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工:做賀卡
活動目標:1.初步了解賀卡的種類和功能。
2.培養幼兒動手能力,發展手指小肌肉的靈活性。
3.在活動中,培養幼兒對繪畫活動的參與興趣,提高幼兒對顏色的認知過程。
重點難點:重點是在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讓他們學習卡片的分類。
活動準備:蠟筆、鉤線筆、賀卡模版(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一、直接引出課題我班的孫欣怡小朋友要回老家了,那我們大家可以送什么禮物給她留作紀念呢?(小朋友自由講述)。
老師呀給欣怡小朋友制作了一張賀卡,你們想不想看看是什么樣子的?(幼:想),出示賀卡,老師做的賀卡漂不漂亮呀。
二、基本部分1.教師示范講解:我們先來看一下封面是什么樣子的?(幼兒回答)哦,封面上有花邊,還有可愛的圖案,小朋友說的真棒,看得也很仔細,那我們再翻開看看賀卡的里面有什么呢?哦,賀卡里面呀和封面差不多,里面也有圖案和漂亮的花邊,還有老師寫給欣怡小朋友的話呢。那你們想不想也做一張賀卡送給欣怡呢?(幼:想),那我們就一起來吧 !
2.分步驟講解制作過程:
(1)封面我們可以用蠟筆畫上自己喜歡的圖案,或在邊上畫上漂亮的花邊,并且可以用老師幫你們準備好的小花或其他圖案貼上去。如果小朋友愿意的話還可以把賀卡的封面向老師這樣把中間挖空,在圖形里面畫上自己的頭像(2)在賀卡里面小朋友也可以畫上漂亮的圖畫,還可以讓爸爸媽媽幫助你們寫上一句祝福**小朋友的話。
3.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三、結束部分:送賀卡小朋友都想把最美、最好的祝福送給**小朋友,那老師請小朋友說說看,你想對**小朋友說什么?(請個別幼兒講述)說好了,就可以把自己制作的賀卡送給**小朋友。表揚在活動中能認真完成作品的孩子
教后反思:活動中,孩子們都愿意給自己喜歡的朋友或親人做賀卡。在動手方面,有的孩子畫畫比較強,能畫出自己想象的東西;有的孩子動手剪賀卡剪得比較細致,最難的就是摳中間的愛心。有一部分小朋友對于摳愛心的地方沒理解會,把中間的愛心剪破了,影響了賀卡的美觀,還要加強指導能力弱的孩子。
園本美術:會想辦法的魚
活動目標:1.積極參與活動,大膽、清晰地進行講述,并能耐心傾聽他人的講述。
2.會用繪畫形式創造性表現想象內容。
3.體驗分享的快樂。
重點難點:幼兒能用繪畫的方式表現想象的內容,并且學會耐心傾聽他人的講述。
活動準備:1.課件《會想辦法的魚》、錄音機。
2.蠟筆和紙若干,幼兒表演的道具若干。
活動過程:一、談話導入:
1.你喜歡魚兒嗎?為什么?
2.瞧,誰來了?
二、結合圖片,了解情節。
1.內容:一天,魚媽媽和小魚們在水中游來游去,真高興呀。忽然,從水面上吊下來一個鮮美的魚食,小魚們都想游過去吃,魚媽媽連忙攔住了他們。
2.提問:(1)小魚們在干什么?心情怎樣?
(2)它們發現了什么?想干什么?
(3)誰來了?是怎么做的(攔住小魚),又會怎么說(不能吃,這是魚餌,吃下去會沒命的)?為什么要這樣?
3.介紹魚餌--引誘魚兒上鉤的魚食。
三、討論交流,發散思維。
1.小魚們真的很想吃那鮮美的魚餌,但又不能被魚鉤鉤住,該怎么辦呢?
2.個別幼兒回答。
3.幼兒大膽想象并進行繪畫。
4.請幼兒依據自己繪畫的方法進行表述。
四、觀察結果,體驗成功。
小魚們吃到鮮美的魚餌了嗎?是怎樣吃的?(分享)五、粘貼圖片,完整講述。
1.講述線索:小魚們在什么地方玩,心情怎樣?忽然發現了什么,想怎樣?
