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我們馬老師推薦的《語言活動的組織策略》文章,自己結合我們班級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一個關于語言區域的方案,根據“活”起來的要求和“動”起來的要求實施方案。
大班幼兒明顯地給人以一種長大了的感覺,他們的各類經驗日益豐富,能力逐步提高,獨立意識不斷加強。特點表現在:1、充滿好奇心,操作探索欲望強。2、自主性更為明顯。3、不輕信別人的結論。4、成功的欲望比較強烈。5、交往頻繁。6、喜歡合作。7、喜歡關注他人會有機地將其他活動區的活動“同化”到自己的活動中。而區域活動時孩子盡情展示自己的一個平臺,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制定了以下區域:
小潤發超市、泡泡美容美發店、喜洋洋餐廳、小華書店、語言區、表演區、快樂學堂以及走廊護欄墻壁
一、 小潤發超市
材料準備:水果模型、、錢幣、薯片、話梅、泡面、飲料、梳子、鏡子、牛奶、補品、玩具以及各種生活用品等。
教師組織:例如超市水果區:1、師:(出示各種水果實物)你們知道水果超市里都賣些什么水果呢?3、你們到水果超市買水果了嗎?你們是怎么買的呢?
二、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角色進行扮演,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布置游戲場景,特別幫助水果超市的幼兒布置柜臺,引導他們分類擺放,并將水果分類展示出來,要求要放得整齊、美觀。(一)以水果超市經理的身份參與游戲進行指導:組織在水果超市工作的幼兒討論:水果超市該有哪些人?并根據幼兒的意愿讓他們自由扮演角色進行游戲。(二)以顧客的身份參與游戲進行指導:1、進入水果店:你們好!請問你們這里賣些什么水果呀?有賣蘋果嗎?那這里蘋果柜臺在哪里呢?(引導幼兒熱情接待來店中的顧客)2、我想吃又大又甜的蘋果,你這里有嗎?一斤多少錢?請我挑5個吧!3、我想買些水果送給朋友,用塑料袋裝不好看,要怎么裝,看起來漂亮點?(引導幼兒提出用水果籃裝水果搭配一下很漂亮,可以滿足顧客們的各種需求。)四、組織幼兒圍繞游戲主題進行講評。
語言體現:
二、泡泡美容美發店
材料準備:(1)美發廳場景布置、設施及美發用品(如美發廳標記、發型參照圖、椅子、熱水器、毛巾、圍布、電吹風、卷發器、剪刀、剃刀、頭梳、洗發水、洗發膏等)。(2)供幼兒替代或自制用的物品、材料。 教師組織:組織幼兒參觀美發廳,向幼兒介紹有關理發的常識,使幼兒對美發廳有較豐富導要點:1、通過談話引出主題,引導幼兒討論:美發廳里有哪些人?他們經常做什么事?2、啟發幼兒分配角色,先讓能力強的幼兒當理發師,以后可讓能力中等或較差的幼兒輪當,不要讓能力強的幼兒獨占“理發師”“美容師”角色。3、指導幼兒在游戲中按一定的理發程序進行“理發”、“燙發”、“梳頭”等。4、指導幼兒正確使用理發工具,并進一步豐富幼兒有關理發的常識。
語言體現:
三、喜洋洋餐廳
材料準備:1、請家長向幼兒介紹本地的風味小吃并提供品嘗機會。2、準備游戲用的炊具、餐具、服務員帽、圍兜,奶茶、泡面、煤氣灶、桌子、湯圓、可樂、雪碧以及紙箱、塑料筐、積木、海綿、橡皮泥等。
教師組織:1、引導幼兒說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點心、小吃,如:餛飩、元宵等。讓幼兒扮服務員用菜譜讓顧客點菜。2、指導動手能力差的幼兒做點心,發展他們的動手能力。讓性格內向、沉默的幼兒當服務員,通過與顧客的語言交往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3、啟發幼兒使用替代物自制小吃,如:用積木、海綿做蛋糕,用泥團做肉粽、魚丸等。4、觀察幼兒運用禮貌語情況,引導服務員運用禮貌語言熱情接待顧客,如:“您好,要吃點什么?”“再見,歡迎下次再來。”引導顧客文明用餐,不浪費食品。5、教師可組織幼兒現場評議,重點評議小吃店服務員的動手能力和服務態度。
