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知道哪些物體能浮在水面,哪些物體沉在水底。
2.觀察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探索使物體的沉浮狀況轉化的辦法,獲得有關經驗。
3.樂于發現沉浮現象在生活中的應用,學習嘗試用這些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重點、難點
預測和驗證;觀察、實驗;記錄、統計。
活動準備
1.各種生活和游戲中用的小物品(木塊、鐵片、玻璃球、塑料玩具、橡皮泥、硬紙等)
2.畫有“↑”與“↓”符號的卡片,各一張,沉浮記錄表,若干。
3.雞蛋若干,盛水的大杯子若干,白開水、鹽水、糖水。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導入新課,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基本部分:
一、 觀察感知
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這么多好玩的物品(木塊、鐵片、玻璃球、塑料玩具、橡皮泥、硬紙),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什么呢?讓幼兒看一看,摸一摸,掂一掂,并說出他們的名稱。
二、 猜想預測
1.教師:我們把這些物品放到水里,猜一猜它們會怎樣呢?哪些會沉下去?哪些會浮起來?
2.向幼兒介紹沉浮的記號“↑”、“↓”,教師根據幼兒的猜想和判斷,用“↑”、“↓”做記錄。
三、 實驗操作
1.請每組幼兒打一盆水,把小物品一次放入水中,觀察哪些浮到水面上,哪些沉到水底。
2.引導幼兒作記錄。請幼兒根據沉浮狀態把這些東西分別畫在沉浮記錄表的兩欄,在它們圖畫的旁邊用“↑”、“↓”做相應的標記。
3.請幼兒說說記錄結果,并比較一下現在的結果和原來的猜測哪些是一致的,哪些是不同的。
4.引導幼兒想一想用什么辦法能使沉下去的物體浮上來,使浮在上面的物體沉下去。鼓勵幼兒再次試驗,嘗試不同的辦法。
5.在三個相同的杯子里,分別裝上等量的白開水、鹽水和糖水,把雞蛋分別放在三個杯子里,引導幼兒觀察發生的現象并記錄。
四、 交流討論
1.鼓勵幼兒講講是怎樣操作的,用了哪些辦法,發現了哪些有趣的現象,是怎樣做記錄的。
2.請幼兒討論一樣的雞蛋,為什么有的浮起來,有的卻沉下去,沉浮的現象是否與物體的重量有關,是否和物體的大小有關,是否和不同的水有關。鼓勵幼兒動腦思考,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
3.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說說人們在生活中利用沉浮現象解決了什么問題,可設置問題情境請幼兒解決,如將皮球扔進洞里,讓幼兒想辦法取出來。
【科學活動:《沉與浮》】相關文章:
上一篇:科學活動:《小螞蟻力氣大》
下一篇:中班科學活動:《有趣的指紋》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