魚媽媽怎么說又怎么做的?它們想了什么辦法吃到了魚餌?心情又怎樣?
2.幼兒自由看圖講述,并給故事取名。
3.個別幼兒集體前講述。
活動延伸:
繼續創編并表演故事,而且能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教后反思:活動中,我讓孩子邊通過看PPT邊講述故事,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當故事中的魚鉤想勾引魚兒上鉤時,孩子們的神情很嚴肅,都著急的搶著說:"不能吃!"孩子的思路能隨故事情節變化而變化,在給魚兒想辦法時,孩子們都爭先恐后地搶著想辦法,在這點上,有的孩子挺愛動腦,而且語言表述很完整;但有個別孩子情緒較為激動,喜歡搶嘴說,沒耐心聽人家講,這是老師需要及時提醒的地方,讓他們養成良好傾聽地習慣。
科學活動:冬天的取暖用具
活動目標:1.認識各種取暖用具和用途,知道它們能給人們帶來溫暖。
2.關心周圍的科技產品,并知道使用它們的安全方法。
重點難點:認識各種取暖用具和用途,關心周圍的科技產品。
活動準備:1.事先請幼兒找找家里的取暖用具。
2.教師另準備一些取暖用具圖片,如古老的炭盆、暖手爐、熱水袋、火爐,現代的油汀、空調、電熱毯等。
3.《幼兒畫冊》(第2冊第42頁)
活動過程:一、讓幼兒介紹自己家里的取暖用具,激發幼兒興趣。
1."小朋友,冬天冷嗎?怎樣做才會感到暖和呢?"2.今天就請你們把自己家的取暖用具介紹給大家,說說它叫什么,怎么用。
二、引導幼兒認識各種取暖用具是用不同的方法發熱的,有不同的用法。
1.出示所準備的取暖用具圖片:"老師這里也有一些取暖用具,你們知道它們是怎樣發熱的嗎?"2.引導幼兒認識炭盆用木炭取暖;火爐用煤取暖;油汀、空調用電取暖,可以給很多人用;熱水袋用熱水取暖,攜帶方便,可以靈活使用,但只能一個人用;暖手爐是用來暖手的;電熱毯是睡覺時取暖的。
三、知道取暖用具的正確用法,注意使用時的安全。
討論:使用這些取暖用具需要注意什么?
四、啟發幼兒回憶,拓展經驗。
1.提問:你還見過什么樣的取暖用具?它們是怎樣發熱的?怎樣使用的?想一想為什么要有各種各樣的取暖用具?你最喜歡什么樣的取暖用具?為什么?
2.小結。
有這么多的取暖用具,可給我們在冬天取暖。以后你還會看到更多新式的取暖用具,你長大了想發明什么樣的取暖用具?
教后反思:在這次活動中,幼兒多次討論取暖用具的名稱和發熱方法。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從同伴哪里得到許多新信息、新經驗。讓幼兒了解到自己不知道的知識。這比教師告訴幼兒更能讓他們接受,我設計了分類的環節,將這些取暖用具按用電和不用電進行分類,加深幼兒對取暖用具發熱方法的了解。
健康活動:天氣冷了怎么辦
活動目標:1.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講述一些御寒和保暖的方法。
2.知道冬季是干燥、寒冷的季節,人們容易感冒。
3.有初步的冬季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重點難點:讓幼兒學會用多種方式方法來保護自己讓自己取暖。
活動準備:1.經驗準備:幼兒于家長共同收集取暖的方法。幼兒有自己全暖的方法畫在紙上,可以是實物,如:熱水袋、暖手爐、大衣、帽子等。
2.關注感冒和易患感冒的幼兒,積極治療和預防感冒。
活動過程:一、師幼談話,交流"冬天的天氣是怎么樣的",引導幼兒回憶冬天的氣候對自己的影響。
1.提問:冬天的天氣怎么樣?
2.提問:這樣的天氣對我們有什么影響?
二、和幼兒一起討論:天氣冷了怎么辦?
