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我的祖國叫中國——寶貝真多
活動一: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
活動目標:
1、 學習在不同的環境中尋找“南”方,了解指南針的用處。
2、 知道中國人很聰明,中國古代就有四大發明。
活動準備:
1、《小朋友的書——我的祖國叫中國》《小朋友的書、數學》《小朋友的書、美工》。
2、簡易指南針若干個,漢字“南”若干。
活動過程:
1、 游戲“東南西北在哪里”。
(1)幼兒根據教師指令要求快速指點上、下、左、右不同的方位。
(2)提問:東、南、西、北這四個方位在哪兒呢?先來找一找“南”方。
引導幼兒憑借經驗指點“南”在哪兒,并說出理由,如看陽光。
2、 出示簡易指南針,告訴幼兒上面這根神奇的小針,能夠幫助我們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能找到“南”方。
3、 以小組為單位,共同操作和觀察一個指南針,在活動室里尋找哪兒是“南”,并站在相應的地方。鼓勵幼兒不斷改變自己所站的位置,發現指南針的變化。
4、 指南針的用處。
(1)為什么有的小朋友能那么快找到“南”方?
(2)生活中什么時候還需要用到指南針呢?(旅游、航空、航海、勘察等)。
5、 聰明的中國人。
(1)教師講述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引導幼兒對四大發明有粗淺的印象。
(2)提問:世界上哪個國家最早發明了指南針?你知道中國古代還有哪些發明嗎?
閱讀《小朋友的書,我的祖國叫中國》第15頁“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看圖了解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
(3)你知道中國現在還有哪些發明嗎?它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好處?
幼兒閱讀《小朋友的書,我的祖國叫中國》第16頁,看圖說一說現在的新發明,也可以自由講述。
6、 使用《小朋友的書、美工》第7頁“我想發明”。
小朋友,你想做發明家嗎?你想發明什么,把它畫出來吧!你可以畫畫面示范的東西,也可以把自己想發明的東西畫出來。
活動二:兵馬傭
活動目標:
1、 欣賞兵馬俑典型的動作姿態、服飾裝備和兵馬俑陣容整齊,裝備完整,威風凜凜的布軍陣勢。
2、 知道西安兵馬俑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博物館,真切感受中國人的聰明和了不起。
活動準備:
1、 掛圖10號《小朋友的書、我的祖國叫中國》
2、 陶土。自備古典音樂磁帶做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 出示掛圖,師幼欣賞。
提問:你見過這些東西嗎?它們是什么?
(如果有去過西安參觀過兵馬俑的幼兒,可以從他的介紹導入活動。欣賞時輕聲播放古典音樂作為背景音樂,以營造氣氛)。
2、 讓幼兒了解兵馬俑是由“兵俑”和“馬俑”兩部分組成的,“兵俑”是士兵,“馬俑”是戰車和戰馬,這些人和馬、車都是用陶土做成的。
3、 使用《小朋友的書、我的祖國叫中國》第17頁“兵馬俑”,請幼兒欣賞并觀察畫面,發現兵馬俑典型的動作姿態和服飾裝備。
(1) 提問:你看了這些兵馬俑,發現了什么?(可以從兵馬俑的服飾、裝備、動作、神態等方面引導幼兒觀察)。
(2) 根據幼兒的發現,適時提出輔助問題:
兵俑的面部神態和動作是什么樣的?(神態嚴肅,握著兵器,有的站著,有的蹲著,時刻準備去戰斗的樣子)
(3) 兵俑的服飾是什么樣子的?(穿著鎧甲)
(4) 馬俑的裝備是什么樣的?(配有馬鞍)
(5) 看著兵馬俑的布軍陣勢,你覺得會發生什么事情?(打仗)
(6) 兵馬俑有多高?多大?(與真人等高,與真馬等高)
4、 你看了這些兵馬俑后,心里有什么感覺?(勇敢、強大、壯觀等)
你知道它們是誰制作的嗎?(古代的中國人)
5、 教師總結:
