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繪本活動《檸檬不是紅色的》
關于繪本之我說
《檸檬不是紅色的》是一本非常有趣的繪本,其趣味性體現在三方面
1。繪本設計之趣
該繪本沒有具體的故事情節,而是通過鏤空重合的有趣形式,將孩子帶進色彩和形狀巧妙結合的世界里。翻動書頁,檸檬、蘋果、小草、藍天等,在不同的色彩背景下,像變魔術一樣發生著變化。作者巧妙地埋下懸念,隨著幼兒的閱讀過程慢慢揭開,每一次翻頁都是一次想象的激蕩,激發起他們繼續閱讀的欲望。
2。繪本內容之趣
對于低齡兒童來說,最貼近他們認知經驗的內容才是他們眼里最有趣的。仔細品味這個繪本,你會發現它幾乎羅列了三四歲孩子最喜歡的事物,從好吃的蔬果到身邊的自然物好像帶著孩子在清點心中每一件熟悉的美好事物,完成一次有趣的對話。
3。繪本語言之趣
書中鏤空的物體,對應著不同的顏色,也對應著一句簡單的句子,“檸檬不是紅色的;檸檬是黃色的;蘋果才是紅色的。我們可以看到,繪本通過由三句簡單的短句組成的固定句式,在前一頁給出一個否定句,接著在下一頁給出兩個肯定句,這種語言的特殊性,使得幼兒
自然而然地帶著思辨進行閱讀,大大促進了他們的閱讀興趣和思考能力。
關于設計之我思
在對繪本進行解讀分析后,我們確定了本次集體閱讀活動的目標認識書中出現的事物,知道它們的主要特征,感受閱讀的有趣:嘗試將顏色與食物配對,學說“××不是××色的,x×是×色的”圍繞目標,我們在初擬的教案中,具體設計了活動的幾個環節和主要提問,預想了教學過程中小班孩子可能有的各種表現。很快,我們發現要達成第一條教學目標似乎并不難,但要在活動過程中達成第二條目標:有效推動小班幼兒即時表現的愿望,其實并不簡單。很多時候,小班孩子心里明白,但卻未必愿意開口講述,況且還要按照繪本中的句式進行表述,更是難上加難。如何通過設計最終達成這條目標的落實,成了本次設計中的“攻堅”問題
想起中心組在活動設計中始終遵循的原則一以學定教,我首先分析了小班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發展現狀和日常學習方式。我意識到小年齡幼兒往往行動伴隨語言,刺激他們學習說話的條件有四個,
分別是:生動的情景、愉快的游戲、必要的示范和及時的反饋。只有具備了這四點,小班孩子才會主動學習并運用語言。由此,我想到了巧設材料,以促進幼兒積極表達
1。立體插卡大圖書,構建了共讀的氛圍,發揮了示范和引導作用
我所設計的大圖書以一場有趣的魔術開始,利用封面插圖訊速帶孩子們入境,吸引他們關注圖書內容。大圖書的插卡設計更是使教師的演示變得具體清晰,為之后幼兒操作游戲材料、學說短句做了充分鋪墊。
2。人手一份游戲卡,激發了小班幼兒語言表達的興趣,構建了適宣的語境。
這是一份非常有趣的語言游戲材料,類似立體插卡圖書的袖珍版本。游戲卡中選擇的圖形與立體大圖書對應,都是幼兒熟悉的水果圖形。孩子在幫助水果寶寶變回自己衣服的任務情景中,不僅自然
而然地念起了魔法咒語,完成了短句學習,還獨立完成了對繪本單個畫面的構建,是一份極具設計特點的閱讀游戲材料。
3。精美的大圖書,提供了孩子完整欣賞的最佳素材,再次鞏固了學習內容
活動最后,當教師出示大圖書的時候,孩子的好奇心和積極性被完全激發起來。在之前的環節和講述經驗的鋪墊下,每個孩子都會很主動地跟著教師一起閱讀。在閱讀大圖書的過程中,除了水果孩子們認識了更多不同的物品及其顏色,也激發了他們探索周圍世界的興趣
這兒必須指出,面對小年齡幼兒的共讀,即便有了適宣的材料,教師還應積極關注每個幼兒與材料互動的情況,了解他們在操作過程中的各種表現,迅速準確判斷背后的原因,及時給予回應,這是
非?简灲處煂I能力的。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在活動實施之前更多思考可能發生的問題,做好充分的預案,以應對孩子的生成需要
活動方案
活動名稱檸橡不是紅色的(主題:草果和橘子)
活動目標:
1。認識書中出現的事物,知道它們的主要特征,感受閱讀的有趣。
2。嘗試將顏色與食物配對,學說“××不是××色的,××是xx色的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自制立體大圖書,各色香蕉,各色蘋果,顏色操作
板(紫色、紅色、黃色、綠色},縷空圖卡(葡萄、草莓、西瓜、櫻桃
檸檬),操作卡及色卡人手一份。
2。經驗準備:認識各種常見顏色,知道一些常見蔬果的特征。
活動過程
魔術變一變,變出顏色來(引出話題)
魔法語:咕嚕咕嚕變變變,變出美麗的顏色來。
提問:變出了什么顏色?
