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貨幣》適用于大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教育幼兒愛護人民幣,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認識人民幣,嘗試在生活中運用人民幣,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人民幣的判斷能力,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貨幣》教案吧。
活動目標:
1、認識人民幣,嘗試在生活中運用人民幣。
2、教育幼兒愛護人民幣,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
3、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人民幣的判斷能力。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重點:
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體驗數學與我們生活之間的密切關系。
活動難點:
初步掌握用貨幣購物的基本常識;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仿真人民幣”;小猴子的果樹園場景布置;若干附有錢幣的果子;文具店、圖書店等商店布景;愛心捐款箱;各類標有價格的文具、圖書等貨物;災區錄像。
學具準備:“仿真人民幣”。幼兒自制的小存錢包;小果筐。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1、導入語。
教師:親愛的小朋友你們好,你們最近都喜歡什么樣玩具或圖書呢?這些東西都是誰買來送給你們的?用什么買的呢?(提出問題,引導幼兒進入主題)
教師:媽媽、爸爸那些送你們禮物的人他們的錢又是從那來的呢?(引導幼兒知道人民幣與我們生活的之間的關系)
教師:你們想不想自己學著去商店買東西呢?
幼兒:想。
教師:要想去買東西就必須有人民幣,那我們要怎么辦呢?
幼兒:像爸爸、媽媽一樣去工作。(引導幼兒知道只有靠勞動和付出才能獲得回報。)
教師:好吧,今天我剛好在路上遇到小猴子它說它的果園里想請一些園丁去幫忙摘果子,那讓我們一起去幫他吧!你們愿意嗎?
幼兒:愿意。
教師:去小猴子的果園要經過一座很窄很窄的獨木橋,大家排好隊,都跟著我一個跟著一個的走。(教師帶領幼兒走線)
二、集體活動。
1、采果子,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啊,我們終于到了小猴子的果園了,你們看小猴子在等我們呢!
小猴子(教師扮):小朋友你們終于來啦,快來幫我摘果子吧。每一個果子里都有一個小秘密哦!
幼兒拿小果筐幫助小猴子摘果子,并從果子里取出不同面值的貨幣。
2、認識人民幣。
教師:小朋友,剛剛我們大家幫助小猴子采摘了那么多果子,工作了這么久辛苦啦現在要給小園丁們發工資了。
教師:那你們都認識他們的面值嗎?(出示仿真人民幣,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幣,引導幼兒認讀。)
3、幼兒操作認讀。
請幼兒認讀自己手中的人民幣。
4、感知人民幣的兌換關系。
出示100元人民幣,提問幼兒可以兌換幾個50元(幾個20元、幾個10元)?
請幼兒用學具擺一擺。(引導幼兒按群計數)(出示課件)
教師小結:100元可以兌換成2個50元,5個20元,10個10元。
5、游戲:小小銀行家。
請幼兒清點自己的仿真人民幣,并按面值分類記錄數量,記錄在記錄表里。(記錄表見附圖)
6、觀看災區錄像。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嗎?在我們的災區還有很多小朋友沒有家,沒有學校沒有書讀。他們多么想和我們一樣,在明亮溫暖的教室里學唱歌跳舞學知識啊!我們應該幫助他們。(引導幼兒關心他人,愿意將自己的愛心奉獻)
教師:小朋友你們想怎么幫助這些受災的小伙伴呢?
幼兒:我要送她禮物……
幼兒討論自己要送給災區小朋友的禮物。
7、獻愛心活動。
請幼兒按自己的意愿選擇自己傳遞愛心的方式。
①、文具店、圖書店、玩具店,教師選幼兒扮演營業員,請幼兒按購物規則進行購物。
②、愛心捐款箱,請幼兒將自己的善款捐進愛心箱內。在與幼兒一起統計“愛心捐款箱”里的捐款數目。
三、結束活動“送愛心”。
教師:小朋友讓我們把我們的愛心禮物送到災區的小朋友那里吧!
教師帶領幼兒開上“幸福火車”前往災區送愛心。
延伸活動:
帶幼兒去超市購物,體驗生活中的數學運用。
點評建議:
人民幣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隨處可見,它與我們密切相關。在幼兒的生活中,一個玩具、一個蛋糕、……,都要接觸到人民幣。《幼兒園教育綱要》將幼兒數學教育的目標定位于:“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依據這一理念,我設計此活動。以便讓孩子正確認識一些貨幣的面額,并了解使用貨幣購物的常識,懂得合理地消費,同時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的現象和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使數學教育更加生活化、游戲化、綜合化。
小百科:貨幣 CCY(Currency)是購買貨物、保存財富的媒介,實際是財產的所有者和市場關于交換權的契約,根本上是所有者之間的約定。
【幼兒園大班教案《貨幣》】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等分》
下一篇:幼兒園大班教案《10的減法》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