小朋友,西安的兵馬俑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博物館,兵馬俑都是用陶土做成的,既有兵俑,也有馬俑,“兵俑”就是士兵,“馬俑”就是戰車和戰馬。它們栩栩如生,就如真的士兵、馬和戰車。讓我們再一次欣賞這些偉大的奇跡吧。師幼再一次欣賞小朋友書上的兵馬俑。
活動三:京劇臉譜
活動目標:
1、 欣賞并認識典型的京劇花臉臉譜,初步了解臉譜顏色代表的意義。
2、 學習用鮮艷的色彩和夸張、對稱的圖案設計京劇臉譜。
3、 萌發對中國京劇的喜愛。
活動準備:
1、《小朋友的書.我的祖國叫中國》;《小朋友的書.美工》。
2、鉛畫紙、油畫棒、記號筆、水粉顏料。
活動過程:
1、 使用《小朋友的書.我的祖國叫中國》第18頁“京劇臉譜”,請幼兒欣賞京劇臉譜郵票。
(1) 欣賞過程中請幼兒仔細觀察京劇臉譜上都涂著鮮艷漂亮的油彩,不同的臉譜代表不同的人物。
(2) 引導幼兒逐一觀察包公(黑臉)、張飛(紅臉)、奸臣(白臉)等的臉譜特征。
2、 討論京劇臉譜的裝飾方法。
提問:臉譜是由哪些顏色畫成的?它的圖案都是什么樣的?從哪兒開始畫。
(顏色鮮艷,以鼻子為中心進行圖案對稱裝飾)
3、 觀察繪畫工具和材料,提示繪畫線索。
(1) 先以鼻子為中心用記號筆勾線,畫出臉譜圖案的輪廓線。
(2) 小塊的地方用油畫棒涂色,大塊的地方用水粉顏料著色。
(3) 如果臉譜需要裝飾胡子,可以用黑色紙進行剪貼。
(臉譜的底版一般用鉛畫紙,有條件的可以做石膏臉譜,完成后有力體感)
4、 請幼兒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京劇臉譜進行繪畫。
(1) 幼兒學習用鮮艷的色彩和夸張、對稱的涂案設計京劇臉譜。
(2) 教師指導。重點在對稱、色彩的搭配。
5、 展示幼兒作品,教師評價交流。
活動四:說唱臉譜
活動目標:
1、 初步感受京腔京調獨特的演唱特點,知道京劇是我國的國粹。
2、 模仿京劇臉譜,在熟悉樂曲旋律的基礎上初步學唱。
活動準備:
1、 磁帶及錄音機。
2、 自制的京劇臉譜(藍臉、紅臉、花臉、白臉、黑臉)。
活動過程:
1、 導入活動。
小朋友,我們上一次已經畫過了京劇臉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唱一唱京劇吧。
2、 播放錄音磁帶,初次欣賞京劇《說唱臉譜》
京劇聽上去與我們小朋友平時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樣?(唱起來很有精神;有很長的拖音,聲音有高有低不一樣)
3、 幼兒理解學習歌詞。
(1) 教師帶領幼兒認識不同臉譜的代表人物,簡單介紹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姓名。
(2) 教師用兒歌的形式朗誦歌詞,并配上一定的表情聲調及動作。
(3) 幼兒學習朗誦兒歌,加深對歌詞的印象。
4、 利用京劇臉譜,幼兒初步學唱京劇《說唱臉譜》。
(1) 教師范唱。
(2) 幼兒跟隨教師學唱。
(3) 學習用合適的力度與動作來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
活動五:水墨畫
活動目標:
1、 感受水墨畫獨特的美感,知道水墨畫是中國特有的繪畫種類。
2、 感受水筆的柔軟性,嘗試用毛筆、宣紙作畫。
活動準備:
1、 掛圖11號;《小朋友的書.我的祖國叫中國》。
2、 毛筆、宣紙、墨汁等作畫工具若干。
3、 自備古箏6錄音帶作為活動背景音樂。(《高山流水》)
活動過程:
1、 在輕柔的背景音樂下幼兒閱讀《小朋友的書.我的祖國叫中國》第19頁~20爺“水墨畫”,引導幼兒欣賞畫面作品。
提問:
(1) 這些畫與我們平時畫的畫有什么不同?
(2) 你還在哪些地方看到過?
(3) 你喜歡哪一幅?為什么?
2、 出示掛圖徐悲鴻的《奔馬圖》和齊白石的《蝦》。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說一說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覺?
