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教案《去旅行》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體驗去旅行的樂趣,感受祖國的美好風景,自由選擇路線,肩上負重進行走、跑、跳、鉆、爬等動作,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社會《去旅行》含反思教案吧。
設計思路:
近期,我們開展了“我是中國人” 的主題,現在進行到“旅行去”這一站點,通過近階段的學習,孩子們了解了我國的著名景點,如:北京的tiananmen、長城、九龍壁,杭州的西湖,西安的兵馬俑,安徽的黃山等名勝古跡。孩子們被這些美麗的風景、雄偉的建筑、壯觀的景色所吸引,并由衷產生了熱愛祖國的情感。為了進一步讓孩子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進一步提升孩子們的運動經驗,我設計此次活動。
由于我園是農村幼兒園,我又充分利用這一特有資源,準備了竹梯、大小板凳、草繩、輪胎等等開展了此次活動 ,從而也詮釋了《指南》中“在大自然中鍛煉,借助各種材料,嘗試新奇、有野趣的活動。” 而現在我們大班組的課題是<<大班幼兒鄉土游戲創造性玩法的研究>> 我也結合課題,讓孩子們在活動中探索各種路線。
活動目標:
1、自由選擇路線,肩上負重進行走、跑、跳、鉆、爬等動作。
2、體驗去旅行的樂趣,感受祖國的美好風景。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5、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1、兩根草繩、竹梯、輪胎、草墊、大小板凳、梅花樁、書包里裝滿旅游用的東西。
2、字卡、地圖。
活動過程:
一、歌唱:《大中國》
二、探索旅行線路。
1、我們小朋友都知道我們祖國有很多的風景名勝,比如:北京長城、tiananmen、人民英雄紀念碑,上海的東方明珠、金茂大廈,杭州的西湖、雷鋒塔,西安的兵馬俑,安徽的黃山等等。你們想不想去那里玩啊?
2、可是那離我們這很遠的,我們要安排好旅游路線才可以去的阿,我想先請小朋友看看我們要經過哪些地方?然后大家一起去認讀經過哪些地方。
(請幼兒自由觀察場地上的游戲材料,啟發幼兒根據字牌的提示認認、讀讀是什么地方。)
3、剛才我們看過了要經過哪些地方,現在請你們嘗試一下怎樣才可以安全到達目的地?回來告訴我好不好?
(說說自己發現的旅游路線,孩子自由探索、練習,教師巡回觀察與指導。)
4、歸納旅游路線:走過“獨木橋”→跨跳過“小河”→鉆過“山洞”→爬過“山坡”→到達目的地。
三、游戲:去旅行。
1、那我們去旅行前要不要準備些東西呢?什么東西?(討論旅游所需的物品)
2、幼兒分散準備。“水”“點心”放在各自的書包內。
3、我們在地圖上看過了上海、杭州離我們很近的,首先我們先去那里,但周老師有個要求:請每個小朋友都要到這些景點拍照留念,看完以后,我們回到這里休息。
4、經驗分享:討論旅途中遇到什么困難?有經驗的幼兒介紹自己的好方法。
5、下一站我們去北京好不好?北京有哪些景點?我們來看一下地圖,奧,去北京要經過上海和杭州的,那我們現在排好隊一起去北京好嗎?
6、集體游戲,并在旅游景點拍照。
(教師鼓勵、表揚活動中不怕累、不怕困難、堅持到底的幼兒。)
四、放松活動
1、今天我們參觀了祖國的好多景點,感覺累了嗎?下次有機會在去看看別的景點好嗎?
2、同伴間相互揉揉肩、捶捶膀子和后背。
活動反思:
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的環境里產生的言語活動,離開了特定的環境就無法進行。生活給口語交際提供了活的源泉,精心創設符合交際的情景,利于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教學中我把日積月累中的內容與口語交際進行有機地整合,并遵循低年級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借助大量的圖片把語言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起來,并充分利用文中的詞語,讓每一個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感受語文的樂趣。生活的再現,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似曾相識的感覺,情緒也會因此變得高漲起來,參與的積極性會被激發出來。實現生生、師生、人景互動,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發展學生的語言技能,體現口語交際的得體性。
小百科:旅行,指遠行;去外地辦事或游覽。去外地行走。不同于旅游。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去旅行》含反思】相關文章: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