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園環境創設問題一直以來是幼兒教育研究者和幼教工作者廣為探討的,筆者在對幼兒園的實地觀察中也發現了幼兒園環境創設中一些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問題,為此,并查閱了大量的相關文獻后總結了幼兒園環境創設的一些基本理論和實踐問題。本文將從幼兒園環境對于幼兒發展具有的重要意義出發,分析目前幼兒園環境創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探討幼兒園環境創設的一些必要原則和有效策略。
【關鍵詞】環境創設 意義 誤區 建議
幼兒園環境是幼兒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在早期教育發展的今天,人們普遍開始關注幼兒的生存質量問題,幼兒園作為幼兒生活和學習的主要場所,幼兒園環境質量問題也日益受到關注。幼兒園環境創設是改善幼兒生存環境、提高幼兒生存質量,為幼兒健康成長創造條件的一種有效地手段。由于幼兒園環境與幼兒生活緊密相連,改善環境、創設環境將成為幼兒園教育的基本內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也提到:“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
一、幼兒園環境對于幼兒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幼兒教育家對環境對幼兒發展具有的作用的闡述
1、瑪麗亞•蒙臺梭利
蒙臺梭利非常強調環境在兒童心理發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認為兒童的發展是有機體與“有準備的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有準備的環境"是蒙臺梭利教育的核心。所謂"有準備的環境"指的是具有豐富的教育材料,能促進兒童主動學習與探索的環境。
總的來說,“有準備的環境”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環境的設置必須適合兒童發展的節奏和步調,并提供適合兒童自由操作的各種活動材料;第二,環境必須是有秩序的、對兒童有吸引力的、美的,同時也必須是能夠保護兒童,并讓兒童有安全感的;第三,環境創設必須體現與成人世界的聯系;第四,環境應給予兒童自主選擇的自由。
2、馬拉古茲―瑞吉歐教育
以馬拉古茲為代表的瑞吉歐人創造了一個幼兒教育的傳說,以獨特的幼兒教育方式和幼兒教育理念,在全世界綻放出了耀眼的光芒。
瑞吉歐教育環境的設置與運用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色: 第一,強調環境是課程設計和實施的要素,是兒童與兒童之間、兒童與成人之間、兒童與物之間互動的關鍵性因素,是瑞吉歐教育中的"第三位"教師;第二,環境也是"記錄"兒童成長的最佳方式之一,對教師的工作與成長、兒童的自我認識以及家長對兒童、對學校教育的了解這三個方面都發揮著不可比擬的作用。
3、中國幼教之父―陳鶴琴
陳鶴琴先生是我國現代幼兒教育的先驅者和奠基人,一生都致力于中國幼兒教育事業,為我國學前教育科學化、本土化做過不懈的努力。
陳鶴琴在他的很多著作中都提到了幼兒園環境的重要性,他的“活教育”幼兒教育思想中,非常強調環境對兒童發展的作用和重要性。他認為因為兒童從環境中接受刺激,并保存這些刺激達到生存和發展,因此,幼稚園要為兒童創設優良的環境,使兒童從中獲得好的刺激。為此,陳鶴琴在其著作中闡述了幼稚園環境的布置以及尊重兒童的興趣和特點等的環境創設原則。
(二)幼兒園環境對于幼兒的教育作用
1、具有陶冶作用
幼兒園環境是一種特殊的環境,是經過篩選的,經過“去偽存真”和“棄惡從善”的環境,是受控制的環境,其綠化、美化、凈化、兒童化和教育化的特征,有利于啟迪幼兒的心靈,陶冶幼兒的情操,也有利于啟發幼兒的認知,并引導和激勵幼兒去實踐、去探索、去思考。
2、具有啟智作用
幼兒園環境著眼于豐富幼兒的知識,開拓幼兒的眼界,增長幼兒的能力,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孩子們在與環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學習、探究,從而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3、具有審美作用
幼兒園環境還具有的就是審美作用,首先,環境的美化,可以培養幼兒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和能力。其次,美麗的幼兒園環境可以增強幼兒對環境的了解,培養幼兒熱愛自然,美化環境,保護環境的情趣。
4、具有教育作用
幼兒園環境是幼兒園教育的一部分,幼兒園環境是幼兒園課程的一部分,幼兒園環境必須要具有的就是教育性。幼兒園環境中不論是墻面布置,材料提供,甚至一草一木都蘊含者教育因子,都是教育者們教育智慧的結晶以及開展隨機教育的源泉。
(三)幼兒園環境對促進幼兒發展有重要意義
1、幼兒園環境有利于促進幼兒的身體發育