語言體現:
四、小華書店——在看、說過程中發展語言
材料準備:各種幼兒書本 圖片 鉛筆 水彩筆
教師組織:瀏覽(幼兒快速翻書)、安靜研究(幼兒看著圖書的插圖)、閱讀(幼兒以單獨、集體或分享的形式閱讀)以及傳統型閱讀(幼兒認出書上全部或部分詞句)。
語言體現:第一,能引發和支持孩子們閱讀;第二,利用區域的圖片材料促進幼兒的表達;第三,在續編、仿編和創編故事及自制圖書的活動中,幼兒可以體驗圖書創造的由來與過程,嘗試使用適宜的畫面和語言表達自己的經歷和想法,逐漸懂得畫面與文字的表達作用和對應關系;第四,幼兒可以在圖書區學會管理圖書和物品,例如把圖書和物品進行適當的分類并合理擺放,圖書的借閱和歸還等。 五、語言區
材料準備:1、碟片制作的漢字大轉盤。2、我的學習用品(在盒子里寫上漢字,如:鉛筆,幼兒找出相應的圖片放在上面)。3、張貼學過的
兒歌圖片、圖譜。
4、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漢字(圖文結合)。5、漢字的筆畫圖片。6、大圖書一本,小朋友可以模仿小老師讓其他幼兒看圖講述。8、各類圖書。9、各種指偶(如:小刺猬,表演用)。11、故事模仿(幼兒進行創編故事)。12、漢字接龍。
13、認識幼兒名單。
教師組織:
語言體現:通過各種形式,培養幼兒認識漢字的興趣,促進語言的發展。幼兒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享受了游戲的快樂,而且在幼兒相互之間用語言交流的過程中發展了口語表達能力,在故事表演的過程中豐富了幼兒的用詞句。
六、表演區——在模仿中學習語言
材料準備:
1、話筒(幼兒表演節目的時候可以用)。
2、各種頭飾(如:小貓、小狗、小老鼠、老爺爺、老奶奶、小羊、小雞等頭飾)。
3、拔蘿卜的圖片。
4、制作一棵蘿卜。
5、用廢舊材料制作的衣服、帽子、褲子等。
6、小鼓等樂器。
7、面具。
8、故事磁帶。
該區可以由六位幼兒在里面玩,定期排一個節目如“拔蘿卜”,幼兒在情景表演中,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教師組織:
語言體現:幼兒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享受了游戲的快樂,而且在幼兒相互之間用語言交流的過程中發展了口語表達能力,在故事表演的過程中豐富了幼兒的用詞句。幼兒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享受了游戲的快樂,而且在幼兒相互之間用語言交流的過程中發展了口語表達能力,在故事表演的過程中豐富了幼兒的用詞句。 七、快樂學堂
材料準備:
教師組織:
語言體現:
八、走廊護欄墻壁護:
材料準備:
教師組織:
語言體現:
1、設置幼兒繪畫作品,讓幼兒說一說自己的作品和別人的作品。
2、設置為新聞角,供幼兒將新鮮、好玩的新聞剪下來張貼起來。
3、設置主題活動延伸墻,將幼兒收集的物品張貼,供幼兒講述。
4、設置安全標志
5、張貼故事圖片,讓幼兒看看、說說、編編。
6、張貼照片(可以是幼兒旅行的春游的照片等)
【讓語言活動活出精彩】相關文章:
• 幼兒園語言文學教育與發展
• 淺談小圖標在幼兒園詩歌教學中的應用
• 教學實踐考核感想之——幼兒故事教學
• 故事教學探討連載
• 淺談如何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 教學活動:快樂的小公主
• 如何提高幼兒閱讀能力
• 幼兒古詩教學淺探
• 幼兒語言教育中的欣賞文學作品行為培養
• 語言的文化載體特征與學前英語教育
• 如何在拼音教學中有效
• 幼兒快樂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