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目標
1.通過聽小象玩水的故事感受傾聽音樂,并隨音樂用動作表現自己
2.通過教師和幼兒的示范,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動作。
3.在旋律中合作游戲,并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二、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通過聽小象玩水的故事感受傾聽音樂,聽音樂用動作表現自己。
活動難點:在旋律中合作游戲,并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知道小象吸水、噴水的生活習性。
2.物質準備:音樂
四、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師:-群小象出去玩,一邊走一-邊打招呼,打招呼要說什么呀?它們一邊說“你好-邊”打招呼呢!小象們發現一個大水塘!他們用鼻子吸吸水,噴上去,之后會發生什么事呢?用你們的眼睛仔細看哦! (隨樂1)
(二)根據故事進展,用動作感知音樂。
1.師:你們剛才看到小象玩水的時候做了哪些動作呀?吸水發出什么聲音?噴水發出什么聲音?一起試試,接著發生了什么了?
(三)幼兒重復感知,師幼起做動作。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做小象去玩玩水,聽好音樂哦! (隨樂2).
師:最后小象身上的泥有沒有甩掉呀?那甩不掉怎么辦?我們可以蹭一蹭。一起試試,小象準備
師:哇,剛才我看小象蹭的可用力了,這次我們走路去玩水嘍,走一走再打招呼,那我們轉一圈“哎呀”摔在泥巴地里是輕輕的摔還是重重的摔?摔倒了以后小象趕快起來做什么?輕輕起立,仔細聽音樂哦! (站隨樂3)
(四)教師示范游戲
小象們發現自己-一個人還是弄不干凈身上的泥,于是小象們想了一個辦法,蘇老師是我的好朋友,我請我的好朋友幫了-一個忙,請你們小眼睛仔細看,我請我的好朋友怎么幫忙的! (洗干凈嘍真開心!) (隨樂4)
(五)教師和幼兒嘗試游戲
現在我要帶一只瀟湘朋友出去玩,看看這只小象能不能和我愉快的玩耍。
(六)幼兒結伴隨樂游戲
師:現在你們找一個好朋友手拉手來一 起去玩水, 走的時候可以打招呼,但是小心不要碰到其他小象哦!好朋友準備出去玩,仔細聽! (洗干凈嘍回家啦!) (隨樂6)
(七)幼兒交換同伴游戲
師:我們可以和更多的朋友出門玩水,全體起立,小象出門走一走,換個位置坐下來!T:看一看,朋友變了嗎?看清楚他是誰,現在,我摸到頭的小象起立(拉一一個小象到對面),我們走到池塘另一邊,坐在位置上的小象起立,我們等一下 出去玩,好朋友面對面,邊走邊打招呼哦! (隨樂7)
(八)師幼互動
師:如果好臟,除了可以蹭正面,還可以蹭背面呢!你們要找一個大象, 和大象起試試,你們決定這一次是蹭正面還是蹭背面,還是一次正面一次背面。 (隨樂8)
(九)結束活動
T:你們蹭干凈了嗎?謝謝和我們一起游戲的老師吧。
五、教師研討記錄
項亭:
1.整個活動教師思路清晰,環節緊湊,孩子們能夠緊跟著老師的節奏,玩的很開心。
2.教師巧妙的設計了幾個不同的層次讓孩子多次去感知和熟悉音樂,每一次音樂的“重復”都帶著目標去引領孩子完成。活動層層遞進,目標清晰,重點突出。
3.由于音樂語言孩子們聽不懂,孩子們需要教師帶領著感受音樂的節奏,對于中班的孩子可以選擇一個中文歌曲這樣孩子們更容易融入和理解。
殷秋月:
教師用一個巧妙的故事情境將音樂詮釋出來,幼兒也能較為投入的進行到游戲之中,每一次的音樂都會提出不同的要求,體現了活動的層次低進與難度的提升。在創意“望遠鏡”與“蹭一蹭方法”的環節,雖然教師提出了要求,但是對于幼兒的表現強化的尚未到位,所以在整體游戲時,幼兒并未全部的能創意的進行游戲。
黃瑤:
本次活動教師能夠準確把握音樂的節奏、旋律等要素,且將小象洗澡故事情境融入其中,開展律動活動。活動中教師在幼兒感受欣賞音樂的基礎上,層層遞進引導幼兒加入創編的動作,幼兒感受欣賞藝術能力得到發展。從活動效果來看,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師幼互動的質量較高。
吳丹:
