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模板7篇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收集描寫節目場景的圖片,課前去商店觀察各種有特色的布置。
2、讓學生在體驗的基礎上,啟發學生設計出富有新意的節日景象。
3、為學生自己的節日,設計制作新穎的頭飾。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體驗、感受節目的喜慶。
2、指導學生為自己的節日獻計獻策,描繪富有特色的節日景象(頭飾)。
教具學具:繪畫工具及制作材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
1、師生對話:提起節日,小朋友最開心了,春節里穿新衣戴新帽,大街小巷放鞭炮,其實每年除了春節還有很多節日,你知道還有哪能些節日嗎?這些節日,你還記得是怎樣度過的嗎?
2、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
3、揭示課題:我們的節日
三、講授新課:
1、看課本
(1)歡樂節日,歡迎的辦,瞧瞧,他們的節日是怎樣的?
(2)這是什么節日?你從哪里看出的?
(3)在這個節日里,人們的打扮有什么特征?場面是怎樣布置的?
(4)他們在節日里開心嗎?你從哪看出來的?
2、這樣的節日,如果你是節日總策劃,你會怎樣來布置節日場景,設置節日里節目?
3、你能用畫筆把節日中最精彩的場景表現出來嗎?
(1)場景中環境怎樣
(2)場景中應有的人物形象
(3)場景中應有的氣氛
四、學生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1、提出作業要求:構圖飽滿,色彩豐富,想象大膽。
2、學生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復習知識
三、檢查作業情況
四、繼續完成作業,教師巡回指導,優秀作業點評。
五、簡要總結本課的學習要點及學生的掌握情況,并交待下節課需準備的材料。
教學后記:
在上本節課之前讓學生收集描寫節日場景的圖片,課前去商廈或是有特色的地方看看怎樣布置,讓學生在體驗的基礎上,啟發學生設計出富有新意的節日景象。有條件的一些班級讓學生運用卡紙,皺紋紙,彩帶和一些廢舊材料制作多種形式的頭飾。
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學習風景畫的表現方法。
2、學習圖案的設計的基本方法。
3、培養學生組織安排版面的能力。
4、激發學生熱愛家鄉、歌頌宣傳家鄉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學習圖案設計的基本方法。
2、掌握學生組織安排版面的能力。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
1、課前信息收集:到家鄉各個有特色的地方走一走,用文字、速寫、拍照、攝影等方式記錄下來。
2、知識問答:
a、“穿靴套襪洋上行,世間唯見此奇景。”(是描寫白水洋的詞句)請同學們回答相關景點。
b、家鄉有多座木拱廊橋矗立水面,引以為毫!你能說出哪些橋的名稱?
c、你還能說出哪些家鄉的名勝古跡?
3、交流感受:
a、欣賞家鄉的風光圖片。
b、家鄉發生了什么變化?
c、你喜歡的家鄉美景是什么?都有哪些特點?
4.教師小結:家鄉這幾年變化可真大,家鄉是生我養我的地方,不管是樸素的農家小院還是城市的璀璨華燈,它都是美的!家鄉是祖國的一部分,熱愛家鄉就是熱愛祖國。
二、通過視頻展示臺展示收集的有關資料
1、引導學生欣賞課本上的學生作品是怎樣表現家鄉的。學生開展討論和評價。
2、教師總結:
a、構圖的處理。(前主后次,前實后虛,前大、多,后小、少)
b、特定的內容。(房屋、街道、田野、樹木等)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把握人物表情的能力。
2.加強學生對畫面的整體把握能力。
3.消除學生對醫生的恐懼和對身體的愛護。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發現人物表情的特點,并能用畫筆表現出來。
教學難點:
對畫面的整體把握能力。
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醫生的道具、教學課件、視頻展示臺、示范作品。
學具準備:鉛筆、彩色水筆。
教學過程:
1.導入
教師穿著醫生的服裝,帶上道具,扮演醫生入場,先不說明身份。假裝給學生看病,以制造一種看大夫的情境,在給學生看病的過程中注意觀察學生的表情及體現一種人文關懷。
2.交流表演
教師引導學生描述看病的經歷,著重讓他們表演,進行對比觀察:
不同的表情。動作。場景。
3.欣賞動畫
在動畫中讓學生了解到特寫的概念及夸張的手法。
4.角色扮演
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種類的病情,其他學生觀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關鍵圍繞表情、動作兩個重點。
5.賞評范畫
在這個欣賞的環節,主要是為了能夠使學生更好的把握人物的特征,以及對畫面主次的'把握能力。根據學生的反應,可捎帶講一點場景的概念。
6.學生畫畫
在繪畫過程中,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并及時反饋給學生。對于作畫材料不做硬性規定。
7.作業展示
就作業中比較典型的畫面進行賞評、肯定。
8.人文關懷
以一個腦筋急轉彎題目“什么樣的人不會對你說:歡迎下次再來。”
讓學生自己揭示答案。寄予人類美好的愿望——永遠身體健康。
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關心學校的新同學,養成觀察生活的習慣。
2.引導學生用繪畫、拼貼和立體制作等方法為新同學畫一幅肖像。
3.通過繪畫,培養學生之間的友誼。
教學重點:學會發現、聯想、表現所想。
教學難點:如何表現同學的特征。
課前準備:師:(圖片、畫像)生:紙、彩筆、彩紙。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
出示范畫——美術老師自己的畫像
師:請同學們說出這是誰,你知道是誰畫的嗎?