(1) 分別畫的是馬和蝦。(觀察馬的重點是鬃毛,觀察蝦的重點是胡須)
(2) 用毛筆畫,用墨汁畫,用的是宣紙。
(3) 有的地方墨汁濃,有的地方墨汁淡(濃墨、淡墨)。
3、 提供毛筆、墨汁和宣紙,引導幼兒嘗試用淡墨、濃墨畫簡單的國畫,互相欣賞。
(1) 小朋友,讓我們用毛筆來畫一畫水墨畫吧。
(2) 幼兒自由作畫,教師指導。
活動六:國寶大熊貓活動目標:
1、了解熊貓的外部特征及主要生活習性,知道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的珍奇動物,是中國的國寶。
2、初步學習用水墨畫表現技法,畫一畫可愛的大熊貓。
活動準備:
1、 掛圖12號。
2、 毛絨玩具熊貓一個;宣紙或毛邊紙(吸水性強)、舊報紙、毛筆、墨汁、抹布、小水桶等。
活動過程:
1、 謎語引出主題。
黑眼睛,黑耳朵,身體像熊臉像貓,鮮竹筍,嫩竹葉,雙雙喜喜吃個飽。(打一動物謎語)2、 出示掛圖,組織幼兒交流。
(1) 熊貓的外形特征是什么樣的?熊貓生活在哪里?最喜歡吃什么?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只熊貓,為什么?
(2) 觀察熊貓的表現技法(濃墨和淡漠的區別使用)3、 給熊貓畫像(1)教師示范。
教師用毛筆蘸足淡墨,用中鋒畫頭、身體等輪廓;再用筆蘸足淡墨,畫眼圈、耳朵等部位;最后添畫竹子。
4、幼兒作畫。
(1) 先在舊報紙上嘗試,再到宣紙上作畫。
(2) 提醒幼兒交替使用濃、淡墨色畫出熊貓的不同部位。
(3) 鼓勵有能力的幼兒畫出熊貓的動態。
5、 懸掛幼兒作品,相互欣賞、評價。
活動七:中國功夫活動目標:
1、 了解歌詞大意,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2、 進一步了解中國武術,感受中國功夫雄壯有力的氣氛。
活動準備:
1、 掛圖13號;《小朋友的書.我的祖國叫中國》;磁帶及錄音機。
2、 活動前觀看中國武術的表演或錄像,模仿學習武術動作。
活動過程:
1、 出示掛圖,欣賞中國功夫。
(1)幼兒欣賞中國武術。
提問:你看到的中國武術是什么樣的?為什么大家都喜歡中國武術?
(2)引導幼兒交流模仿各自學到的武術動作。
2、欣賞歌曲《中國功夫》。
(1)提問:你聽了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理解歌曲中所表現出的雄壯有力的氣概)討論:用什么樣的聲音才能夠唱出這樣的氣勢。
(2)幼兒跟唱歌曲。
2、 閱讀《小朋友的書.我的祖國叫中國》第21頁~22頁“中國工夫”,(臥似一張弓,站似一棵松,不動不搖坐如鐘,走路一陣風)。中國功夫多神氣呀,也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
(1) 引導幼兒跟隨音樂跟唱歌曲并自編動作。
(2) 教師將幼兒創編的武術動作進行組合示范,組織幼兒模仿學習。
(3) 再次播放《中國功夫》的歌曲,幼兒學做武術動作。教師鼓勵幼兒用干練、有力的動作表現武術的特點。
活動八:印章活動目標:
1、 欣賞各種印章,了解中國篆刻的特點,感受篆刻藝術線條流暢的美感。
2、 根據北京奧運會體育圖標嘗試制作土豆印章。
活動準備:
1、《小朋友的書.我的祖國叫中國》。
2、收集印章;收集有印章的書畫作品2~3幅;北京奧運會會徽及體育圖標。
3、土豆塊若干;竹簽,紅色顏料,抹布若干塊;宣紙或毛邊紙;自備古典音樂詞帶。
活動過程:
1、 欣賞書畫作品,發現落款處都有印章。
2、 分小組欣賞印章,找一找特點。
(1) 做印章用什么材料?(玉石)(2) 印章上的字與我們平時看到的字有什么不一樣?