提問:想一想,你吃過什么東西是紅色的
小結:原來一種顏色能讓我們想到很多好吃的食物,真有題
分析:這一環節重點是讓孩子感知色彩的鮮艷,引出話題。利用有趣的魔法語,增加孩子對活動的興趣,讓孩子反復聆聽,鼓勵他們嘗試學說
二、魔術變一變,變出食物來(觀察辨別)
1。第一次魔術(變出紅色檸檬
魔法語:咕嚕咕變變變,變出好吃的食物來
提問:哇,我們變出了什么好吃的
提問:這個檸檬看上去有點怪怪的,奇怪在哪兒呢?
小結:眼,原來檸檬不是紅色的,檸檬是黃色的
2。第二次魔術(變出橙色的草、紫色的蘋果、黃色的葡
魔法語咕咕變變變,變出好吃的食物來
提問:我們變出了幾個食物寶寶?這些食物寶寶穿錯衣服了,我們一起來棒棒它們吧。
提問:看它們錯在哪兒了?誰愿意來幫它們換一換呢?
追問草果只有紅色的嗎?(出示蘋果一家,拓展經驗。)
小結:原來一種水果也會有很多種顏色,真有趣。
3。第三次魔術(經驗遷移)
過渡:寶貝們,你們不僅能幫我變魔術,還把它們變得很源亮,后面還有許多食物寶穿錯了衣服,要你們去幫忙。
要求:(1)請你走到后面的小桌子旁一邊念魔法語,一邊變魔術哦
(2)記得要告訴它們正確的顏色哦
驗證:收集幼兒的操作卡并檢驗
小結:原來,食物寶寶都有適合自己的顏色,在你們幫助下,它們都找對了顏色,可高興了
分析:為了落實第二條目標:嘗試將顏色與食物配對,學說“××不是××色的”,這一環節由三次魔術演示貫穿始終,第一次在大圖書中為紅檸檬糾錯→第二次在大圖書中為綠蘿卜、紫蘋果、黃葡萄糾錯→第三次請幼兒獨立為水果糾錯再集體驗證。在一次次糾錯中,孩子們鞏固了“××不是x×色的,XX是X×色的”這一句式,提升了完整表達的能力。為了拓展動兒的生活經驗,教師提供的材料并非一成不變,如:蘋果有紅蘋果、綠蘋果、黃蘋果,甚至是黑蘋果,鼓勵幼兒表達關于蘋果的生活經驗,教師對幼兒的表達給予肯定。
三、魔術變一變,變出故事來(完整欣賞繪本)
魔法語:咕嚕咕嚕變變變,變出好聽的故事來。
數師一邊翻閱大圖書,一邊講述故事,幼兒傾聽感受。
小結:原來,周圍世界是五顏六色的,每一樣東西都有屬于自己的美麗色,讓我們仔細去找找周圍還藏著哪些擁有美麗顏色的東西。
分析:這一環節將幼兒之前的零散經驗通過集體閱讀大圖書進行了梳理,同時也引出了除水果以外,其他常見事物與色彩的關系,拓展了幼兒的視野,也激發了他們繼續閱讀、探索周國世界的興趣。
關于共讀之我議
情景1
提問,草莓應該是什么顏色的
幼兒:紅色的。(請幼兒選取紅色色卡替換原來錯誤的色卡。
回應,請你告訴它“蘋果應該是XX色的”
幼兒,蘋果是紅色的。
幼兒:我知道蘋果是紅色的
幼兒,蘋果不是紫色的
追問:那蘋果是什么顏色的呢?
幼兒:它是紅色的
提問,蘋果只有紅色的嗎?你們見過別的顏色的蘋果嗎?
幼兒:有綠色。
追問:你們見過綠色的蘋果嗎?
幼兒,綠色的是沒長熟的。(幼兒做了一個張開手臂的動作。)
回應:哦,我知道了,你的意思是綠色的蘋果是沒有長大的蘋果,是嗎?
幼兒:是的。
回應:是啊,有的時候果實沒有成熟就會是綠色的。不過,也有一種蘋果它本來就是綠色的,長熟了也是綠色的哦,它叫青蘋果。有誰吃過嗎?(插入綠色色卡。)
幼兒:我吃過,很酸的
回應:看來你一定嘗過青蘋果,它真的就是酸酸的,F在我們知道,蘋果可以是紅色的,也可以是綠色的
問:蘋果有兩件衣服了,還有嗎?你們還見過別的顏色的蘋果嗎?
全體幼兒:沒有了。
回應:我今天帶來了蘋果的一家,我們來看看蘋果到底有幾個顏色。
教師依次出示:紅蘋果、綠蘋果、黃蘋果。
提問:你們愿意大聲告訴我蘋果有些什么顏色嗎?(全體幼兒自由講述見到哪幾種顏色的蘋果。
小結:蘋果有三種顏色,有的蘋果是紅色的,有的是綠色的,有的是黃色的。每一種蘋果吃起來口感也是不一樣的
幼兒:這是真的還是假的?
