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折紙鶴》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美術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在活動中體會折紙的樂趣,認識紙鶴,知道紙鶴寄托的是美好的祝愿,認識折線、初步基礎形和小鳥基礎形,最終完成紙鶴的折疊,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折紙鶴》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認識紙鶴,知道紙鶴寄托的是美好的祝愿。
2.在活動中體會折紙的樂趣。
3.認識折線、初步基礎形和小鳥基礎形,最終完成紙鶴的折疊。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學習一些基本的折紙技巧完成折紙作品。
教學難點:通過觀察和判斷完成初步基礎形到小鳥基礎形的折疊。
活動準備
1.折好的紙鶴,人手一只。
2.手工折紙每人兩張。
3.《紙鶴》的制作步驟示意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作品,引起興趣
同學們,你們看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什么。
(學生觀察,教師向學生介紹紙鶴作品)
有一個古老的傳說,說用心折出的紙鶴能給愛的人帶來幸福與好運。現在我們就動手來折疊美麗的紙鶴吧,將我們的祝福折疊進每一只飄飄欲飛的紙鶴里。
二、提出問題,開始折疊
1.認識“折痕”
(1)這只紙鶴很漂亮,老師能將它折出來,也是因為一個好幫手的幫助。我們來看看這個好幫手是誰?
(2)教師示范如何將手中的紙鶴輕輕的打開。
(3)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將自己桌上的紙鶴輕輕打開。教師引導其發現折痕。
2.學習基本的折紙方法
(1)在認識折痕的基礎上,學會“上折法”,并練習一手按住紙張,另一手將紙張壓平的基本技巧。
(2)示范初步基礎形的折法,學生練習。
三、觀察圖示、完成折疊
教師出示紙鶴的折紙示意圖,學生通過觀察完成作品
(1)指出示意圖的順序,用簡單的語言提示學生觀察。
(2)難點部分為初步基礎形到小鳥基礎形的過渡,教師通過示范動作讓學生學會用兩個大拇指往中間推壓的技巧。
(3)作品完成后,教師給予幼兒肯定和表揚。
四、活動延伸
讓學生在課后運用剛才學到的技巧,進行其他的折紙創作。
教學反思
從活動效果看,這是一次有意義的嘗試。在活動中,孩子們充分熱情,認真觀察,積極思考,學習氣氛熱烈,學習效果好。但是由于工作經驗不足,我在活動過程中有兩點把握得不好,有待改進:一是在操作的過程中,沒有把學有余力的學生這一寶貴的資源很好的利用起來,如果能即時的發現這些“小能手”并讓他們當當“小老師”參與到活動中去,應該能更好的促使孩子們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二是活動延伸部分設計的其他折紙創作,不一定要強調是其他,也可以是再折一只紙鶴,并鼓勵他們送給爸爸媽媽或者小伙伴。當學生用稚嫩的小手捧著自己折出的紙鶴送給別人時,應該更能體會折紙的樂趣和紙鶴的意義吧。
小百科:由紙張折疊而成的手工紙制品,其折疊成的樣子似飛鶴,所以叫做紙鶴。
【幼兒園大班教案《折紙鶴》含反思】相關文章: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