幼兒園環境中,尤其是幼兒園的物質環境對幼兒的身體發育有很重要的意義,像幼兒園一些鍛煉小肌肉的玩具或是聯系平衡的平衡木,就對培養幼兒的平衡性和發展小肌肉有很大幫助。
2、幼兒園環境有利于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幼兒的社會性是在與人的交往中實現的,是在和環境中逐漸發展的。幼兒園豐富的物質環境和開放的精神環境有助于幼兒的同伴交往和個性形成有,同時對幼兒初步形成正確的認識和行為習慣也有很大的幫助。
3、幼兒園環境有利于促進幼兒的認知發展
幼兒的認知是在與周圍的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不斷發展的,幼兒園環境作為幼兒發展的一種刺激條件,可以有目的的塑造幼兒的某些行為習慣。與此同時,幼兒園環境對促進幼兒的情緒情感、幼兒的智力、語言能力的發展都有重要的意義。
二、幼兒園環境創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觀念及認識方面存在偏差
很多幼兒教師對環境創設的認識不夠全面,以為把環境布置的漂漂亮亮,就是進行了很好的環境創設,還有的幼兒園把環境創設簡單的理解為環境中的物質設備,以至于盲目攀比,造成環境創設的硬性化,缺少人文氣息;沒有明確環境創設的真正目的和價值所在,片面的理解環境創設的目的和意義,在環境創設方面沒有整體有效地規劃,很多教師在環境創設方面很少有做到對空間、時間和內容的整體規劃;因為幼兒園環境是兒童的環境,孩子是環境的主體,因此,我們提倡讓孩子參與到環境創設的過程中,因此,很多教師理解的參與就是教師為主進行環境創設,幼兒為輔參與環境創設,可參與不僅僅是指教師在創設環境的過程中要求幼兒幫忙,而是指幼兒真正的參與其中,有他們自己的想法,有他們自己的思考,“參與”是有“合作”的意思在里面,讓幼兒參與到環境創設中來,其實是教師與幼兒合作進行環境創設;環境秩序的建立在幼兒園環境創設中同樣十分重要,環境秩序的建立同環境創設的過程同樣重要,它有關于環境創設后的利用和開發,延伸和拓展,然而遺憾的是有些幼兒教師并沒有意識到。
(二)在環境創設的實施過程中存在不足
1、環境創設中存在一定的環境盲區; 2、材料的使用和投放存在問題; 3、環境創設以平面設計和固定居多,忽視平面與立體、固定與變化的關系; 4、利用環境不夠,規矩與約束太多
三、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原則與建議
(一)幼兒園環境創設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1、安全性原則
安全性是幼兒園環境創設必須要遵循的原則,只有幼兒園環境是安全的,才有可能進行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幼兒園環境創設安全性原則是指幼兒園的園舍建筑、大型的活動器材、幼兒園的玩教具、活動場地必須符合相關的衛生和安全標準,沒有一些不安全的隱患,以保證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和成長。
2、適宜性原則
幼兒園的環境創設還要符合適宜性原則,即幼兒園環境要適合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和幼兒的年齡特點,以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同時,幼兒園環境創設還要注意因地制宜,與本地的經濟文化條件相適宜。
3、整合性原則
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整合性原則是指幼兒園環境是對各種元素,即各種環境、各種資源和各種知識進行的整合,以達到既保證幼兒身體發育又促進幼兒心理的發展。具體而言,幼兒園環境的整合性原則要求幼兒園環境能夠整合各種知識和各種智力與非智力因素使其都能達到一種平衡。
4、可操作性原則
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可操作性原則是從幼兒園環境的利用和實效性上說的,它是意思就是幼兒園環境要利用的,不是欣賞的;幼兒園的玩具材料是可以操作的而且是經久耐用的,而不是充當擺設的。
5、動態性原則
幼兒園環境要想真正成為幼兒的第三位教師,就得不斷處于“運動”的狀態,不斷的“變化”和“生成”。這就是幼兒園環境創設要遵循的另一個原則,即動態性原則。動態性原則是指幼兒園環境創設要從空間、內容、材料、規則等方面關注環境的不斷變化和生成。
6、豐富性原則
幼兒園環境創設要滿足豐富性原則,幼兒園要為幼兒提供足夠的、種類豐富的知識載體、飽滿的情緒體驗,以最大程度保證幼兒的全面和諧發展。幼兒園環境創設的豐富性包括環境創設內容豐富,三維空間利用充分;環境創設種類玩具、器械、材料和活動區項目富;以及環境創設方式豐富。
7、參與性原則
幼兒園環境創設參與性原則是指環境創設的過程是幼兒與教師共同參與合作的過程,它強調創設環境與幼兒發展的互動關系。幼兒參與創設的環境,往往是幼兒最認同、最關心和最喜歡的環境,同時,幼兒參與環境創設的過程也是幼兒獲取經驗、發展能力、學會創造、行使權利的過程。
8、啟發性原則
幼兒園環境創設啟發性原則是指幼兒園環境要富有啟發性,要有助于引發幼兒思考、聯想和創造,以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和主動探索的能力。一個具有啟發性和支持性的環境能始終吸引著幼兒,激發孩子的構思、想象,從而使幼兒成為環境的主人。