1.幼兒分組交流。鼓勵幼兒結合自己搜集的資料和生活經驗,輪流在組內介紹御寒保暖的好方法。
2.幼兒集體交流。教師及時整理并用圖標幫助幼兒,歸納各種御寒保暖的方法,如:鍛煉,吃熱的東西,多穿衣,利用身邊的取暖用具等,并提醒幼兒正確使用取暖用具。
三、欣賞故事,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1.教師講故事,幼兒看圖書。
2.討論:達達為什么會感冒?感冒了會怎么樣?后來,達達的感冒好了嗎?怎樣才能讓自己不感冒?
教后反思:冬天是寒冷的季節,易感冒的季節,活動中圍繞話題"天氣冷了怎么辦?"展開討論,引導幼兒學習御寒保暖的方法,(多穿衣服、開空調、捂熱水袋、戴帽子、手套、圍巾,多運動)。然后通過故事《超級感冒》的講述,引導幼兒知道感冒時既不舒服,又會傳染,從而產生要預防感冒的意識(多喝開水、睡覺時不踢被子、穿衣服、脫衣服動作快快的、出門多穿一件外套、打預防針、多吃水果、蔬菜,多運動、熱了不能一下子脫好幾件衣服等),引導幼兒有初步的保護意識和能力。最后活動在開心的袋鼠跳跳中結束了。幼兒收獲了知識,也收獲快樂。活動中發現我們班幼兒的表達能力較強,生活中的經驗可以自已組織成長長的句子。
數學游戲:火柴棍拼圖
活動目標:1.在拼擺圖形中,感受空間方位的變化。
2.能不受排列形式影響正確感知7以內數量。
重點難點:在拼擺圖形中,能不受排列形式影響正確感知7以內數量。
活動準備:1.教師范例若干,1--7的數卡2.火柴棍人手7根,幼兒畫冊,鉛筆、橡皮。
活動過程:一、導入出示火柴,提問:
這是什么?你在哪里見過它?它有什么用?
生活中你能不能用它來玩火?為什么呢?
教師小結:火柴棒是用來點火的,玩火很危險,小朋友們在家不能玩火。但是,今天老師用它拼出了許多好玩的圖形,請大家來看一看。
二、學拼火柴棍圖。
1.嘗試拼拼圖。
(1)教師一一出示范例,請幼兒在桌上用火柴棍拼擺出來。
提問:這像什么,請你用自己的火柴棒試試拼一拼。
(2)分別說出用了幾根火柴棍。
提問:你拼出來了嗎?你用了幾根火柴?
2.按一定數量的火柴棍拼圖。
(1)教師請幼兒用一定數量的火柴棍拼拼擺擺。
教師出示數字4,提問:這是幾?請你們為數字4拍手。
師:4可以表示4根火柴,請你數出4根火柴。
請你用4根火柴拼一拼,擺一擺,看看你能拼出什么。
(2)集體介紹。
提問:你用4 根火柴棍拼出了什么?
教師依次出示數字5、6、7,讓幼兒拼一拼、擺一擺。
三、幼兒操作練習。
1.請幼兒完成《幼兒畫冊》中"拼拼數數"。
先請幼兒按圖拼擺出圖形,再用點子標出用了幾根火柴棍的數量。
2.展示幼兒操作結果,集體點評。
四、教師小結。
今天小朋友們很能干,用火柴棒拼出了各種各樣的東西,老師會把火柴棒放在游戲角里,請小朋友們下次玩游戲時用更多的火柴棒去拼一拼,擺一擺,看看還能拼出什么!
