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6-0135-01 個體的發展離不開環境,個體是在與環境的互動中得到發展的。幼兒園環境對日常教育活動起著最基礎的承載作用。雖然幼兒園校區內是我們所熟悉的環境,但是如何理解環境對教育所起的作用,構成幼兒教育環境必要要素以及如何創設適宜的幼兒園環境等問題,卻很難找到一個明確的答案。事實上幼兒園環境對幼兒教育有著及其重要的意義。幼兒園要為兒童創造良好的物質環境與精神環境,讓兒童感受快樂,在快樂中獲得知識、經驗、技能培養其健康的身心、活潑的性格和有益的興趣愛好。
我覺得在布置環境和準備投放材料時,要真正從幼兒的興趣、需要出發考慮問題,而不是憑自己的主觀判斷和臆測,這樣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同時,對環境的設置和材料的投放要針對教育目標,要有效地引導幼兒向更高的水平發展,體現出環境的教育價值。要想有效地利用環境促進幼兒的發展,引導幼兒與環境相互作用,我們必須對每一個活動、每一種材料所蘊含的教育價值有所了解。如積木是幼兒園里最常見的材料,在結構游戲區幼兒能接觸到。幼兒通過觀察可以獲得積木的顏色、形狀、大小等方面的知識;通過運用積木進行操作活動,幼兒可以發展他們的小肌肉動作和手眼協調能力,還可以認識各種幾何形體,培養初步的藝術造型能力和完美能力,并能實際地了解重心、平衡等物理概念。要充分發揮環境材料的作用,我們還必須明確每一個墻飾的教育價值。在墻飾設計制作過程中,由于墻飾的內容和材料均來源于幼兒的生活和幼兒關注的話題,所以幼兒很感興趣也易于接受。教師在幼兒的興趣點上不斷提出新的問題,把環抱教育引向深入,并與幼兒的日常行為聯系起來。這些做法為幼兒真正理解環抱的意義、形成自覺的環抱行為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收集、整理材料,豐富墻飾內容。在此過程中幼兒彼此交流和分享收集到的環抱信息,他們開始學會關注周圍環境,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保護周圍環境。
要使幼兒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動學習和發展,根據幼兒的興趣需要和現有發展水平以及教育目標來設置環境和投放材料是基本前提,但要真正實現還必須有教師的啟發、鼓勵和引導,為此我們應做到以下幾點:
1.將收集材料和創設環境的過程作為幼兒的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他們能做得到的讓他們自己去做,他們能想得到的讓他們自己去想,讓幼兒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看、聽、問等途徑獲取信息和材料,發展他們獲取信息材料的能力和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
2.要給幼兒自主選擇使用材料的權利。實踐證明:幼兒是否有自主選擇和使用材料的權利,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們參與區角設置和墻飾制作的積極性,影響著幼兒與環境材料之間的相互作用。因此,我們應盡可能讓幼兒自己選擇材料,自己決定做什么,并把材料放置在方便幼兒取放的地方,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便于幼兒不斷地與環境材料相互作用。
3.給幼兒出錯的權利,找出錯誤背后的真正原因。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會受到直接經驗的影響。在和環境材料相互作用的學習探究活動中,幼兒的做法和得出的結論并非都是正確的,難免會有一些片面甚至是錯誤的地方。這時我們不應簡單化地批評職責幼兒,而應設法搞清楚幼兒的真實意圖和認識水平,避免誤解或傷害幼兒。
4.培養幼兒尊重客觀事實,依據事實得出結論的科學態度。長期以來,有些教師很少注重培養幼兒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不給幼兒嘗試的機會,習慣于由自己來判斷幼兒的對錯,使幼兒感到真理只存在于教師的頭腦中,他們關注的是教師的態度,而不是客觀事實本身,這就造成了幼兒對教師的一種依賴和迎合心理。要改變這種現象,我們就必須更新教育觀念,從“教師講,幼兒聽”轉變為“讓幼兒主動探究,自己找答案”,創造機會和條件讓幼兒參與教育活動,逐步培養幼兒形成尊重客觀事實,依據事實得出結論的科學態度。
5.支持、啟發和引導幼兒與環境相互作用。無論是師生共同準備和創設的環境材料,還是教師根據教育目標和內容提供的環境材料,我們都應積極支持和鼓勵幼兒進行探究和操作活動。
幼兒園的環境創設在幼兒身心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們應充分利用環境材料所蘊含的教育價值,用科學的方法來引導幼兒,從而使他們能在環境創設中,在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得到發展。
【幼兒園環境創設芻議】相關文章:
• 幼兒園環境創設芻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