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變形布帽》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美術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珠片、紐扣、毛線、羽毛等輔助材料,有創(chuàng)意地進行裝飾,在布料上設計并裁剪出各種形象的帽檐和帽身,表現(xiàn)出造型新穎,外觀別致的帽子,有意識地搭配選布,有序取放布料和輔料,有良好的操作常規(guī),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變形布帽》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在布料上設計并裁剪出各種形象的帽檐和帽身,表現(xiàn)出造型新穎,外觀別致的帽子。
2、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珠片、紐扣、毛線、羽毛等輔助材料,有創(chuàng)意地進行裝飾。
3、有意識地搭配選布,有序取放布料和輔料,有良好的操作常規(guī)。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5、在浸染、欣賞作品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設計、裁剪、拼貼、裝飾各種各樣的帽子。
表現(xiàn)出造型新穎,外觀別致的帽子。
活動準備:
1、各種布料、粘貼材料及珠片、紐扣、絲帶、毛線、羽毛等輔助裝飾材料。
2、各種各樣的帽子實物,將其布置在展板上。
3、具有夸張造型的帽子PPT圖片。
活動過程:
一、欣賞帽子,討論其造型特點。
1、參觀展板,說說喜歡的理由。
教師:今天活動室有個帽子展覽會,你可以去轉轉看看,試試說說在這些帽子中你最喜歡哪一頂?為什么?
2、交流總結,了解各式各樣帽子的結構和用途。
教師:觀察了那么多的帽子,你覺得帽子可以分成哪兩個部分?
總結:帽子的主體部分我們叫它帽身,邊上的一圈叫做帽檐;上面還有許多的珠片、絲帶、羽毛等裝飾品,人們戴上帽子既可以遮擋太陽又可以打扮自己。
評析:感受美是美育的基礎,欣賞美是表現(xiàn)的前提。首先:我精心創(chuàng)設了美妙的 “帽子展覽會”的環(huán)境(如圖一),讓孩子在參觀游覽中感受到各式各樣帽子帶給我們的美感。這一環(huán)節(jié)以“玩”為切入點,可以讓孩子在興趣的帶動下更好的投入活動。
其次:還要注重讓孩子表述和交流,充分抒發(fā)自己對美的理解。孩子們在寬松的參觀氛圍中,與伙伴自如地談論自己喜歡的帽子;在老師的積極鼓勵下,大膽表達,發(fā)表著對美好事物的理解和感受;并經過經驗梳理和總結提升,實現(xiàn)了蘊含其中的教育價值。
二、啟發(fā)思考,引發(fā)幼兒的想象。
1、觀察PPT,發(fā)現(xiàn)造型奇特的帽子。
教師:瞧,還有這些帽子,你見過嗎?你發(fā)現(xiàn)有哪些奇特的地方?(隨著幼兒的講述,教師逐一點開相關帽子進行觀察)
2、結合故事,借境創(chuàng)想。
教師:是的,頑皮的小帽子喜歡變形。一陣分吹來,小帽子飛上了天空,變身飛機吧,白云就是帽檐;小帽子飄到屋頂,尖尖的屋頂當帽身,彎彎的屋檐是帽檐;小帽子來到山坡,變成花兒,山坡是帽檐;小帽子來到草地,變身蝴蝶,小草當帽檐;小帽子來到小河,變成小魚,河水當帽檐。(邊講述邊出示形象,組合成帽子)
想象:猜猜小帽子還會怎么變形?會用什么當帽檐?變出什么當帽身?
評析: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注重了情境激趣、引發(fā)想象、引領教學的理念。通過故事,結合彩紙形象的直觀展示,可以讓幼兒入情入境,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凝神屏氣,睜大好奇的雙眼,感受著眼前的變形帽的一切。
借境想象,可以讓幼兒展開聯(lián)想,從而達到寓教于樂,自主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孩子們的思維一下被激活了。有的說小帽子也許還會變身葫蘆、大大的葉子當帽檐;有的說會變成小鳥,大樹當帽檐;還有的說會變成帆船,波浪是帽檐……為后面的創(chuàng)作活動作了成功的鋪墊。
而這,只是幼兒園的一種慣見的教學方式——情景法。之所以能吸引幼兒的注意,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想,是因為教師的獨具匠心,賦予了其無限的美感和奇特的想象。在這里我精心設計了具有美感的色塊,邊講述故事邊組合形象。(如圖二)既為孩子的模仿提供了依據,又為孩子的創(chuàng)造提供了線索。
三、探討方法,交代制作要求。
教師:你會在布料上變出帽檐和帽身嗎?拼貼組合成一只變形布帽嗎?
教師:你打算怎么做?怎樣連接在一起?你覺得那個步驟有困難?
