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過程由開始部分、基本部分和延伸三個部分組成。
一、開始部分。
開始部分又分為問好小游戲和影像導入,此部分運用了音畫導入策略和提問法,目的在于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1.教師模仿小鐵錘打節奏的方式與幼兒課前問好,為活動的主題小鐵匠做鋪墊。
2.使用動畫引入音樂形象,在視頻播放后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圖片:風箱、火、鐵錘。了解“打鐵的主要步驟,創設小鐵匠要參加圣火節的故事情景,引出音樂。
二、基本部分,此部分運用的教法有:提問法、示范法、情景導入法、圖譜導示策略。運用的學法有:討論法、游戲法、表演法、小組合作法。引導幼兒聽、說、想、做,聽音樂的節奏,說對音樂的感受與想像,做出想表達樂曲的動作,給幼兒提供自我表現和自我探索的機會。
1.教師講述故事,打鐵的本領藏在了音樂里,一起聽聽吧,請幼兒欣賞A段音樂的旋律,通過情景導入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再提問幼兒你聽到了什么聲音?運用提問法引導幼兒認真的傾聽音樂。接著出示圖譜給予幼兒視覺導示,幫助幼兒熟悉音樂節奏。運用討論法鼓勵幼兒互相交流,創編樂曲動作并表現出來。
2.幼兒完整欣賞樂曲,感受ABA曲式結構,并跟隨圖譜加入AB兩段創編的動作,將打鐵的音樂進行完整表現。在熟悉音樂后,請幼兒兩人一組模仿鐵匠和鐵塊通過角色游戲來合作表現樂曲。此處綜合運用表演法、游戲法和小組合作法,幫助幼兒鞏固樂曲。最后鼓勵幼兒相互討論,想象音樂結束后“鐵塊”變成哪些不一樣的造型呢,為幼兒的經驗做遷移和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