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教案《河馬》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音樂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培養推理能力,明白兒歌的可笑之處,理解兒歌內容,并能有表情完整表演兒歌,培養幼兒的幽默感,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音樂《河馬》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并能有表情完整表演兒歌。
2、培養幼兒的推理能力,明白兒歌的可笑之處。
3、培養幼兒的幽默感。
4、欣賞兒歌,感受兒歌活潑有趣的特點。
5、能根據兒歌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有表情表演兒歌
難點:理解兒歌內容,明白兒歌的可笑之處
活動準備
河馬頭飾,獅子、老虎、鱷魚、烏龜手偶;ppt課件;字卡(河馬、獅子、老虎、鱷魚、烏龜)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1、 導入:播放ppt課件(動物世界)
2、提問:你看到了哪些動物?你覺得哪些動物比較兇猛?你喜歡哪種動物?
二、基本環節
1、導入新課:老師最喜歡的是河馬
2、教師示范朗誦兒歌
3、提問:你聽到了什么?
河馬為什么會嚇得長大嘴巴?
你覺得好笑嗎?為什么?<來.源星星教.案網>你能說出這首兒歌的可笑之處
4、認讀字卡:河馬、獅子、老虎、鱷魚、烏龜
5、教師逐句教兒歌
6、師幼共同表演兒歌
三、結束環節
1、游戲:表演比賽,兩個人一組(戴頭飾和手偶)進行表演,男生與女生進行比賽
2、講笑話:幼兒之間講講自己生活中聽到或遇到的笑話
四、延伸環節
請幼兒自己設計或收集一個笑話,第二天講給老師和同學聽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教學目標基本完成,幼兒對活動內容很感興趣,特別是表演兒歌環節,幼兒一個個學河馬說大話的口氣和看到鱷魚來了的緊張表情很逼真;教學重難點都得到突破,聽完一遍兒歌,幼兒能很快找出兒歌的可笑之處,部分幼兒還能說出河馬嚇得長大嘴巴的原因,這個是我預料之外的;通過表演比賽,幼兒能客觀評價小朋友的表演,有自己的審美觀和評判標準,這是值得欣慰的;“幼兒講笑話”環節欠妥,由于本班幼兒年齡偏小,語言能力發展不夠,所以幼兒基本不會講笑話,只有極個別幼兒能說出簡單的笑話。
小百科:河馬是淡水物種中的最大型雜食性哺乳類動物,體型巨大,體長4米,肩高1.5米,體重約3噸,軀體粗圓,四肢短,腳有4趾,頭碩大,眼、耳較小,嘴特別大,尾較小,下犬齒巨大,長50-60厘米,重2.5千克,皮較厚,約40-50毫米,除吻部、尾、耳有稀疏的毛外,全身皮膚裸露,呈紫褐色.胃三室,不反芻。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河馬》含反思】相關文章:
• 小班音樂游戲教案《親親歌》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雨點跳舞》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質課教案《美麗的鄉村》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吹泡泡》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音樂欣賞教案《欣賞啄木鳥》
• 幼兒園小班教案《水果歌》
• 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教案《采茶撲蝶》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兔和狼》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教案《潑水歌》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教案《變變變》
• 幼兒園小班優秀音樂教案《大拇哥》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教案《不怕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