(3) 印章上的字是怎么寫上去的?(雕刻)(讓幼兒摸一摸印章畫,感覺凹突)3、 做印章的材料多數采用玉石,色彩和造型都非常漂亮和精致;印章上面的字看上去是彎彎曲曲的、變形的,像繪畫圖案,用雕刻在玉石上。
4、 閱讀《小朋友的書.我的祖國叫中國》第23頁“印章”,欣賞北京奧運會會徽,了解圖案意思。
(1) 北京奧運會會徽是什么形狀的?為什么用紅色?(紅色表示喜事)(2) 上面寫著什么字?(文、京)像什么圖案?(像一個跑步的人)5、 幼兒制作土豆印章。
方法:
第一步:使用《小朋友的書.我的祖國叫中國》第24頁,在報紙上臨摹北京奧運會體育圖標,再用記號筆在土豆截面上。
(讓幼兒在報紙上畫一個圈當作土豆截面,試一試體育圖標的畫法,這個環節不能省略。因為幼兒有嘗試錯誤的需要,為在土豆上成功操作做好準備)第二步:用竹簽沿著圖案雕刻,一枚印章就完成了。
(注意使用竹簽安全,提示保持距離)活動九:五福娃活動目標:
1、 知道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是五福娃,每個娃娃都代表著一個美好的祝福,了解他們分別代表的形象及意思。
2、 根據五福娃的典型特征進行繪畫。
活動準備:
1、 掛圖14號;《小朋友的書.我的祖國叫中國》。
2、 記號筆、油畫棒、一次性紙盤。
活動過程:
1、 談話引出話題。
(1)2008年8月在中國北京召開了一次世界性的體育盛會——奧運會,你知道奧運會的吉祥物是什么?(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回答)(2)教師小結:
每屆奧運會都有吉祥物,表示美好的祝福。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是五福娃。
2、 出示掛圖,幼兒觀察五福娃外形,師幼交流。
(1) 誰知道五福娃的名字?它們組成了一句什么歡迎詞?
(2) 五福娃有幾種顏色?與奧運五環有什么關系?
(3) 教師小結:五福娃的名字分別是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妮妮。他們組成了“北京歡迎你”。
3、 教師用兒歌小結,并對幼兒不明白的詞語進行解釋,如“奧林匹克”、“圣火”、“田徑”等。
幼兒使用《小朋友的書.我的祖國叫中國》第25頁“五福娃”再次觀察,進一步加深對五福娃的認識與了解。
4、 用一次性紙盤繪畫——五福娃的漂亮頭飾。
(1) 奧運吉祥福娃是五個可愛的小伙伴,每一個娃娃代表一個美好的祝福,讓我們也來學著畫一畫吧。
(2) 幼兒自由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福娃,先用記號筆在一次性紙盤上畫輪廓,再涂上相應的顏色。
活動十:中國的奧運冠軍活動目標:
1、 初步學習用柱形統計方法,比較誰是小朋友最喜歡的奧運冠軍,感知統計的作用。
2、 向奧運冠軍學習,喜歡參加各種體育運動。
活動準備:
1、《小朋友的書,我的祖國叫中國》,《小朋友的書,數學》。
2、正方體紙盒;直觀形象的柱形統計圖,貼紙、柱形統計表一張。自備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調動已有經驗,引入課題。
(1)伴隨《北京歡迎您》歌曲入座。
(2)翻看《小朋友的書,我的祖國叫中國》第26頁“奧運冠軍”,書上畫了很多中國運動員在奧運會上奪冠的體育項目圖片,請小朋友說一說他們的名字及奪冠的項目。
(3)幼兒討論:如何統計出最受小朋友歡迎的奧運冠軍的數量。
2、嘗試用疊加盒子的方法直觀學習柱形統計。
(1)幼兒每人把一只方盒子放在自己喜歡的運動員圖片下。
(2)比較盒子數量,得出哪位運動員最受小朋友喜歡,教師在柱形圖記錄。
(3)教師出示由疊加盒子演變而來的柱形統計圖,讓幼兒一目了然,感受又快又準的柱形統計方法,了解統計的作用。
3、調查統計幼兒最喜歡的運動項目?
(1)提問:你參加過幼兒園里哪些運動項目?
向幼兒調查最喜歡的運動項目,統計調查結果。
幼兒每人取一張代表某一運動項目的方形貼紙,貼在教師出示的柱形統計表上,觀察比較得出結果。
(2)欣賞柱形統計圖表,討論:你在哪里還看到過柱形統計圖表?【幼兒園大班主題教案:我的祖國叫中國——寶貝真多】相關文章:
• 主題活動:動物大世界——送動物回家
• 幼兒園讀書會主題活動設計
• 綜合活動:跑得快、跑得慢的動物
• 主題意愿畫:快樂的蝸牛一家 (中班)
• 幼兒園中班主題活動教案:歡迎您,冬爺爺
•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小小一粒米
• 大班主題班會----我愛我家
•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春天來了
• 中班主題:我們的身體
• 中班探索活動:小超市
• 大班主題活動——超市
•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我在馬路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