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是幼兒游戲的媒介。當前,國際上正流行由成人與幼兒一起,利用各種生活材料或自然材料制作玩具的新趨勢。研究表明,3~6歲的幼兒對具有操作性的自制玩具最感興趣,這些幾乎不用花錢的玩具,既簡單又充滿趣味。由此,我們嘗試邀請家長結合幼兒園的各種活動,和幼兒一起利用各種自然材料自制玩具。在制作的過程中,幼兒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合作能力、創造力等各種素質都得到了培養;在共同操作的過程中,親子關系變得更加融洽,家長和幼兒的環保意識進一步加強。
一、在主題活動中滲透自制玩具
不同階段的主題活動為幼兒園充分利用家長資源提供了契機。我們結合主題活動的開展,借助家委會的力量發動家長參與自制玩具。如在“我愛我家”的主題活動中,我們先發動家委會的家長與幼兒一起進行玩具制作:運用各種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廢舊紙盒制作成床、衣柜、桌子、凳子、沙發及家用電器。用長紙盒和圓紙片制作各種車輛、樓房;用紙筒做各種餐具……教師將這些作品展示在教室門口的走廊上,其他家長看了也紛紛效仿,開發出更有新意的作品。在開展“我愛我家”的主題活動中,幼兒用這些自制的“家具”布置新家,在操作的過程中,認識房間的名稱、功能和里面的設施,玩具的使用使幼兒的認知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在區角活動中呈現自制玩具
主題背景下的區角活動是幼兒特別喜歡的一個內容。在活動中我們會為幼兒創設各種活動區,其中就有專門利用自制玩具布置的區角。如在美工區,有親子用收集來的貝殼制作的藝術小人;在建構區,可以看到親子利用酸奶瓶制作的飛機、長頸鹿,用牛奶盒制作的水車、房子,用快餐盒制成的各種帽子等,還有用各種牙膏盒、火柴盒、香煙盒制成的栩栩如生的小動物。
為了使玩具更趨形象、逼真,我們會給予家長充足的時間來制作。如在表演區,教師請每位家長和幼兒一起用廢舊材料制作服飾,并告知家長一周后舉行“我型我秀”的PARTY。幾天后,各種表演服飾應有盡有,有的是用一次性桌布制成的,有的是用塑料袋縫起來的,還有的是用一次性筷子扎在一起做成的。有幾位家長還結合民族特色制作了維吾爾族的帽子、藏袍、哈達等,各式各樣、琳瑯滿目。開PARTY那天,幼兒穿著和家長一起制作的服飾進行表演,臉上充滿了自信的笑容。這一活動也讓家長明白玩具不是越貴越好,有些自然物經過加工就能成為很好玩的玩具。
三、在戶外活動中投放自制玩具
戶外活動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制玩具也可以充當幼兒戶外活動的小器械。家長中不乏有各種各樣的能工巧匠,他們有的木工手藝精湛,有的縫紉技術高超,有的會修理家電,有的是建筑能手……邀請家長參與幼兒戶外游戲材料的制作,和幼兒一起制作好玩的玩具,既能讓家長和幼兒一起享受游戲的快樂,同時也可以豐富幼兒戶外活動的材料和游戲內容。這一倡議得到了家長的積極響應,僅僅幾天時間教師就陸續收到了家長和幼兒用廢舊無毒材料制作的精美沙包、布制飛盤、多功能球、陀螺、紙盒小房子、鐵滾環、鍵子、小風車、小推車等玩具。
拿著這些幼兒和家長一起制作的玩具,我們先請幼兒想象并討論玩具可以怎么玩,然后再放手讓幼兒到戶外活動中探索不同的玩法。如在玩布制飛盤玩具時,幼兒嘗試練習自拋、兩人互拋、一人拋多人搶、飛盤追人比賽等玩法;在玩多功能球時,幼兒探索出了踢球、滾球、拋球、傳球、項球、夾球等12種玩法,當幼兒“發明”出新的玩法后會興趣大增,招呼更多的同伴參與游戲(由一人玩到多人玩),由無序玩到分組競賽,由玩一種玩具到兩三種玩具結合起來玩。這些玩具的投放使用,激發了幼兒參加戶外活動的興趣,促進了幼兒身體機能的協調發展。
四、在集體教學中巧用自制玩具
巧用自制玩具開展集體教學活動,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更發揮了農村幼兒園的特色。如在認識鐘的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指導家長和幼兒共同制作可以轉動的鐘。為了保證自制鐘的準確性,教師給每位家長發了一張小紙條,上面寫明了制作要點和制作時必須注意的事項。在開展集體教學活動時,每個幼兒都拿出了一個漂亮的鐘,有用盒子做成的,有用硬紙板剪成的,也有用吸管做成的,還有用可樂瓶剪成的……幼兒拿著自己和家長一起制作的鐘,在活動中興致高昂,教學活動很順利地就完成了。之后,還可以讓幼兒把鐘帶回家,和家長一起玩“幼兒園的一天”“爸爸媽媽的一天”等游戲,如幼兒介紹自己起床、上幼兒園、吃飯的時間,家長介紹自己上下班的時間,由幼兒在鐘面上相應地撥動時針和分針并請家長檢驗。在游戲的過程中,幼兒不僅認識了時間,還了解了爸爸媽媽工作的辛苦,增進了親子之情。
五、結合節日開展親子制作活動
結合節日開展親子制作活動,會賦予節日本身更多的意義。如在“三八”婦女節,教師指導親子制作“愛心卡”,教師請爸爸幫忙,和幼兒一起將食品包裝材料做成美麗的“愛心卡”獻給媽媽;在“六一”親子活動中,教師指導家長與幼兒一起制作“恐龍世界”“紙盒變變變”“眼中的大橋”等新穎、有趣的教玩具,共享共同制作的樂趣。
結合“世界環境日”開展親子制作活動,可以很好地加深家長與幼兒對環境日的理解;顒又,教師創設了良好的環境氛圍,在走廊中拉起了橫幅,上面寫著“送給地球媽媽的禮物——愛護我們的家園”。教師還在材料的收集與制作方面為家長提供指導,并把家長和幼兒一起制作的作品放在展示區進行展示,為家長和幼兒提供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機會。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園要充分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制作玩具,利用手工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的活動。”廢舊材料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在倡導低碳生活的今天,教師可以發動家長一起行動起來,搜集身邊的各種廢舊資源,變廢為寶。一件件不用花錢、簡單又充滿趣味的玩具,將很快呈現在幼兒面前。
編輯:cicy
【親子自制玩具在幼兒園活動中的運用】相關文章:
• 幼兒園大班親子游戲:幼兒園元旦親子活動策劃案
• 幼兒園中班數學游戲
• 幼兒園中班親子游戲:讓孩子邊玩邊學的7個親子游戲
• 四款游戲促進寶寶智力發育
• 幼兒園中班親子游戲:中班早教活動
• 幼兒園大班親子活動:“家庭”披薩大比拼
• 幼兒園中班親子游戲:戶外親子小游戲
• 幼兒園元旦活動:《新年禮物》
• 幼兒園小班親子游戲:戶外、運動會小游戲18則
• 幼兒園小班親子活動:六一兒童節活動方案
• 幼兒園小班親子游戲:親子游戲7則
• 6款游戲拓展0-3歲寶寶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