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穿褲子”的樂趣
小班的孩子由于年齡小,再加上家長的寵愛,所以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主要表現:褲子、鞋子不會穿;鼻子不會擦。我經常遇到這種情況:看到班里的某位孩子流鼻涕,我會遞上一張紙巾提醒擦擦,而孩子的反應是伸長脖子等著你來幫。更多的是午睡時候穿褲子的問題:不會穿的、穿反了的、兩條腿進一個褲管的等等。于是我覺得教會他們穿衣褲是當務之急要解決的問題。
首先,游戲化的練習活動:即用游戲的方式、口吻進行操作練習。讓幼兒練習穿褲子的過程中變成個“鉆洞洞”的小游戲,使之在聽聽念念順口溜中,知道“一條褲子兩個洞,一個左洞洞,一個右洞洞,還要分清前和后。穿褲子看仔細,前后左右要分清,左腿鉆左洞洞,右腿鉆右洞洞,最后小手往上提。”整個“鉆洞”的過程也就是學穿褲子過程。因現在的幼兒褲子前面大多數有漂亮的圖案(如喜羊羊、奧特曼等),所以孩子基本能分清前后。其次,每天以分小組比賽的形式來進行逐步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事實證明,在生動有趣的游戲化的活動中,幼兒學得輕松愉快、積極主動。取得很好的效果。
如今,班里的“小不點”都是自己獨自穿褲子,每天午睡室里都有自豪的聲音:“老師,你看!我已經穿好了!而我只需稍微的幫他們整理整理再送上一句:“嗯!你真能干!”孩子們是樂呵呵,我也“輕松”。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讓幼兒學習生活能力是素質啟蒙教育的一個方面,是以提高幼兒基本生活能力,成為一個能獨立健康生活的人為目的;幼兒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不僅能增進他們的基本生活能力,而且還能增強他們的自立意識。
【幼兒園觀察記錄《“穿褲子”的樂趣》】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觀察記錄《愛哭鼻子的耀文》
下一篇:精品幼兒園觀察記錄《學會放手》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