(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創作的欲望)
生:是美術老師。
師:像嗎?為什么?說出教師的特征。(從年齡、頭型、臉型、發型、五官)
師:老師用畫自己的方式把自己介紹給小朋友認識。小朋友想不想把你的朋友介紹給同學們和老師呢?
生: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我的新朋友"。
(二) 發現方法
觀察、思考
師:同學們想怎樣把你的新朋友介紹給小朋友?
生:畫畫,告訴姓名、喜歡什么?
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書上小朋友是如何介紹新朋友?
生:用名字、畫像。
師:小朋友動腦筋想想還有其他的方法介紹自己嗎?
(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
生:英文名字、屬性、喜歡的事、身體特征
師:你們想的真好,又有特別、獨特的見解,老師這里也有一些同學的自我介紹,小朋友想不想認識他們。
師:出示畫片資料:①各類同學的自畫像②名人的自畫像③以名字、人的特征表現自己④喜愛的事。(感染學生,通過多種方法介紹同學,讓學生有中親切感,讓學生互相認識,互相吸引,很容易記住同學外形特征)
(三) 表現自己
師:同學們觀察錄像,你準備怎樣介紹你的新朋友(探究學習怎樣畫出來)
生:觀察同學的長相,也可以姓名的聯想。
師:分小組,同桌說出自朋友的特點,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師:指名匯報,把自己觀察的結果告訴同學們。
師:好主意,同學們都把想好怎樣動手表現自己,現在就動手介紹自己吧!好嗎?
(四) 繪畫制作表現(方法自選)
(五) 介紹新朋友
(六) 講評
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會講述自己家房子的樣子及周圍的景物,并能運用簡筆畫的形式描繪出來。
2、欣賞優秀的兒童畫,能用較清楚、連貫的語言描述畫面中房子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3、能大膽想象創作新房子及周圍的景物。
【活動準備】
兩張優秀的兒童畫范畫一張白紙、鉛筆及蠟筆若干。
【活動過程】
1、課堂引入:師:小朋友們每天被爸爸媽媽從幼兒園接走后都去哪啊(引導小朋友們說"回家")
家在小朋友們的印象中是什么啊?(引導小朋友們說"是一幢大房子")
那小朋友們的家的房子都長什么樣子啊?(舉手發言講述)
老師現在給每位小朋友發一張紙和一支鉛筆,小朋友們把自己腦海中家里房子的樣子簡單的畫出來,五分鐘后老師看看誰畫的最好哦
2、欣賞優秀兒童畫師:老師手上有兩張畫也是關于新房子的,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1)出示第一幅:《蘑菇房子》
提問:這是一幢長的什么樣子的房子啊?是用什么建造的啊?有什么顏色啊?里面都住了誰呀?房子周圍都有什么啊?
(注:這是一幢蘑菇式樣的房子用蘑菇造的有一扇木門屋頂點綴著五顏六色的蘑菇點房子周圍有小草和木柵欄)
(2)出示第二幅:《冬日里的房子》
提問:圖畫中房子是什么樣子的啊?是什么季節啊?房頂上覆蓋著什么啊?房子旁邊的小樹、小草是怎么了啊?房子前邊的路是什么樣子的啊?
