兒借助前面的經驗,通過觀察找到還有哪些物品不見了,這些物品做了什么?
3、師生看幻燈閱讀圖書.教師:你們發現書中的寶寶還有什么不見了呢?
4、教師和幼兒完整閱讀圖書。
5、教師:書中的寶寶還有什么不見了呢?(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情況,打開相應圖書頁面幻燈觀察講述)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中的物品,發現帽子、手帕不見了并幫助幼兒建立帽子--鳥窩、手帕--船帆的聯系,感受畫面的童趣6、幼兒和教師完整閱讀圖書兩遍。鼓勵幼兒邊看書,邊跟著說一說,并用小手指相應的畫面.★(三)通過圖片匹配、音樂游戲,進一步感受、體驗圖書內容。
1、游戲一:"好朋友"教師:這兒有許多卡片,請你們給他們找找朋友.--這是什么?可能是什么變的?
2、游戲二:"找朋友"(1)教師:請小朋友戴上胸飾,看看是什么?想想它和誰是好朋友?
(2)玩游戲兩遍,其中交換圖片玩一次。
在游戲中,進一步理解繪本內容,感受繪本的童趣。
【幼兒園小班早期閱讀活動《不見了》】相關文章:
• 小班情景閱讀教案:奇奇畫蛋
• 大班繪本閱讀教案:母雞蘿絲去散步
• 幼兒園小班繪本教學——小貓的生日
• 幼兒園小班語言動畫閱讀教案《小老鼠睡覺》下載
• 幼兒園小班繪本教案:《走開,綠色大怪物》下載
• 幼兒園小班繪本教案《我是小袋袋》
• 幼兒園小班繪本活動: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
• 幼兒園小班繪本美術《小黑魚》下載
• 幼兒園小班繪本教案:小熊 你好
• 中班情景閱讀教案:沖鋒槍
• 幼兒園小班繪本教案《報紙上的洞》下載
• 幼兒園小班故事閱讀教案:寄來寄去的螞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