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懂得亂扔垃圾會污染環境,危害健康。
2.能夠按照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的特點,對垃圾進行簡單分類。
3.養成分類投放垃圾的好習慣,做一個愛護環境的小朋友。
活動準備
PPT、教學資源光盤。
活動過程
1.談話式導入
通過播放PPT,讓幼兒仔細觀察圖片,提問:
圖片上的小區怎么了?
如果小朋友你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會有什么感受?
簡單總結:垃圾可以污染水源,破壞土壤,危害我們的健康。
2.繼續播放PPT,欣賞垃圾制作的工藝品,引導幼兒說說這些工藝品是用什么做成的?
逐步引出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認識圖片上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垃圾。
3.通過圖片的引入,簡單介紹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以及帶領幼兒認識其標志。
教師總結:能被人們重復利用的,叫做可回收垃圾。不能被人們重復利用,在自然條件下容易分解的垃圾,叫做不可回收垃圾。
4.請幼兒做“小小清潔員”,嘗試將垃圾按照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的特點進行分類。(注意:廢舊電池應該單獨處理)
5.活動延伸。
(1)教育幼兒做一名小小清潔員,保護環境。
(2)讓幼兒感受整潔環境帶來的美好感受。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物品的回收】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紙的來源
下一篇: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會滾動的玩具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