(注:房子是紅色的有煙囪屋頂上覆蓋了雪是冬季的房子小樹枯了小草黃了屋子前邊有石子路)
3、圖畫創作:
(1)師:如果小朋友們有一幢新房子,你們想它是什么樣子的呢?又想房子的周圍有些什么呢?(幼兒進行自由討論)
(2)請幼兒發言說出自己心目中新房子的樣子,教師出示范畫(例如草地上的房子)
4、展示交流:
幼兒分組進行互相欣賞,互相提意見看法。
美術教案 篇6
學習領域:綜合探索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習檔案資料的收集、和保存方法。
2、指導學生完成美術學習資料收集、標簽制作、分類編號、展示作品等整個學習過程。
3、引導學生通過制作美術學習記錄袋的活動,感受美術設計工作的樂趣和學習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美術學習記錄袋的制作過程。
教學難點:如何制作能突出個性的美術學習記錄袋。
教具:美術學習記錄本的示范作業,以及教學示范演示的工具材料。
學具:學生搜集自己優秀的美術作業、各種作業,準備制作美術學習記錄袋的工具與材料。
教學過程:
1、引導階段
教師展示一個原裝記錄袋,問有什么用途?(裝文件等)。再展示一個已裝飾好的美術記錄袋,與原裝記錄袋進行比較,有什么不同?(專門裝美術作品、特征鮮明)學生討論美術學習記錄袋的
2、發展階段
提問學生如何設計制作一個美術學習記錄袋,打開一個美術學習記錄袋看看,學生展開討論,后教師制作過程、具體要求和方法。
1)、選擇自己滿意的作業、或作業的照片。
2)、將作業按時間先后的順序,進行編號或分類。
3)、選用透明的塑料文件袋,作為我們美術學習記錄袋。
4)、制作標簽,注明姓名、班級、學號、建檔日期。
5)、收集自己的評語、同學的評語、老師的評語或者家長的評語。
6)、美術作業和各種評語按編號或分類,放進美術學習袋中。
師又提出問題:如何設計制作一個具有“美術”學科特征或者體現你的個性化的特征的美術學習記錄袋?欣賞一些具有個性化的特征的美術學習記錄袋,生談談自己的看法。
師:畫面的設計形式?效果?表現方法?
3、布置作業:設計制作一個具有“美術”學科特征或者體現你的個性化的特征的美術學習記錄袋。
4、學生作業,教師指導
教師組織學生分組,組員討論,共同擬訂和完善各自的美術學習記錄袋設計,并補充一些學生互評工作。
學生分頭按設計進行標簽設計制作、選擇作品、分類編號、匯總作業等工作。
5、作業講評
作業完成后讓學生進行作品展示,開展互相、欣賞活動。
6、課后拓展
鼓勵學生積極設計制作其它學科的學習記錄袋,不斷提高美術的實際應用能力。
美術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浮雕。
能用像皮泥條、泥快表現有前后層次、凹凸畫面的泥板植物浮雕。
2.過程與方法:在比較中,學會觀察與比較植物的不同形態與色彩。能在創作中,大膽想象與表現泥板植物浮雕。
3.情感:熱愛大自然,喜歡大自然的花草樹木。知道植物、泥與人的關系。
教學重點:能用泥條、泥快表現有前后層次、凹凸畫面的泥板植物浮雕。
教學難點:能表現前后前后層次、凹凸畫面的泥板植物浮雕。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1.創設喜慶情境:從多媒體課件中欣賞浮雕藝術作品。讓學生感受浮雕藝術作品的“夸張、變形、概括、對稱”等植物造型特點。
2.讓學生能用語言說出植物的生長形態和色彩。它們的枝干、葉莖、花果和花心、花蕊、花瓣等有什么不同?把你喜歡的植物,說說她1形態特點和色彩特點。
3.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設問提出要求:像皮泥、的特征,嘗試用像皮泥塑出凹凸起伏、夸張、寫實的植物畫面。
4.板書課題:
一邊板書一邊讓學生打開課本,并認真閱讀課文內容。
(二)教授新課:
1.觀看課件,欣賞課件中的各種圖片。
2.問:在欣賞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和知道的哪些浮雕藝術作品?
3.小組活動:討論你所知道的浮雕藝術品。你準備用像皮泥雕出什么樣的植物作品。
【美術教案模板7篇】相關文章:
• 美術教案10篇
• 幼兒園美術教案怎么寫
• 可愛的小熊美術教案
• 小班美術教案小泡泡和大石頭
• 關于美術教案8篇
•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剪貼一瓶花》
• 鵝鵝鵝少兒美術教案
• 美術教案:太陽花
• 給柳樹妹妹梳頭小班美術教案
• 《仙人掌》美術教案
• 關于美術教案6篇
• 美術教案匯總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