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與城市比,經濟條件差,幼兒園規模小,玩具少,但卻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各具特色的民間工藝,并且幼兒園占地面積普遍較大。所以,農村幼兒園必須充分利用當地有利條件,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
一、創設富有農村特色的室內環境
室內環境是幼兒教育環境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室內環境布置得科學合理,富有感染力,將為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提供重要保證。農村幼兒園必須充分利用當地自然資源和工藝優勢,創設出有鮮明特色室內環境。要既經濟節約,又接近農村生活實際。
(一)墻壁布置
墻壁的布置一定要考慮幼兒全面發展的需要,并由幼兒和教師共同完成。內容要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季節特點和教育教學需要安排。形式可以靈活,粘貼繪畫、小制作垂掛等均可,如用樹葉、貝殼、碎布、花生殼、棉花、玉米纓等粘成各種主題畫面。粘貼可與繪畫結合,用玉米皮、麥秸草編成花籃、帽子等,然后縫制在畫面上,這樣的畫面具有濃郁的農村兒童生活氣息,因而對幼兒格外富有吸引力。墻壁上這些畫面不斷變化、更新,則可不斷滿足幼兒的好奇心,給他們以更多的幻想與想象。墻壁上還應有一些固定的布置,如健康袋、評比欄、出勤袋等。這些布置既可對幼兒起到一定的檢查督促與鼓勵作用,又可給幼兒以穩定、連續的感受,便于培養他們的恒心與上進心。此外,還可在四周用水泥、洽板或玻璃做成與孩子一樣高的黑板,便于幼兒用各色粉筆在墻面上畫個痛快,這樣,可以使他們更好、更充分地舒展和發揮。
(二)各種區域的布置
在幼兒園活動室內設置各種區域,有助于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隨意選擇活動。
1、游戲材料區
首先要為幼兒提供專門化玩具,即成型玩具。如教師與幼兒一直起用布、棉花或泡膜、松樹籠等做成的木偶、娃娃,用向日葵盤做成的小刺猥,用各種小紙盒、泡膜、線軸、瓶蓋、鐵絲做成的交通工具,用黃泥做成的各種小動物等形象玩具;用火柴盒做的智力拼圖,用厚紙克、紙制成的棋盤和用扇貝小海螺制作的不同顏色的小鳥棋子,用木工下角料興上漆制成的積木等智力玩具;用紙殼做的風車用布做成的沙袋、降落傘,用紙做的飛標,用編竹篩筐的下角料做成的平衡等體育玩具;用紙、高梁秸、線繩、線軸做成的風箏,用小木棍、釘子、黃泥、碎布、線繩制作的翻跟頭小人(也可鍛煉手部肌肉),用鐵絲、紙殼、紙盒制作的縮伸脖子米老鼠、用玻璃制作的萬花筒等娛樂玩具。
另外,還要為孩子準備一些非專門性玩具,即供幼兒自制玩具或作代替物用的廢舊物品。如:火柴盒、棗樹根、木板、小篩子網、鐵網、棉槐條、柳條、紅白玉米棒芯、小木棍、小樹枝、木塊、線軸、瓶蓋、棉花、松樹籠、鐵絲、麥秸草、高梁秸、玉米皮、紙盒、紙、線繩、塑料泡膜、針線、花邊花樣、小鐵筒、鈕扣等等。
2、美工區
為幼兒準備樹葉、碎布、貝殼、鵝卵石、海螺殼、海花、烏魚殼、黃土、水圓頭剪刀、花生殼、瓜子皮、豆類、玉米、漿糊、乳膠、紙、紙殼、彩筆、線繩等,供幼兒繪畫粘膠。
3、自然角
教師要根據教育教學要求和農村實際,精心安排自然角,并隨季節變化不斷充實,更新自然角的內容。可利用罐頭瓶飼養一些小蝌蚪、小魚(鰱子、鯽魚)、小河蝦、河蛤蜊,還可種植仙人球、蟹爪蘭等,用塑料泡膜盆載種吊蘭、用泥盆載種菊花等。
4、圖書角
為幼兒準備各種兒童圖書,并要定時更換。可在墻壁上釘上3-5排釘子(每排2個),距離根據圖書數量確定,每排的確個釘子之間拉上一根清線繩,線繩上有是圖書數量2倍的曲別針將書別上,幼兒取放比較方便,取放時還可鍛煉幼兒手部肌肉的靈活性。
二、重視戶外場地的布置
大自然生機勃勃,變化萬千,易引起幼兒的好奇,激發他們探索的興趣,增長知識,陶冶情操。農村幼兒園土質好、地面大、自然條件優越,為創造良好的自然環境提供了方便。
(一)綠化
幼兒園戶外場地除沙土地外,要為幼兒留出一塊綠地(草坪)。可發動家長在小路旁、溝沿上挖一些合適的草,教師和幼兒一起載好,養護一段時間就可使用。這比花上幾百元鋪成水泥地面要安全適用得多。
(二)沙池和水池
沙是一種不定形的材料,可隨意操作。幼兒用沙可進行構造活動,還可插入各種結構材料。到河灘、海灘為幼兒運回沙子、洗滌后即可使用。沙池旁可放置小篩子、小羅、冰糕棒、塑管、玉米棒芯和用各種洗發精瓶制作的小鏟子、小簸箕、漏斗等,沙池周圍一般用山石、鵝卵石等圍起,便于幼兒游戲時隨時作用。
水是幼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幼兒最愛玩水。他們或制作紙船,或用塑料、蛋殼等制作玩具,然后放在水上游動。水池宜淺,夏季勤換,冬季放掉。
(三)種植園地
幼兒園應開辟一塊小地,教師和幼兒一起種一些易于管理,易見成果的植物。如扁豆、草株、蘿卜、小麥、玉米、花生等。
三、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
良好的心理環境能對人的行為產生積極影響。只有為幼兒提供一個能使他們感到溫暖、安全、可信、公平,能鼓勵他們探索與創造的環境,他們才能活潑愉快地生活。
(一)教師應把自己全部的愛傾注在幼兒身上,無私地、公正地、無條件地愛每個幼兒,并尊重和信任他們。要把母親一般的愛體現到使幼兒全面發展上來。
(二)了解每一個幼兒,并根據個別差異因材施教,注意啟發誘導,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三)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以身作則,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要舉止文明,互相尊重,友好合作。
幼兒能生活在一個輕松、愉快、和諧的群體環境中,會對他們的情感、性格、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獲得健康、全面、和諧的發展。
【農村幼兒園的環境創設之我見】相關文章:
• 淺談當前幼兒園的環境創設
• 談幼兒園班級生活墻的優化
• 幼兒園戶外區域環境創設研究
• 讓孩子做環境的主人
• 創設適宜環境 提高幼兒的早期閱讀能力
• 淺談幼兒園班級環境創設的有效性
• 美國幼兒園的環境布置和活動安排
• 試析幼兒園游戲環境的創設
• 幼兒園分區體育活動的環境創設
• 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探索與思考
• 淺談幼兒園班級環境創設
• 幼兒園文化建設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