回應:是真的呀,你可以聞一聞(給幼兒驗證),香不香?
全體動兒:我也想聞
回應:等一金兒我們切開來嘗一嘗,好不好?
全體幼兒:好
分析:當孩子說出“蘋果是紅色的”這一答案后,我并未急于將治動繼續下去,而是又同了一句“蘋果只有紅色的嗎?你見過別的顏色的革果嗎?”其實有很多孩子是見過不同顏色的蘋果的,但是因為看到的少,就并未放在心上。借此提問,我試圖起幼兒更多的生活經驗,去試著想一想還見過什么顏色的蘋果。果然,有一個孩于說了出來,雖然他的表達不太清楚,但是借由他的想法,在教師的幫助和梳理下,孩子們也會知道“哦,原來蘋果還有別的顏色”。共目的就是發孩子的擴散性思維,讓他們知道有時候答案不是唯一的,可能會有許多答案,鼓勵孩子積極地思考,形成辯證的思維。
孩子們在看到我變出真的蘋果時,都躍躍欲試地想要聞一聞、嘗一嘗。可見,活動利用孩子喜歡的水果作為切入點是非常恰當和有效的。很多孩子可能并沒有看到過三種顏色的革果,出示實物可以讓他們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也更有說服力。這樣一來,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性高了,他們都期待著下一次又會變出什么好吃的來,甚至到了后來,有一個孩子就提出了想要魔法帽再變點有用的東西出來
可見,教師創設的有趣情境和好玩的材料,讓孩子對活動產生了浪厚的興趣,使其在活動中甚至結束后依舊沉浸其中。
情景2
提問:還有一個草莓,誰愿意幫幫它?(大部分幼兒都舉手了,我選擇的是一個一開始不愿意講話的女孩,這一次她也主動舉手了。)
提示:你要大聲告訴它哦。
幼兒:草莓草莓你是紅色的,你不是橙色的
回應:說得真好我要抱抱你,這次你是主動舉手講給大家聽的,你真的很勇敢哦,我要抱抱你!
在幼兒選取色卡的時候,有一個發言很積極的小女孩發表意見了。
幼兒:(有些不高興,帶著點委屈地說)那為什么不抱我?
回應:你也很聰明的,我知道。你也想要我抱抱你是嗎?那你能不能和她一樣大聲告訴大家你知道的事呢?(教師指了指身邊的展示板,示意小女孩講述。
幼兒:我知道草莓是紅色的,其實還有綠色的。我還知道蘋果有紅色的、綠色的,還有黃色的,我還知道西瓜外面是綠的,里面是紅的,還有籽
回應:我好喜歡你,你知道得真的很多很多啊!(教師上前給小女孩一個擁抱。)
分析:在活動中,我不斷鼓勵孩子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給予每個孩子表現的機會。有的孩子一開始不言不語,只是作為一個旁觀者,到最后主動回答問題,并能夠大聲完整地講述短句;也有原先就比較大膽的孩子,在鼓勵下說得更完整、更生動了……看到每個孩子在集體閱讀活動中的巨大進步我真的為他們感到高興,這應該就是教師的幸福與驕傲吧
關于調整之我行
建議在閱讀立體大圖書時,教師要特別注意語言的示范性,始終牢記此時你的語言是給孩子感知學習的最好范例,一定不可馬虎對待,隨意講述。
建議多準備一些不同顏色的水果實物。在第一環節出示的四樣水果中,檸橡、蘋果、葡萄都是有2-3種顏色的。教師要準備好這些實物,根據孩子的回答,提出追問:××只有一種顏色嗎?
這樣,無論孩子先說到的是三種水果中的哪一種,教師都可以應對自如,而孩子也能獲得更直觀的認識,知道同一種水果不只有一種顏色,激發他們更多的思考。
建議多提供一些色卡,供孩子操作。在之前救師已經提示過同一種水果有不同原色的情況下,孩子的選擇就會有很多,有的孩子甚至會在一個操作材料中插入好幾種顏色。這種情況下,如果色卡準備不足,就會妨礙其操作。此外,多種色卡也是作為隱性的暗示,孩子可以選擇不同的色卡給“水果寶寶換上衣服”。在檢驗的時候,我們可能會看到不同顏色的蘋果放在一起,這又是再一次提醒孩子同一種水果也會有不同的顏色這樣一個概念。
建議為了更有效地推動小班孩子的思維,提供色卡時,相對控制紅色插卡的數量,應該少于操作卡的數量。例如:一張桌子上一共有五張蘋果卡,建議提供三張紅色的。這樣,就更能引發孩子想到蘋果還有其他顏色,最大限度推進他們的認知。
【小班語言繪本課件《檸檬不是紅色的》含教案】相關文章:
微信客服
手機版