教后反思:本節數學課,為了兼顧所有的孩子,讓課堂上多點共鳴閃現靈性。我選擇的的內容,比較淺顯,或許是內容簡單了,動手操作性也強,所以孩子們學得樂呼呼的,讓孩子在玩中學、做中學,讓他們學得輕松、愉快。在語言上,多些表揚和鼓勵、教師的評價和表揚、鼓勵在課堂教學占主導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著課堂的進程、決定著課堂的氣氛和教學的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我常常為了調動孩子的思維積極性、對孩子的發言總是及時地給予評價,從而激發孩子發言的積極性。由于有些幼兒第一次接觸火柴棒拼圖形,他們的操作水平還不完美,我相信經過今后的多次努力、接觸。孩子們會更棒。
園本健康:情緒溫度計
活動目標:1.知道人的情緒會發生變化,會用"情緒溫度計"記錄自己的情緒。
2.懂得保持良好的情緒對健康有益。
重點難點:要保持良好的情緒,知道良好的情緒對身體有益健康。
活動準備:1.氣溫溫度計一個。活動前,制作可調試"情緒溫度計"。
2.情緒臉譜:興奮、高興、傷心等。
3.《快樂舞》、《小熊的葬禮》的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一、談談氣溫溫度計的作用,知道氣溫的變化可以用溫度計來測量。
二、體驗不同情緒,知道人的情緒也會發生變化。
1.欣賞《快樂舞》《小熊的葬禮》的音樂,感受自己情緒的變化。
2.出示不同的情緒臉譜:興奮、高興、傷心,說說自己有沒有過這樣的情緒。
三、認識"情緒溫度計":知道情緒痛氣溫一樣會發生變化。如:溫度高表示高興、快樂等,溫度低表示不高興、傷心等。
1.幼兒交流自己的"情緒溫度計",并講述情緒片段,請同伴判斷溫度計展示得是否恰當。
2.情個別幼兒把自己的"情緒溫度計"給大家看,讓別人猜一猜他的情緒是怎樣的,使幼兒懂得"情緒溫度計"不僅可以記錄自己的情緒,也可以通過"情緒溫度計"了解別人的情緒。
四、了解情緒對健康的影響。
1.提問:你喜歡什么樣的情緒?為什么?什么樣的情緒最讓人舒服,對身體最有益?
2.選擇快樂情緒和悲傷情緒的故事講述。(如《小兔子過生日》和《長頸鹿丟了花帽子》),讓幼兒懂得過分高興和過分傷心對身體不利,最讓人舒服、最利于健康的情緒就是"快樂"。
教后反思:新《綱要》中指出:"幼兒身體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是密切相關的,幼兒的心理健康以情緒愉快,適應集體生活為主要特征。"其實日常活動中,我們也有這樣的孩子,因為比賽的輸贏,而受不起一點點小挫折。因此,我抓住這個鍥機開展本次活動,通過音樂、故事、等教學方法,讓孩子感受情緒的變化并理解良好的情緒有益于身心健康。
繪畫:冬天里的活動
活動目標:1.學習畫出冬天小朋友參加活動時的不同姿態。
2.繼續學會沿邊緣剪紙的技能。
重點難點:學習畫出冬天小朋友參加活動時的不同姿態。
活動準備:1.提供一張冬天的背景圖,參見《幼兒畫冊》。
2.紙、筆、剪刀、膠水、抹布、數量與幼兒人數相同。
活動過程:一、談話,調動幼兒已有經驗。
提問:冬天里小朋友都參加了哪些活動?他們穿什么樣的衣服?活動時是什么姿勢?
二、討論繪畫要求。
1.將冬天里自己的活動畫下來,注意畫出姿態,衣服符合冬季的特征。
2.講話好的人物沿邊剪下來,貼在冬天的背景圖上,共同組成一幅畫。
三、幼兒作畫。
可提示幼兒畫出各種姿態的人物,特別關注能力弱的幼兒。
四、展示作品.
畫貼好后,進行集體談話:冬天里我們進行哪些活動?
教后反思:活動中,我通過孩子們對人物繪畫的已有經驗,讓他們再學習新本領。根據孩子們平日里喜歡的運動,讓他們先討論。然后孩子們開始動手畫畫,在難點的地方教師示范畫,因此大多孩子能正確地畫出活動時彎曲的腿部,并到位地表現了人物的動作。其中欽王伊諾和徐睿岐畫得玩風火輪有一定的創新。整個過程都很強調孩子們的主動性和自主性,讓孩子在探索發現中學到東西。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冬爺爺的禮物》】相關文章: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