9、幼兒主體性原則
幼兒是環境的主人,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是為了幼兒更好的發展,幼兒園環境創設主體性原則就是指幼兒園環境創設要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尊重幼兒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
(二)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建議
1、提高認識,明確目標,因地制宜地創設幼兒園環境
幼兒園環境創設者一定要更新觀念,正確認識幼兒園的環境創設目標,樹立正確的環境創設意識,明確環境創設的價值意義所在,根據本地特色和幼兒園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的創設適合而良好的幼兒園環境。
2、利用多種因素,創設自然而開放的環境
幼兒園環境應是開放的環境、輕松的以及體現自然美的環境。環境創設者應該著眼于多種因素,為幼兒創設自然的,美麗的環境。例如,幼兒園可以栽種一些果樹,種植一些綠色植物,開辟一定的沙地、草地及種植園,以幼兒園增加自然的因素。
3、重視和發揮環境作為課程的重要功能,使環境真正成為幼兒的“第三位教師”
幼兒園環境作為隱性課程在促進幼兒發展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要注重發揮環境的課程功能。環境是課程的準備,是課程的發展,也是課程的記錄和延續,我們要充分的利用環境這一功能,引導幼兒與環境互動,讓幼兒從環境獲得各種良好、有益的經驗,從而使環境真正成為幼兒的“第三位教師”。
4、明確孩子是環境的主人,提供機會,鼓勵幼兒參與
孩子是幼兒園環境的主人,幼兒教師應重視幼兒在環境創設中的主體地位,鼓勵幼兒參與到環境創設的過程中來,在環境的創設、使用、評價和管理的各個方面突出幼兒的主體性,給予幼兒參與創設、選擇材料、自主活動、同伴交流互動的機會。
5、廣泛利用家庭和社區資源創設環境
幼兒園環境創設應與家庭和社區合作,廣泛利用家庭和社區的資源為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服務。家庭和社區可以為幼兒園環境創設提供材料的支持,經驗的幫助。同時,幼兒園要創造條件,引導和鼓勵家長參與到環境創設中來,激發家長參與環境創設的熱情,讓家長和幼兒一起與環境進行互動,可以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
6、關注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創設對所有幼兒一樣的環境
幼兒園應該創設這樣一種環境,即幼兒園的環境應是公平的環境,在這個環境中所有幼兒的需要一樣被滿足,是所有幼兒都喜歡的環境,是沒有任何性別歧視、種族歧視和宗教歧視的環境,在這個環境中所有幼兒都是平等的,都是被尊重和愛護的,幼兒園環境對所有幼兒都是一樣充滿愛和關懷的環境。
參考文獻:
[1]許卓婭,張暉.幼兒園課程理論與實踐 [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年
[2]袁愛玲. 幼兒園教育環境創設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11月第一版
[3]黃瑾.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 [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7年
[4]閻水金.幼兒園環境與教育 [M] 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 1993年
[5]陳雪. 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教育作用 [J] 教育研究 2010第4期
[6]張玉燕.淺談幼兒園環境創設與課程 [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0年第6期
[7]李質堅,匡玲燕.為幼兒成長創設適宜的環境[J]學前教育研究 2007年07、08期.
【幼兒園環境創設芻議】相關文章:
• 幼兒園區域游戲環境創設
• 發揮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教育價值
• 幼兒園環境創設策略
• 幼兒園環境創設與幼兒環保教育
• 現代幼兒園環境創設思想理念
• 幼兒園體育如何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 幼兒園室內環境創設研究
• “不怕寒冷,鍛煉身體”
• 幼兒園主題環境創設初探
• 東營市實驗幼兒園創優雅教育環境促幼兒和諧發展
• 創設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的環境
• 幼兒園室內外環境創設的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