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具介紹
●學具名稱:印章組
配有8種印章,有著有趣可愛的圖案(葉子、花朵、兔子、鴨子、小魚、汽車、愛心、五角星),還配備了兩盒不同顏色的印泥。
●數學功能
數:默數、按數印章、接著數、認識數序,呈封閉狀排列物體的數數。
排序:模式排序、填空排序、創造性排序。
使用策略
1.適用性
可根據不同年齡段的數要求或主題內容的需要,選擇不同數量或圖案的印章。
小班:可一一對應的印章,進行手口一致的點數練習,如一只小貓喂一條魚。
中班:可進行各種數數方法的練習。
大班:加法意義的理解。左邊印3朵藍花,右邊印5朵紅花,一共有8朵花,3+5=8。
2.呈現方式
(1)提供同一數數內容下的不同形式的操作材料,材料多而不重復,且具有層次性,讓幼兒積累多次數數的經驗,及擁有反復練習數數的機會。
(2)提供可以印章的輔助材料
情景性輔助材料:小貓釣魚、小貓曬魚干、小兔子吃蘿卜,給小動物穿新衣服,串項鏈。
較抽象性輔助材料:印章“上班”、印章“開火車”。
3.教師的指導策略
我們可以從幼兒選擇材料、如何操作的過程中,發現幼兒智力的現有水平,及幼兒面對新的挑戰時的解決方法,以了解本班幼兒數經驗的積累方式。
(1)幼兒選擇不同的操作材料后,有著不同的反應,其實無論哪一種方式,都是中班幼兒年齡特點的體現,幼兒往往會選擇自己最有能力完成的材料,增加了幼兒學數的興趣;也培養了幼兒觀察、理解的能力,為以后學習習慣的養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有利
于培養幼兒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2)同時我們還可以發現不同水平的幼兒所呈現出的數數方式也是不相同的。有的還停留在小班的水平——手口一致的點數,有的可以通過目測、默數等方法進行數數,有的對抽象的數字已經很敏感,有的對數字實際表示的意思還不太理解……我們可以根據幼兒的情況,及時地跟進或調整接下來的其他數活動。
(3)在排序活動中,我們最關注的是幼兒排序的持續性,往往很多幼兒排到最后的時候模式就已經完全不一樣了。通過觀察我們發現使用印章時,似乎幼兒排序的持續性能堅持得更久一些。但在提供印章時,也需要盡量提供只在模式中的兩個(三個)印章,讓能力較弱的幼兒可以直接拿取印章,不在選擇印章上造成干擾,避免他們在選擇的過程中遺忘模式。
實踐案例
活動名稱:農場里的好朋友(中班) 北蔡幼兒園施敏
活動目標
1.根據實物、數字和點子的多少來敲印章。
2。發現數序暗示,根據需要來敲印章數量,完成數序列。
活動準備
印章組、情景操作紙張若干。
活動過程
一、逛逛農場——引發使用印章興趣
1.出示背景圖,這是哪里?誰會住在里面?
2.你怎么知道這是小兔子、小鴨子、小魚住的地方?
3.誰想請小動物住進去的?(初次使用印章)
二、給小動物喂食——數字和點子的多少,來敲印章
1.情境導人
住進新家真開心,小動物們開始請朋友來做客。
2.敲小兔印章
——看看小鴨子的好朋友是誰?(出示胡蘿卜)小鴨會請誰來?為什么?
——每只小兔吃一根胡蘿卜,能請幾只小兔呢?
——幼兒根據實物多少敲小兔印章。
3.敲小魚印章
——看看小魚在哪里做游戲?(出示泡泡“點子”)
——每條小魚都躲在一個泡泡后面做游戲,能來幾條小魚呢?
——幼兒根據點子多少敲小魚印章。
4.敲小鴨印章
——看看小兔子為小鴨子準備的是什么?(出示小魚群,數量控制在10以內)
——每只小鴨吃一條小魚,能請幾只小鴨呢?
——幼兒根據實物多少敲小鴨印章。
三、小動物乘火車——發現數序暗示,根據需要來敲印章數量
1.吃的真飽!小動物們決定出門走走玩玩,他們要乘什么車?小動物該怎么乘車呢?
2.幼兒自主解讀操作材料,發現數序,根據需要來敲印章。
3.集體驗證。
【幼兒園優質課數學《印章組》教案】相關文章:
•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為蔬菜匹配點卡》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按規律排序活動
•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認識1~10的序數
• 小班數學教案:一顆紐扣
•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正方體與長方體
• 大班數學:新車-出廠啦
• 中班數學優質課教案《6以內數的連加法》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認識正方體
•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判斷5以內的實物數量
•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我會編應用題》下載
•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認識數字6、7》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教案《花燈會》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