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胡說歌》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音樂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在初步學唱的基礎上,培養幼兒的表現力和想象力,積極參與活動,感受歌曲的滑稽有趣,體驗幽默帶來的快樂,學習接唱襯詞,并初步學習創編新歌詞,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胡說歌》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活動,感受歌曲的滑稽有趣,體驗幽默帶來的快樂。
(2)在初步學唱的基礎上,培養幼兒的表現力和想象力。
(3)學習接唱襯詞,并初步學習創編新歌詞。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5)借助圖譜、動作、游戲情景理解記憶歌詞并學唱歌曲。
重難點:
感受歌曲的滑稽有趣,體驗幽默帶來的快樂。
學習創編新歌詞。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響板每人一個,襪子一雙。(因為這首歌曲歌詞簡單,不需要復雜的教具。襪子是為了配合歌曲的滑稽,風趣而設計)
活動過程:
(一)襪子引題,呈現歌詞。
1.“小朋友們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大家非常熟悉的小物品,想知道是什么嗎?”引起幼兒的興趣。(老師滑稽地拿出襪子)
提問:“襪子穿在哪里?”你把襪子穿在耳朵上嗎?
評析:
襪子是孩子們再熟悉不過的物品了,她們都知道襪子應該穿在腳上,這樣引題,讓幼兒感到很好玩,引起幼兒的興趣。
2.教師拿著襪子去詢問小朋友,問五句,因為歌曲就五句歌詞,目的是呈現歌詞
幼兒感到很好玩。
提問:我問了誰分別是怎樣問得?幼兒重復并學習歌詞。
評析:
運用談話的方式把歌詞套用在問題中,使幼兒既有興趣,又能自然地習得歌詞。這里的提問主要是學歌詞,重復歌詞。
(二)教師范唱,感受歌曲。
1.“是呀,襪子怎么可以穿在耳朵!有一首歌里就是這樣唱的。
提問:這首歌有趣嗎?為什么?
2.隨音樂范唱第二遍。
3.既然這么有趣,我們一起唱吧!教師帶幼兒唱,并在一二句末拍手兩下。
評析:
這一環節,為了讓幼兒掌握弱起小節,設計了拍手,同時為下面的添加襯詞和動作作鋪墊。
(三)初步學唱,添加襯詞和動作。
1.請你們仔細聽一聽,這一遍我是怎樣唱的?(用打響舌代替拍手部分)
2.請幼兒模仿打響舌,演唱歌曲。
評析:
在初步學唱的基礎上,將拍手換成了打響舌,一下有把幼兒的興趣提升了一個高度,讓幼兒在反復學唱的過程中沒有一點的厭煩感,讓幼兒從中掌握了節奏。
3.創編一些有趣的聲音作襯詞演唱歌曲。
4..剛才我們用聲音作襯詞,你們能不能想一些有趣的動作來代替有趣的聲音呢/
評析:
教學中教師特別注重幼兒的能力方面的培養,并隨著情景的變化引導幼兒不斷的變化方式,來感受歌曲,加深對歌曲的理解,從而寓教育于音樂形象中,自然地學唱了歌曲,為下一步的創編活動做力鋪墊。
(四)提升經驗,創編新歌詞。
小朋友都知道襪子要穿在腳上,歌曲里還問我們把襪子穿在耳朵上嗎多有趣呀!把襪子穿在耳朵上違反了 正常的生活規律,那就是在胡說,剛才我們唱的歌曲的名字就叫“胡說歌”.把手套穿在腳指上是不是胡說?把帽子帶著屁股上是不是胡說?
1. 那你也動腦筋想一想還有那些事情是在胡說,把它編到我們的歌里。
2. 即興創編并演唱。
3. 合作游戲,結束活動。
4.幼兒圍圈用響板伴奏,教師在中間表演。
教學反思:
隨意地改變歌詞,用熟悉的曲調創編新歌曲,是饒有趣味的。教師在活動中積極引導鼓勵孩子作出創造性的反映,注意讓孩子有興趣地參加到編唱活動中,最后,在編唱的過程中教師又巧妙地利用樂器伴奏,參與到游戲中,體現了生生和師生之間的和諧互動,活動達到了**,并完成了預期的目標。
小百科:胡說,指隨便亂說;比喻說話的人對事物發展的狀態不加以分析其正確與否,做出一種不負責任的語言表達方式。
【幼兒園大班教案《胡說歌》含反思】相關文章:
• 大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勞動最光榮》含反思
• 小班音樂游戲《快樂的小猴子》
• 幼兒園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小枕頭》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優秀音樂教案《喂小鳥》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兒歌教案《迎春花》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講衛生》
• 幼兒園大班音樂欣賞教案《魔術師與小精靈》含反思
• 小班親子韻律游戲:小青蛙和笨笨蛇
• 小班音樂教案《大魚和小魚》
•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蜻蜓捉蚊子》
•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糖梅仙子》
• 幼兒園大班教案《詠柳》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