整節活動內容清晰,條理清楚,教師語態親切,幼兒在活動中積極參與。教師使用“傻瓜流程”讓幼兒一步一步更加理解內容,達到活動目標。幼兒在表演時教師提出了“特別的望眼鏡”教師在之前的是否應該讓幼兒進行設計,這樣幼兒應該會擺出不同的動作。
焦康:
優點:
1.選材與中班幼兒的學習特點相符。
陳陽老師選取的本次活動內容非常適合中班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的學習方式,比如:陳陽老師通過“肢體動作”、“背景音樂”、“圖片”等多感官的載體形式為幼兒營造充滿童趣和想象力的教學情境。同時,選材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切入,更易激發幼兒情感和認知的共鳴。
2.活動組織有條不紊。
從活動的組織上看,陳陽老師依次從“情境導入”、“首次感知音樂”、“教師示范”、“幼兒嘗試”、“師幼共舞”等環節。幼兒也緊跟著陳老師的教學節奏在“走”。
3.多元的教學方式。
在整個活動中,陳陽老師運用了“多通道教學法”、“示范法”、“討論法”等多種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幫助幼兒更輕松地理解和表現音樂。尤其是提問的方式也很多樣,比如有“開放式提問”、“啟發性提問”等。
建議:
1.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定和達成是衡量一節課好壞的重要標準。首先,從活動目標的全面化來看,陳老師在知識、技能和情感目標中定位模糊;其次,在活動目標的書寫格式來看,表述還需進一步規范,部分內容有重復和不通暢的地方。
2.師幼關系的把控還需進一步實踐與反思。可能是擔心從小班剛升入中班的孩子的經驗與能力有限,陳老師雖然在個別環節對幼兒進行了“放手”,比如:鼓勵幼兒擺出不同造型的望遠鏡,但是我們是否能再多給幼兒自主探索和表達的機會與空間,這是我們需要進一步思考和實踐的。
吳海芬:
整個活動下來,教師的語言比較精煉,教態很好,老師和孩子們的互動也很好,孩子們很愿意參與到這個音樂游戲中來,教師在組織活動的時候,能夠考慮到孩子們的個體差異,活動的設計層層遞進,每一個環節都是有目的性的,活動的目標達程度較高。
陳玉:
音樂活動中,陳老師的每段音樂很清晰,幼兒能很準確的明白要做什么。整個活動中與幼兒的互動很好,幼兒在小動作的創編時教師引導的很好。幼兒敢于表現自己。
谷文艷:
本節活動由一個生動的小象的故事導入,幼兒非常感興趣。每一次播放音樂的時候,老師都會提出一個新的要求,讓幼兒有目的的進行嘗試,層層遞進。幼兒能自主理解音樂,大膽地用動作表現音樂,達到了預設的活動目標。教師在整潔活動中和幼兒互動性強,最大程度的支持幼兒的發展。
吳慧中:
本次活動教師表現力和影響力發揮到極致,很好的將每個孩子帶入到音樂活動的情景中,每一段音樂層層遞進,孩子們能主動地參與游戲活動并感受到樂曲中的節奏,最后的邀請活動,老師參與到孩子們的活動中,孩子們顯得有些不自然。
朱萍:
本次活動幼兒能聽辨律動中的旋律,享受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教師為幼兒營造了一個溫馨,寬松的活動氣氛,孩子們對這個活潑、歡快的音樂也很感興趣,符合孩子們的心理特點,幼兒非常急切地表現出自己的感受,老師也提供給了孩子自由表現的機會,尊重了每個孩子的想法和創造,較好地調動了其參與活動的積極和主動性,使其每個孩子在活動中都得到了發展和提高。
許雪源:
《小象玩水》是一節中班韻律活動,陳老師在活動中情緒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們學習的興致,在這次音樂活動中,老師始終以飽滿的情緒感染著活動中的每一個孩子。她非常具有表演天賦,她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情,都是那么夸張,都是那么富有感染力,所以孩子們始終被吸引。活動設計難度層層遞進,雖然一直在重復音樂,但是在每一遍重復中都有新的挑戰,因此幼兒的興趣和參與度都被大大地提高了。
【中班韻律教案:小象玩水】相關文章:
下一篇:大班音樂教案《數高樓》4篇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