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如何把簡單的安全防護知識教給幼兒,增強幼兒的安全防護意識,可以采取如下的方法:
一、環境教育法。環境創設是幼兒園最直觀的教育方法,通過有趣的圖片、漫畫、標志符號、照片等布置安全宣傳欄或墻飾,讓幼兒在環境的潛移默化中感受安全教育的熏陶。
二、活動體驗法。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讓幼兒體驗安全防護技能。 如,開展“注意飲食衛生”主題活動,通過討論“路邊的小吃能吃嗎”和“三無食品能吃嗎”等問題,告訴幼兒不吃路邊的小吃,不吃“三無食品”。 再如,開展“發生火災怎么辦?”的主題活動,通過觀看錄像、圖片,使幼兒初步感知火對人們的幫助和害處,通過模擬逃生的游戲,使幼兒了解安全自救逃生的常識,學習保護自己。還可以開展“保護自己辦法多”或“小小安全員”等類似主題活動,增強幼兒自我保護能力,讓幼兒親身體驗安全自救的方法和技能,增強安全防護意識。
三、趣味游戲法。通過生動有趣的游戲活動向幼兒訓練安全自救的技巧。如,針對幼兒對“警察叔叔”的崇拜心理,開展角色游戲《交通警》,讓幼兒扮演他們所崇拜的“警察叔叔”,使之懂得橫穿馬路要走斑馬線,走失時要找警察叔叔或和善的人幫助,學會較熟練地說出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電話號碼或用電話求救。
四、日常滲透法。幼兒一月生活的各個環節都是安全教育的好時機,如,晨檢、午餐、散步、盥洗、戶外活動、自由活動等。幼兒教師、保育員、保健員、廚師等都應成為安全教員,時時抓住機會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五、隨機教育法。在日常生活中隨時抓住偶發事件進行隨機教育,及時抓住幼兒生活活動中瞬間的偶發事件進行隨機安全教育,也不失為安全教育的好方法。
如:幼兒對教室里的錄音機很好奇,自由活動時有一個幼兒玩弄錄音機的開關、電線。抓住這一事件,結合常識活動可對其進行一些通電小實驗,使幼兒了解電、電器的危險性,教育幼兒不要亂摸亂掀電源開關、插座、電線、電器等,提高自身防范意識。
六、家園互動法。對幼兒的安全教育單靠幼兒園的教育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家園協同合力教育保護,家長應密切配合幼兒園,強化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培養幼兒的良好生活習慣,深化幼兒自我身心保護教育。◆(作者單位:江西省峽江縣幼兒園)
□責任編輯:祝維寧
【幼兒園安全教育方法談】相關文章:
• 幼兒園安全教育方法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