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數學教案《魔幻的數字7》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數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培養互相合作的能力,學習并掌握7的分解和組成,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數學《魔幻的數字7》含反思教案吧。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魔幻的數字7
活動名稱:
魔幻的數字7
活動目標:
1.學習并掌握7的分解和組成。
2.培養幼兒互相合作的能力。
3.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1.1-7數字卡片一套
2.操作單每人一張
3.畫筆(自備)
活動過程:
1.課前復習
教師:小朋友你們已經學習了數字0-7,誰能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把它們數一遍?
教師:哪位小朋友能按從大到小的順序再數一遍?
教師:小朋友們回答的真棒!那么從0-7這些數中任意抽出兩個數比較大小你們會嗎?
教師出示卡片,小朋友回答。
教師:小朋友們真聰明!現在老師問問小朋友:學習的6的分解和組成還記得嗎?
教師:6的分解和組成有幾種?誰能告訴老師是哪幾種?(6的分解和組成有5種,它們是: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5和1、4和2)
2.涂一涂
教師:6的分解和組成小朋友們掌握的真好,今天老師帶領小朋友們一起學習魔幻的數字7的分解和組成。
教師:老師為小朋友們準備了一張操作單,這張操作單上有點子圖,每排有7個圓點。
教師:老師把第一排中的6個圓點涂成了紅色,剩下的一個圓點沒有涂色。實際上是把第一排的7個圓點分成了兩份,也就是把7分成了6和1。
教師:剩下的每一排還可以怎樣分?請你把剩下的每一排都分成兩份,并涂上顏色。(教師要求每一排分的不一樣,把分成的兩份涂上你喜歡的顏色)
教師:哪位小朋友能說一說你分的不同分法?(教師可以鼓勵其他幼兒說出與其他幼兒不同的分法)
教師根據小朋友說出的不同分法把7的分解與組成貼在黑板上:
教師:7的分解和組成有幾種?記不住這么多分法怎么辦?用什么辦法歸納一下可以記得又快又準確?(引導小朋友觀察黑板上7的分解與組成的特點,用多種方法記憶,如,看到1和6,就會想起6和1……)
3對口令
教師:現在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玩對口令游戲,小朋友進行搶答,比比誰的反應快。
教師:1和幾組成7?7可以分成幾和4?
教師:5和2組成幾?7可以分成6和幾?
教師:幾和3組成7?7可以分成2和幾?
有效提問:
1. 誰能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把它們數一遍?
2. 6的分解和組成有幾種?誰能告訴老師是哪幾種?
3. 哪位小朋友能說一說你分的不同分法?
4. 7的分解和組成有幾種?記不住這么多分法怎么辦?用什么辦法歸納一下可以記得又快又準確?
有用詞匯:
分解 組成
活動延伸:
教師可以帶領幼兒進行數字7的正確書寫。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小百科:數字:人類最早用來計數的工具是手指和腳趾,但它們只能表示20以內的數字。當數目很多時,大多數的原始人就用小石子和豆粒來記數。漸漸地人們不滿足粒為單位的記數,又發明了打繩結、刻畫記數的方法,在獸皮、獸骨、樹木、石頭上刻畫記數。中國古代是用木、竹或骨頭制成的小棍來記數,稱為算籌。這些記數方法和記數符號慢慢轉變成了最早的數字符號(數碼)。如今,世界各國都使用阿拉伯數字為標準數字。
【中班數學教案《魔幻的數字7》含反思】相關文章:
• 幼兒園中班教案《5的分合式》
• 幼兒園大班教案《小熊過生日》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優秀數學教案《雙雙對對》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教案《路線圖》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教案《糖果游戲》含反思
• 中班數學活動教案《一樣多》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教案《穿項鏈》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氣球飛了》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蜜蜂采花蜜》
• 中班數學活動課教案《小瓢蟲找樹葉》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教案《分一分》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教案《數字7》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