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會教案《11只小貓做苦工》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積極和同伴團結、互相幫忙,知道團結起來力量大,進一步感受規則的重要性,能夠專注地傾聽故事,嘗試閱讀故事中的簡單文字,理解"禁止"的含義,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社會《11只小貓做苦工》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受規則的重要性。
2、能積極和同伴團結、互相幫忙,知道團結起來力量大。
3、能夠專注地傾聽故事,嘗試閱讀故事中的簡單文字,理解"禁止"的含義。
4、樂意與同伴、老師一起看看、說說、猜猜,體驗閱讀預測和語言互動帶來樂趣。
5、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6、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設計意圖:
社會規則是約束每個人言行的道德準繩,在它的面前望而卻步絕不是懦弱、膽怯,而恰恰是講文明有教養的表現。可是,兒童天生活潑好動,加上缺乏生活經驗,往往不知天高地厚,喜歡莽撞行事,總認為什么都"沒關系"《11只貓做苦工》巧妙地將"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自覺遵守社會規則"這個"核"碾得細細的、碎碎的,然后糅進充滿"游戲精神"的故事之中,讓孩子自己慢慢去咀嚼、玩味。
活動準備:
ppt課件、禁止標志牌、掛圖。
活動過程:
一、導入:音樂導入,(播放《智慧樹》開場音樂)師: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伴隨著音樂開心地旅游吧!
二、展開
1、師(播放課件):看,這里有11只小貓也去旅游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都去了哪些地方?經歷什么有趣的故事吧!
2、(1)逐幅觀察并理解畫面內容:重點引導幼兒理解"禁止"的意思提問:小貓們看見花園的第一個反應是什么?"禁止采摘"是什么意思?
小結:禁止禁止就是不行!不能!不可以!不能夠!小貓們會采花嗎?
(2)重點觀察貓隊長的動作神態提問:誰是和其他小貓不同的?貓隊長的動作和神態好像在說什么?
(3)遷移前面的講述經驗,簡略閱讀和理解。
提問:"危險,禁止過橋"、"禁止攀爬樹木"這個標志告訴我們什么?如果你是小貓,你會怎么做?小貓們又是怎么做的呢?
(4)重點引導幼兒猜測情節的發展提問:這次小貓們會鉆進去嗎?如果進去了會發生什么事呢?
(5)鼓勵幼兒用續編故事。
請幼兒講述自己創編的故事,鼓勵幼兒大膽講述,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6)小貓們剛鉆進口袋,口袋就嗖的一聲收緊了。原來這是大怪獸的口袋,它抓走了這十一只小貓。
提問:你們覺得大怪獸會怎樣對待小貓呢?
(7)大怪獸把11只小貓抓去,就讓它們做苦工。
提問:大怪獸都讓小貓們做什么苦工?你們看,小貓們的表情是怎么樣的?它們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小貓們會一直甘心就這樣做苦工嗎?
提示:大怪獸那么大,小貓那么小,請小朋友幫小貓們想想辦法,怎樣才能智取怪獸、脫離苦海呢?
(8)揭示小貓們智取怪獸、脫離苦海的方法。引導幼兒觀察小貓前后表情的變化。
提問:小貓用什么辦法打敗了大怪獸?
(9)猜測故事的結尾提問:回家的路上,小貓們又一次面臨考驗"禁止穿行",它們會怎么做呢?為什么?如果不橫穿馬路,那應該走哪里?
(10)總結經驗提問:現在你們明白了嗎?為什么愉快的旅游會變成做苦工?從這個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結束:
1、請小朋友們去旅游,出示"禁止采花""禁止大聲喧嘩"等警告牌,幫助幼兒理解。 2、進行自我教育并落實行動走出活動室。
故事內容
今天的天氣真晴朗,11只小貓排著隊一起出門去游玩。
山坡上開滿了鮮花,那里還插著一塊大牌子--"禁止摘花"。花太美了,11只小貓心里真癢癢。"喵嗚,喵嗚,只摘一朵沒關系吧?"10只小貓都這么說。只摘一朵沒關系。只有隊長拼命反對:"不行、不行"最后,每只小貓還是各摘了一朵插在頭上。花真美,連隊長也忍不住摘了一朵。
前面是一棵大樹,樹上也有一塊牌子呦--"禁止爬樹"多熟悉的情景"大概也沒關系吧?11只小貓蹭蹭蹭爬上了樹吃起了點心。
恩?不遠處有一個好大的袋子呦,旁邊還壓著一張字條,上面寫著"禁止鉆進袋子里"好奇怪的袋子,比爬上樹吃點心有趣多了呢!"喵嗚,喵嗚,捉迷藏嘍!"11只小貓全都鉆進了大袋子。
"哈哈哈,笨笨的、不聽話的小貓被我抓到了"他飛快跑過來,扎緊大口袋,抗起就跑。怪獸住在山上的城堡里,他要建一個運動場,罰小貓做苦工。可憐的小貓,白天做苦工,晚上還要被關在鐵籠里。
哎!用什么方法才能逃出去呢?
這天早上,小貓們一邊拉磙子一邊唱起了歌,歌聲引來了怪獸的注意"快讓我來玩玩!" 抓過繩子就拉了起來。他拉呀拉,誒小貓們哪去了,他跑到城堡里去找。噢!這里有一只大桶,旁邊有個牌子"禁止進入"哈哈!怪獸得意的說"哼,11只小貓肯定躲在桶里面!他撲通跳了進去。躲在一旁的小貓們跑出來,把大木桶"咕嚕咕嚕推下了山谷。
打敗了怪獸,小貓們高高興興回家去。
走到一條大馬路邊,他們看見那里豎起一塊牌子--"禁止穿過馬路"噢,不遠處有一座過街天橋呦。
一二一,一二一,從天橋上走過,又安全又神氣。
活動反思:
我以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情境貫穿活動,激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活動設計有整體感。活動環節緊扣目標,把握目標把握得很好。充分開發利用教具,達到預期效果。符合大班幼兒的發展特點。
所以剛開始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都很高,但是,游戲時,由于教師對幼兒的要求只講了一次,理解能力差的孩子對于游戲規則不太清楚,參與游戲的積極性不高。保育員扮演怪獸,幾個膽小的女生因為害怕怪獸,不積極參與游戲。
所以今后設計活動教師應把握幼兒的認知特點,不僅注意活動的趣味性、可操作性,還應注意幼兒發展的差異性,對于理解能力差的孩子多一些關注,對于膽小的孩子多一些引導,一切以幼兒的發展為出發點。活動設計注意整體性連續性,還要注意發揮游戲活動的功效,各個活動環節要緊扣目標。爭取每個幼兒在活動中都有好的發展。
小百科:貓,屬于貓科動物,分家貓、野貓,是全世界家庭中較為廣泛的寵物。家貓的祖先據推測是起源于古埃及的沙漠貓,波斯的波斯貓,已經被人類馴化了3500年(但未像狗一樣完全地被馴化)。
【中班社會教案《11只小貓做苦工》含反思】相關文章: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