隨著討論的深入,由教師向幼兒演示有困難的制作過程,給出好的建議方法。
評析:在此環(huán)節(jié)我一改傳統(tǒng)機械的集體示范,統(tǒng)一要求的教學方法,而是調動孩子已有的制作經驗,讓孩子自己來說說該怎么做?哪里有困難?針對孩子需要解決的問題,通過演示、建議等方式,幫助孩子探討方法。對于孩子已熟悉和掌握的,就不去多關注,從而做到詳略得當,主次分明。
教師始終是“蹲下來”和孩子對話。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tài)度對待每個孩子,耐心地傾聽,支持鼓勵他們大膽地表達內心的意愿。師生關系融洽,課堂氣氛和諧。這樣一個開放式的教學環(huán)境,為幼兒營造了“玩中學”的心理氛圍,讓幼兒充分體會到了自主學習的快樂。
四、自己動手,設計新穎別致的帽子。
1、交代要求,明確方法。
教師:你覺得可以把帽子做成什么樣子?帽子主體是什么造型?帽檐可以設計成什么樣?想好了請你動手試一試吧。
2、觀察材料,輔助裝飾。
教師:你想選什么顏色的布料?可以自己去展示架上取用。帽子做好了,老師這里有一些輔助材料,請你去擺一擺、放一放,試一試怎樣才能讓你的帽子更漂亮,顯得與眾不同。
操作過程中,教師給予適當?shù)膸椭褂變耗芨玫赝瓿刹僮鳌?br />評析:藝術活動必須依靠物質材料,幼兒通過與材料的互動來表達美的實物。有心的教師往往不忽視這一教育契機,因此我除了提供布料“展示架”(如圖四),還不辭辛苦為孩子準備了珠片、紐扣、小花、羽毛等種類眾多,數(shù)量充足、方便取用的“材料盒”(如圖三)。此外,藝術活動還須面向全體,要針對幼兒不同的特點和需要,提供均等的表現(xiàn)機會。為了讓每個孩子都有選擇的權力,我允許幼兒可以自由取用“材料超市”中不同顏色花型布料和輔助裝飾材料;為了讓能力不同的幼兒有表現(xiàn)和體驗成功的機會,我隨時觀察發(fā)現(xiàn),提供及時的幫助和意見,一種強烈的人文關懷蘊藏其中。通過“學中玩”環(huán)境材料的創(chuàng)設以及思想理念的貫穿,讓幼兒在動手動腦、拼拼擺擺、做做玩玩中創(chuàng)造美表現(xiàn)美,從而獲得自信。
五、展示作品,欣賞各自制作的帽子。
將幼兒作品一一展示出來。(如圖五)
教師:誰愿意上來介紹一下你做的帽子,有哪些創(chuàng)新和別致的地方?找找還有誰的帽子與眾不同?(如圖六)
評析:最后讓孩子在欣賞別人創(chuàng)意作品的同時,說一說哪頂帽子與眾不同?也可以介紹自己設計的獨到之處,還可以發(fā)現(xiàn)同伴裝飾的優(yōu)缺點……可以提高欣賞評價能力。能幫助幼兒梳理操作經驗,同時也能激發(fā)思維,幫助幼兒養(yǎng)成愛觀察,會思考的習慣。
六、活動延伸、在區(qū)域中繼續(xù)完善裝飾。
活動反思:
“玩”是幼兒的天性。只有引導幼兒將“玩”和“學”結合起來,才能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的動力;只有在“玩”的過程中體現(xiàn)“自由”和“賞識”,才能使孩子學的快樂,讓老師教的輕松!本次活動,老師運用了展示法、情境法、探討法、賞識法等多種教學方法,讓孩子們在寬松自如的“玩”氛圍中,通過觀察、講述、聯(lián)想、實踐……創(chuàng)作出各種款式新穎,造型別致的帽子。活動注重了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引領,使得整個活動完整、清晰、有效。在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深入的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小百科:帽子,一種戴在頭部的服飾,多數(shù)可以覆蓋頭的整個頂部。帽子主要用于保護頭部,部分帽子會有突出的邊緣,可以遮蓋陽光。帽子有遮陽、裝飾、增溫和防護等作用,因此種類也很多,選擇也有很多講究。
【幼兒園大班教案《變形布帽》含反思】相關文章:
• 幼兒園小班美術優(yōu)秀教案《笑比哭好》含反思
• 中班美術《蝴蝶》教案
• 大班美術課教案《美麗的青花蛋》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教案《三只小豬造房子》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教案《毛線球》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教案《蘑菇傘》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教案《圓點娃娃找朋友》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教案《美麗的金魚》
• 中班綜合美術活動:百變彩繩
• 幼兒園中班教案《媽媽的畫像》
• 幼兒園小班教案《冰激淋》含反思
• 小班美術教案:創(chuàng)意小臉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