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免费观看网欧美片-成人免费观看视频-成人免费观看男女羞羞视频-成人免费观看的视频黄页-成人免费高清视频-成人免费福利片在线观看

欄目分類

小編推薦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幼兒園教案 > 數學教案

幼兒園小班教案《看朋友》含反思

數學教案    日期:2019-12-29    作者:紅顏ヽ禍水-
【www.888bfw.com - 幼兒園數學教案】

小班教案《看朋友》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數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初步理解數字1、2的實際意義,體驗去朋友家里做客的快樂,能大膽地參與數數活動,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看朋友》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 體驗去朋友家里做客的快樂。
  2. 初步理解數字1、2的實際意義。
  3. 能大膽地參與數數活動。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 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活動場景布置:數字寶寶的家。
  2.畫有1個或者2個的圖片若干,餅干、糖果若干。
  3.音樂《找朋友》;課件《找朋友》。

  活動過程:
  1. 帶禮物去看朋友。
  開上小汽車,一起去看朋友。
  播放《找朋友》音樂,教師帶著幼兒一起開起小汽車,去看朋友。
  向數字寶寶問好。
  播放多媒體課件
  提問:
  ·紅房子是誰的家?(1的家)
  ·綠房子是誰的家?(2的家)
  ·讓我們一起向數字寶寶問好吧!
  2. 參觀數字寶寶的家。
  看一看:數字寶寶的家里有什么?點數數字寶寶家里的物品各有幾個。知道數字寶寶“1”家里的玩具和物品都是1個,“2”家里的玩具和物品都有2個。
  幫幫忙:讓這些物品回到相應的數字寶寶的家。
  (1)播放多媒體課件(課件中有各種物品,數量分別是1個一組、2個一組的):
  有一些東西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小朋友們快來幫幫忙吧!
  (2)提問:
  誰應該回到“1”的家?我們來數一數,是不是1個?
  誰應該回到“2”的家?我們來數一數,是不是2個?
  (3)教師邊提問,邊操作,根據幼兒的意見將課件中的物品送到相應的“房子”里。
  找找看:有沒有誰走錯了家。
  驗證剛才的操作結果:教師和幼兒一起檢查剛才的操作中,有沒有數量不是1的進了“1”的家?
  3. 給數字寶寶送禮物。
  應該怎么給數寶寶送禮物,數寶寶才會開心呢?(提示幼兒給數寶寶送相應的禮物)
  請幼兒來給數字寶寶送禮物。
  4. 聽音游戲。
  聽到幾下拍手的聲音,就請數寶寶幾來跳舞,帶著數寶寶跳一個快樂的圓圈舞。
  5. 回贈禮物:數寶寶也給小朋友準備了禮物,請小朋友自己去取,1送給每個小朋友1塊餅干,2送給每個小朋友2塊糖果。
  6. 和數寶寶再見,開上小汽車回家。

  活動反思:
  對小班幼兒來說,數字“1”和數字“2”就好象兩個既熟悉而又陌生的人一樣,他們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卻常常弄混淆他們實際上所代表的意義。我們常常看見,有的小朋友拿著一個蘋果說:“我有兩個水果”,也常常看到孩子一邊數數一邊用手指點著物品,但手里點的和嘴里數的卻不是對應的。這就是小班孩子在數概念萌芽前期的表現。杜威曾說:“教育即生活”,幼兒的數概念的形成是與幼兒所接觸的生活環境密不可分的,是建構在幼兒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的。因此,本活動的設計從生活出發、在游戲中進行、在反復練習中建構經驗,萌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喜愛,初步理解數字“1”和“2”的實際意義。

  活動優點:
  一是活動選材生活化。孩子們都有到別人家去做客、看望親友的生活經驗,去看朋友是他們十分感興趣的活動,活動一開始就使幼兒處在一種積極參與的狀態之中。
  二是活動中提供了豐富的多通道的刺激,使幼兒沉浸在游戲的愉悅之中。首先充分利用了多媒體信息化技術的優勢,讓幼兒在視聽、交互中感受學習的愉快。老師設計了能夠位移的多媒體課件,將散落在房子四周的物品逐一移動到相應的房子里,這個過程伴隨著好聽的音樂聲,孩子十分喜愛;其次,多種實物學具的提供,給孩子更多的動手操作的機會,他們在送禮物、取禮物的過程中反復練習,在動作操作中理解了數字“1”和“2”的實際意義。
  三是活動過程游戲化。整個活動以“看朋友”為線索貫穿始終,小朋友們通過“問候朋友——送禮物給朋友——拿朋友給自己的禮物——和朋友一起游戲”的過程,不知不覺地進行了數的實際意義的學習,并在操作中進行了鞏固。活動動靜交替,安排環節緊湊,十分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在進行主題探究活動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有數學活動不好上,孩子數學經驗構件支離破碎等等感慨。通過這一次活動我們看到,數學教學和主題內容是有結合點的,陶行知先生說:“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從生活與教育的關系上說,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力上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數學教學要求我們不斷地關注孩子的行為,在孩子的興趣點上去尋找數學活動適宜的教材內容,讓孩子在生活中、在游戲中感受數學、探究數學、用自己的經驗去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只要我們善于思考、善于探索,我們一定可以做到!

小百科:數字分好幾種,阿拉伯數字是最普遍的一種。阿拉伯數字并不是阿拉伯人發明的而是印度人發明的,實際應該列為印度語言,只是先傳播到阿拉伯,然后傳向世界的,所以稱之為“阿拉伯數字”。

【幼兒園小班教案《看朋友》含反思】相關文章:

• 大班數學教案:我的家在哪里

• 幼兒園小班數學優秀教案《喂寶寶吃“餅干”》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教案《學習看年歷》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教案《認識數字8以及8以內數與量的對應》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教案《認識顏色》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感知5以內的數》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優秀數學公開課教案《坐火車》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教案《6以內數的組成》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教案《10以內的相鄰數》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教案《小小統計員》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教案《鋪地磚》

• 幼兒園中班數學公開課教案《維尼的生日》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